第458章 孫策的墊腳石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610
  路途遙遠,舍棄陸路,劉備軍逆水西行,百舸爭流,方到廬江舒縣居巢之交

  劉曄指著大江西岸:“我本九江人,地近廬江,知道有一處要地非占據不可!”

  “又打?”為了援助廬江,一月之內已打了數仗,雖都能勝,士卒亦有損失,劉備怫然不悅:“又是何地?”

  “樅陽!”

  劉曄:“孝漢武帝劉徹南巡至樅陽,射蛟於江中,曾作《盛唐樅陽之歌》。

  前漢時有船官,昔孝武帝命人於此治水軍,造樓船、海船。收複東歐、南越、閩越,開拓樂浪,則樅陽之船有大功…”

  劉備:“光武中興後樅陽縣已撤並入舒縣,悠悠兩百年,豈還有船官?”

  顧雍:“屬下昔日為合肥長,前去皖城公幹,返回時經過樅陽,特地走訪一番,廬江多山林,樅陽又有湖,船官雖並省,而造船之商戶、工匠、產業尤存…急奪之勿失!”

  劉備大喜:“此話當真!”

  顧雍:“絕無虛假!屬下從合肥長轉為婁長,特地到樅陽買船三艘,運家人、廬江特產順江東下!樅,鬆葉柏身,縣城北山多樅木,又臨樅川、長江之北,故曰樅陽。”

  有材木,有大將大湖小河,造船工業絕不會停止。

  要是不能拿下樅陽之地、船、人、材、料,等袁術緩過勁來,重新製船,短則幾個月,長不過一年,水軍就能恢複基本規模。對江東、廣陵皆是巨大威脅!

  想到此處,劉備大呼:“傳令,遣於禁、張英攻樅陽,太史慈掠陣。”

  皖南多山脈,樅陽雖撤縣,依然是鄉、亭所在,城牆並未完全廢棄。劉勳軍麾下在此駐有二餘人,由一名司馬統帥。於禁等人隻攻打半日就殲滅、俘虜大部敵人,餘下則化妝百姓逃亡山中。

  當劉備登山樅陽西麵的山嶺,才發現情況比想象複雜得多,樅陽西麵有山嶺,一條河流切割山嶺而出。逆流而上,翻山而西,是方圓百裏菜子湖。

  東北-西南走向山嶺,被西北-東南走向的支流切割得支離破碎,除了廣闊的菜子湖,還有星羅棋布數十上百個小湖、山坪塘點綴其間,即使戰爭時期,依然可見來往不停的漁民、漁船、商船。

  菜子湖分為東西二湖,西湖西盡頭,是居巢,東湖北側盡頭一條小河連接廬江原本郡治舒縣。

  陸康派來接應的族侄陸駿,乃是陸議的父親,曾任九江都尉。袁、陸懷二後,棄職務南歸,率領不滿萬人之兵,節節抵抗袁術部下劉勳、孫策等數萬人長達數月之久,頗有軍事才能。

  陸駿一日一夜,行舟、步行200裏,左肩纏繞的棉布露出血色,顯是突圍時所傷。疲倦、傷痛、風塵之色掩飾不住陸駿的興奮:“君候能來,於陸氏,於廬江可謂再造之恩!請受下官再拜!

  劉備:“為了出其不意,我軍並未隻會皖城,你怎知道我軍攻下樅陽?”

  多智近妖?

  陸駿:“其實我一開始並不知道。叔父守城於內,我則帥兵在外,互為犄角。據我估計,若有救援,上遊當自安慶而來,下遊自然從樅陽來,我每日都派遣士卒探查。”

  廬江北麵城市、鄉裏亭全部淪陷,皖城也被團團圍住。陸駿沒說的是,陸康如甕中之鱉,陸駿急如熱鍋上的螞蟻,每日遣人探查五次!援軍要再不來,陸駿隻有衝入敵陣,英勇求死!

  有了陸駿在,周邊形勢皆已清晰:

  舒縣是廬江原本的郡治,由袁術故吏、大將劉勳守衛。居巢是攻擊皖城的中轉站,舒、居巢二縣都駐有重兵,亦有規模不小的船廠。圍攻皖城的則是袁術大將橋蕤、張勳、孫策。

  舒縣、居巢、皖城三地袁軍總數超過五萬萬,遠多於劉備軍的二萬。

  劉備暗自慶幸的攻下了樅陽鄉部、亭部,得到了大量的船隻、水手和造船匠、造船材料、造船圖,也獲得了登陸廬江橋頭堡,進可攻退可守的穩固據點。

  陸駿:“君候下一步打算救援皖城,還是攻擊舒縣、居巢?”

  “居巢!”迎著陸駿希冀的眼神,劉備不能不事先打好預防針,統一思想:“我來,主要目的是救陸氏,而非廬江。”

  真是荒謬!

  舒縣、廬江城外皆有大軍,劉備不集中兵力打兩頭,反而打中央居巢!陸駿堅持闡發己見:“廬江城外之兵早已疲倦,以君候之威名,大軍一到,敵人必撤走,廬江必可保全…”

  顧雍道:“幾位將軍昨日已經出發,想必已到了居巢城下。”

  陸駿如同被潑了一盆冰水,眼神也變暗淡,難道廬江沒救了?

  。。。

  泰山於禁、琅琊徐盛老家多山,張英屬下則多丹陽兵,麾下都是翻山越嶺如履平地的強兵,連夜乘船趕到居巢,在黎明摸到居巢城外發動進攻。

  在此處駐軍的袁術部將雷薄,主要負責後勤轉運,士卒多新募壯丁,防備鬆散,然男女過萬口。於禁等突襲不能下城門,就無法取勝,隻能劫掠一番,搶得大批糧食等輜重,而後在附近立營穩住陣腳。

  劉備、陸駿到達後,於禁前來請罪:“有負重托,請君候責罰!”

  “無罪!”劉備登上大橫山,俯瞰南麵的居巢城。

  陸駿道:“營寨設在此處甚好!西麵遣騎兵可斷官道,東南麵可用水軍塞住居巢入湖口,則舒縣、桐城之糧無法南下皖城!於都尉實乃良將!”

  打仗麽,調動敵人,自己則以逸待勞,圍城打援一套徐州軍用得不要太順手。至此,袁術攻擊皖縣的劉勳、孫策等部數萬人,與袁術勢力呈分割狀態。

  幾日糧食不繼,卻有不明騎兵突入皖城外,射箭入城。張勳、橋蕤、孫策即使再遲鈍,也發現了異狀,孫策自告奮勇帶兵五千回戰劉備。

  孫策尚未滿二十,已幹了好大事!隻帶數人,投奔之前領丹陽太守的舅父吳景、堂兄孫賁,而後隻帶百餘人深入丹陽山中募兵,為涇縣宗民大帥祖郎所襲,幾乎身死。然而卻不屈不撓,求得救兵,擊退祖朗,招募山越、漢族逃民數百人返回壽春。

  袁術感到驚訝,於是將孫堅舊部千餘人返還,任命為別部司馬。

  秋末冬初,孫策又認為別部司馬官職太小,比不少父親舊部為低,不便服眾,懇求加官。

  袁術大笑:“我袁家四世三公,我與本初也不過弱冠舉孝廉、為縣長。你不滿二十歲,豈能做千石、兩千石?還需曆練幾年!”

  孫策於是拿出一盒:“此乃傳國玉璽,特獻給叔父,祝叔父千秋萬代,一統江山!”

  袁術大喜,這不正應著“帶漢當塗高”之讖!想著既已奪了太尉馬日磾之符節,凡事都好操辦:“為叔可不是貪圖玉璽,隻是幫國家保管。念你父昔日之功,便向馬公推薦你為太尉掾屬!你可助劉勳、橋蕤、張勳、陳紀攻陸康,等你你立下功勞再給予提拔。”

  三公掾屬就意味著進入最快的飛車道,孫策大喜,遂南下,結果兩三個月下來戰雖多勝,始終沒能攻下皖城。

  “不立下大功,憑甚為二千石!憑甚獨立領軍!憑甚恢複父親的榮光!”孫策從沉思中出來,望著前方不遠處居巢城,臉上無比堅定:“袁公等人都說劉備是世之名將,就做我孫策第一塊墊腳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