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8章 消失的界橋之戰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250
  二桃三士之計雖沒在公孫瓚、甄儼處取得成果,領青州刺史臧洪卻一反靜默常態,集中兵力反攻齊國樂安,打了劉備一個措手不及,圍攻冀州隻能推後。

  袁紹又給領河內太守焦和塞了不少之前韓馥的老人,借張楊之手,排斥打擊異己。

  焦和憤恨袁紹免其刺史之位,可名義上刺史到郡守並不能算貶斥,反而是提拔。因為刺史六百石,郡守二千石。雖焦和上任時也和韓馥一樣以兩千石任郡守,可自從起兵會盟,名義上就被董卓削為六百石,之後劉備任青州刺史,焦和已被免職。焦和當然從來不承認,依然給自己發二千石,別人卻以為他是六百石,使他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焦和撫摸著河內太守印綬,雖然這官職是袁紹所表拜,印綬卻是實打實的真貨,乃王匡死後所留:“為父這一去,不知禍福,要是兵敗身死,你就與你母親帶此印綬南下揚州躲避,投靠你家。你從兄焦觸則帶餘部歸向盟主報喪!”

  “父親,何至於此?袁盟主寬宏得人,必不讓父親赴死。”

  焦和:“知人知麵不知心,盟主知為父不善軍事,卻放到河內這個冀州、並州、司隸、兗州交界處任職,周邊虎狼環繞,豈能善始善終?

  陳留太守張邈仁厚長者,你可去投他,而後買船順汴水南下。”

  “父親,孩兒不離開,孩兒要在父親跟前盡孝!”

  焦和眼光越發柔和:“走吧,中原之亂,十年內未必停歇,你尚未成年,留下來也幫不上忙。你從兄在河北,你就必須南下,焦家總可延續下去!”

  。。。

  大出袁紹意料,公孫瓚與渤海太守甄儼鬥而不破,之後共追黃巾軍於河間、渤海南,一同進入清河國,威脅巨鹿郡。

  代價是甄儼苦笑著承諾了十萬石糧食,並立即支付其中五萬給公孫瓚。

  由於劉備回青州前反複勸說,公孫瓚的隊伍開向清河國後,並未前進到廣宗發動界橋之戰,而是擊潰袁紹前鋒--清河太守部和文醜部,劫掠數縣府庫、糧食後,掉轉頭北上,進入安平國,而後繼續北上至河間,圍攻河間國郡治樂成。

  公孫瓚的隊伍中有近萬騎兵,機動力遠在袁紹軍之上,袁紹軍主力隻能跟在後麵吃灰,就連斥候都難以靠近。

  公孫瓚的北上完全出人意料,既騙過了袁紹,也騙過了清河國相,因此較快占領了樂成,之後不急於南下,而是派出騎兵幹擾中山、常山與魏郡之間聯絡,再利用滹沱河、漳水、清水等天然屏障,將中山國牢牢抓住手中。

  鞠義既沒有足夠騎兵,不斷追擊也拉長了運輸線路,不斷遭受公孫瓚部下騎兵襲擊。鞠義根本無法發動一場大戰,後勤也難以保障,隻能怏怏而退。

  曆史在此處悄然轉折,影響深遠的界橋之戰就這樣消失在曆史長河中。

  常山趙浮將本郡兵求見,公孫瓚說:“聽說貴州人皆願投靠袁氏,君何獨迷而能反乎?”

  趙浮說:“天下訩訩,未知孰是,民有倒縣之厄,鄙州論議,從仁政所在,不為忽袁公,私明將軍也。”

  公孫瓚剛笑了兩聲,突然呆住了,轉而自嘲:“仁政?你是說劉虞還是劉備?莫非以為本將軍隻懂得打仗?”

  趙浮不卑不亢:“屬下不敢。”

  不敢?

  公孫瓚心想不敢就是確有其心罷,大家子弟,心思恁多,果不可靠!

  待到趙浮退下去,公孫瓚問計於一旁的謀士關靖:“中山、常山之人雖然來投,並非歸心,如何是好?”

  關靖:“將軍可手書一封予黑山張燕,許諾割讓常山郡、趙郡,並力攻擊袁紹。”

  公孫瓚皺眉頭說:“兩郡富有,本將軍正要借之以實軍資、增士卒、壯聲勢,如何拱手予人?”

  關靖:“趙國本袁紹治下,常山有一部分為張燕占據,且距離將軍本據右北平太遠,不如許給張燕!、張燕本常山人,得常山必大喜,可又不能擔任常山太守,最終還是會便宜將軍。

  將軍可表一中山或其他親信為常山太守或者郡丞,進可牽製張燕,退可與張燕共守常山!”

  公孫瓚大喜:“牽製?好計!郡丞是文官,無益於本將軍。就以趙浮為常山長史,讓他自去牽製張燕。至於常山太守,再斟酌斟酌。”

  張燕得公孫瓚書信後,自然歡喜,並州山區物資單一,日子並不好過,富饒的常山國一向為其部曲看做口變肥肉:“來人,替我回信,以謝公孫將軍之情,再書一封表公孫將軍為冀州刺史!”

  。。。

  公孫瓚、黑山、張楊等一起對袁紹形成的包圍網,董卓卻破壞這一大好局麵。

  因孫堅率先攻入雒陽,董卓一改之前把袁紹作為頭號敵人的戰略,對袁術萬分警惕。

  太史令望氣,言當有大臣戮死者。由於衛尉張溫自持資格老,老是對董卓不禮貌,挑鼻子豎挑眼。董卓又恰好發現張溫與袁術來往,大喜,將張溫下獄,擬將之處死。

  這下捅了馬蜂窩,張溫曾經做過三公級別的高官,又做過董卓頂頭上司,在東漢以上司為主君的輿論下,董卓處死袁隗就已經被百官唾棄,再要殺張溫,朝堂上下無不人人自危!

  王允躲在幕後不停推動,堅定董卓殺張溫的信心。也借此機會,不斷考察拉攏反董卓勢力。

  更可笑的是,董卓一麵派兵前往雒陽,又與劉表聯係,要求劉表出兵南陽。

  這些混招,一舉扭轉了袁紹被動的局麵,轉而將袁術變為腹背受敵!而黨人中堅,袁紹的好友王允,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袁術南下攻擊劉表後,雒陽周邊就空了。董卓舍不得雒陽,以朱俊為河南尹留守雒陽,因為朱俊是孫堅的同州前輩和故主,董卓料定孫堅不可能攻擊朱俊。

  孫堅也的確不打算攻擊朱俊,而是派人與朱俊交好,再加上袁術,就將朱俊拉攏到關東盟軍一麵。

  董卓大怒,遣李傕東擊朱俊,朱俊兵少,南逃歸袁術。河南尹殘破,無糧無錢難以供應士卒,李傕隻能率大軍退回,董卓以弘農楊懿為河南尹,楊懿乃是楊彪一族之人。

  朱俊見李傕已走,豈怕楊懿,於是從袁術處借兵,將楊懿趕走,複領河南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