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常山之戰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56
  公孫瓚破黃巾、討袁檄文威震河北,使得冀州多郡縣望風響應。

  袁紹大怒,以對董卓作戰之兵為中堅,自將魏郡、巨鹿郡、清河國、趙國精銳,並少量兗州兵,合計七萬,詐稱三萬,北上常山。

  劉虞考慮到公孫瓚若勝袁紹、奪冀州,將不複能製,因此不派援軍。

  公孫瓚本有幽州兵萬餘,加上臨時組織的渤海、中山、河間、東常山之兵,共得兵四萬,以二萬列為方陣,一萬為後繼,以輕重騎兵萬匹,為左右翼,其鋒甚銳。

  而張燕帥黑山、西常山之兵萬餘出井徑,進兵袁紹側翼。

  袁紹令鞠義為先鋒。鞠義先令老弱一千,駐於前線一處矮丘,而自帥精兵八百,強弩千張,躲於其後,又以兵數千躲在小丘兩側和背後。

  公孫瓚以為袁紹後軍未至,前軍偏少,遣領常山太守嚴綱為前鋒,帥步騎萬人以挫袁軍鋒銳。

  這是一次精心策劃的圈套,專門針對公孫瓚軍上下因連戰連勝,彌漫的驕傲輕敵狀況。

  嚴綱果然上當,輕鞠義兵少,鎧甲不整,縱騎突擊,鞠義兵伏大盾下,待嚴綱到了六十步之內,鞠義大吼一聲,弓弩先發,其部先登駑士或坐或立,齊射同發,射人先射馬。

  最前麵的二百多騎立倒,同時阻礙了後續騎兵道路,嚴綱策馬一縱,越過倒地騎兵:“袁軍賊滑,竟射馬匹!敵就在四五十步,兒郎們跟我衝!”

  後麵騎兵紛紛效仿,或躍過,或繞路,依然有不少撞在一起,將速度降下來,就成了鞠義軍的活靶子!

  嚴綱繼續驅部下衝鋒,沒想到小丘上挖了不少陷馬坑,扔了不少鐵蒺藜,枯草下設了不少石、木,使前排馬匹馬失前蹄,後排馬匹走投無路。這不到五十步成為嚴綱軍的墳墓!

  中原馬匹價格昂貴,戰馬都在少值數萬、多值數十萬,幽州軍與鮮卑烏桓作戰中,雙方一般能射人絕不射馬,漢軍無論勝敗都可繳獲馬匹,而草原人特別珍惜馬匹,視為家庭成員。

  這些,久與羌鬥的鞠義盡數知之,一麵手上不聽,一麵露出殘酷地冷笑:“打仗,首要目的是獲勝,嚴綱太傻了!兒郎們,打敗公孫瓚,全軍吃馬肉!”

  “打敗公孫瓚,全軍吃馬肉!殺”小丘側後埋伏的數千士卒雨後春筍般冒出來,鞠義之子鞠武帶領下投入戰鬥,將弩箭投射到嚴綱部騎兵和後麵的步兵身上。

  “打敗公孫瓚,全軍吃馬肉!”

  不遠處埋伏的顏良、張合各帥援軍萬人趕來,泰山精銳的大斧、刀盾所向無敵,一斧下去人馬皆碎片,冀州大戟士長短結合,無論落地還是馬上的幽州騎兵根本近不了身體。

  嚴綱被斬陣中,餘眾皆潰逃,鞠義令旗一揮,自為中軍攆著嚴綱部潰兵衝入公孫瓚步兵陣中,顏良、張合一左一右緊跟而來,更遠處是文醜的上萬步騎。

  公孫瓚措手不及,大敗後退入營寨,鞠義追殺十裏,攻破其門,公孫瓚隻能含恨後退。

  袁紹聽聞公孫瓚已破,遂下馬休息。不意張燕、趙雲等帥萬餘人趕來,雙方鬥做一團,袁紹軍雖多,因為首尾不接,數千人被張燕大破潰走。

  袁紹被圍數重,依靠強弩、大戟在廢舊裏聚中苦苦堅守,後文醜、鞠義回援,才逃得一命。而公孫瓚又整兵收回營寨,複來與張燕合擊,一陣混戰之後各自收兵。

  。。。

  此戰袁軍共計斬殺公孫軍披甲之士1000多人,斬殺、俘虜雜兵數千。然而袁軍也並不輕鬆,袁軍雖然有7萬餘人,但也戰死5000餘.

  看起來,公孫瓚損失並不嚴重,實際上戰死的大多數是忠誠、能征慣戰的幽州兵,而投降、潰逃的大多數是冀州兵。一方麵冀州富庶,士卒不願意死鬥,另一方麵,冀州郡縣並未完全歸心。

  又經過十餘天的戰鬥,袁紹軍數量多的優勢慢慢體現,公孫瓚無法承受持續不斷的放血,遂帶著剩餘步騎,向東北方向撤退,一麵敗退,一麵集合潰兵。這一退,就退到滹沱河北岸,將常山郡治元氏,趙浮、趙雲老家真定都喪失給袁紹。

  公孫瓚退卻後,明眼人都能看出兩強相爭的勝負,原本投靠公孫瓚、劉虞的冀州郡縣,轉而投靠袁紹。雖然公孫瓚部隊仍然很多,但精銳部隊損失不小,袁紹從戰略防禦轉為戰略進攻。

  袁紹於此戰中成功停止了公孫瓚的南侵,擊潰並基本消滅了公孫瓚侵略冀州的先鋒——冀州刺史嚴綱軍團,大大挫折了其銳氣。從政治上講,此戰是袁紹河北立足之戰,此前袁紹缺乏指揮大部隊的經驗和威望,也缺乏指揮大會戰的人才。這次擊退勇猛善戰的公孫瓚,獲得了巨大的聲望,從此冀州觀望的大族們,都開始偏向和投效袁紹。

  袁紹也將鞠義、張頜、顏良、文醜等一批可堪重任的優秀將帥,提拔到重要崗位上。形成了袁紹自當北麵、西麵,臧洪、袁譚向東麵取青州,南麵曹操東郡護衛、鮑信濟北國護衛的割據形勢。張邈在陳留、劉岱兗州兩人雖然客觀比較中立,但實際上起到了保護袁紹南麵和東麵的作用。

  戰後袁紹派遣星象學家,清河人崔巨業等帶冀州兵攻擊公孫瓚,派臧洪、袁譚等取青州,而公孫瓚由於大族的背叛,心理上更加不信任大族,政策上對大族更加打壓,導致了大族離心離德。

  。。。

  嚴綱的失敗,使公孫瓚趁袁紹立足不穩、一口氣攻下擊敗袁紹,攻下冀州的嚐試完全失敗,並損失了不少精銳部隊,以至於不得不更加器重田楷,聯合劉備,在遼東問題上也開始偏向於劉備。

  田楷大驚失色:“真沒想到,公孫將軍竟然敗了,袁紹竟然這麽厲害!要是連公孫將軍都不是袁本初對手,我等如何能敵?”

  在大部分人心中,袁紹雖然也做過西園八校、虎賁中郎將,但沒打過什麽大仗,不過是紙上談兵的書生而已,怎麽可能是從軍10餘年、武藝高強、戰功赫赫的公孫瓚對手?

  但公孫瓚就是敗了,在大部分人都認為他會贏的時候,卻在一天之內,就被鞠義擊敗了。心中的戰神失敗,田楷怎麽會不驚詫萬分,怎麽會不對袁紹驚恐震驚:“袁紹軍不可敵,劉刺史咱們還援助公孫將軍麽?”

  劉備:“怎麽不。敵情不明,前軍輕敵冒進,被伏擊,故而失敗,並非公孫將軍不是袁本初對手。”

  田楷:“喔,對,是這樣。”

  若是久經戰陣的田楷不能穩住內心,劉備很擔心不知深淺的普通士兵會更加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