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荀攸的離間計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48
  有襄楷和申屠蟠做人質,以及護東夷校尉提供的大批鎧甲、兵器、糧食,青州黃巾的實力依舊不容小覷,當然基本上都是拔下來的舊貨。

  再加上經過兗、豫諸郡縣沿途搶光糧食,帶走所有可以帶走的物資,裹挾所有可以裹著的百姓,實力迅速恢複到口數十萬,丁十餘萬的水準。

  兗州、豫州地方諸郡縣長官皆不敢當其鋒銳,兩陣對圓列陣野戰是萬萬不敢,隻有緊緊守住城池、河流、山嶺等要害,力爭把黃巾限製在可控範圍內。

  襄楷與徒弟劉惇獻上逐虎吞狼、禍水西移之計,襄楷作為申屠蟠的“隨從”,劉惇護衛駕馬,深入虎穴親自執行,得到了青州刺史、護東夷校尉幕府眾人廣泛的稱讚。

  “此拓地安民之功!”

  劉備賜襄楷20金、田二百大畝,封為齊國郡丞,劉惇10金。襄楷以年老為由推辭官職,讓給徒弟劉惇,劉備欣然同意,承諾在膠州城外建設一座道觀。

  申屠蟠亦得20金,田一百大畝。這次主動表示願意接受齊國相的任命,同時提出條件,希望能征辟其孫為官。

  申屠蟠一開始的拒絕,讓劉備劉備並不放心,擔心他不會盡力,更擔心他有二心,對酈炎、荀攸、邴原、孫邵說:“申屠蟠滿腹經綸,卻缺少治政經驗,怕不是齊國相的正確人選。還是做清貴閑職,作聊以裝點門麵的門神罷了。

  或者可以襄楷為齊國相,酈兄為齊國丞。”

  襄楷修道之人不耐煩劇,酈炎心知劉備是讓他以丞代行國相之事,心裏頗為歡喜,如今黃巾向西,幾乎半個齊國已經歸入青州,大有可為,隻是還需要謙虛一番:“我幼年時在陳留郡,聽說申屠蟠是至孝至賢至明的奇士,幼時父親去世,哀慟過度。喪服雖除,依舊不吃酒肉十餘年,每逢父親忌日,常數日不食。十五歲時,因為感動於一婦女的孝義肢舉,想縣令諫言取消其死刑。

  類似的事情還有很多,在陳留等地廣為流傳,可見申屠蟠十分賢明。

  我畢竟現在算涿郡人,需要避嫌,不知道還有沒有更合適的人選?”

  邴原笑道:“除了你,怕是沒有。把戶籍遷回陳留不就是一句話的事。”

  酈炎:“邴先生少年就有泣學之名,名氣不在申屠蟠之下,當是極好人選。”

  兩人一番推卻。

  荀攸道卻道:“天下有名無實者多矣,申屠蟠正其屬。然而,兄長如今初創大業,青州幽州士民多歸附,遠方之人未必知曉。申屠蟠之浮名,流播兗豫荊州司隸,如果不禮遇他,天下之人都會說兄長賤賢,遠方之人就不會歸附。”

  孫邵:“司隸、兗州、豫州十餘萬人流寓青州、海東、夷洲,君侯若不用申屠蟠,也需要擇其他英傑有名望者,以安定眾心。免得都是青州官吏,讓他州士民心起間隙。”

  荀攸深謀遠慮、運籌帷幄,孫邵進退有度、統籌平衡,都是三公九卿之才!劉備:“罷了,就申屠蟠吧。”

  見酈炎頗有些遺憾的神色,劉備安慰說:“青州還有濟南、平原二郡國,還有海東、夷洲,機會多的很,酈師兄、邴卿且寬心!”

  又對孫邵、荀攸等說:“國家多事,卿等皆廟廊之才,立功升官之機亦多!勉之!勉之!”

  。。。

  青州黃巾的爆發,造成了一係列連鎖反應,他們前腳走,劉備後腳就遣人進入泰山郡東北部,從而居高臨下俯視著齊國,同時也堵住了黃巾回歸青州的重要山間要道路!堵住了泰山太守應劭進入北海、齊國的通道!東萊、北海兩郡國從此從前線轉為後方。

  在戰爭中屢次不利,焦和心膽俱裂,與原齊國相蔡伯起一道向西逃竄,投靠濟南郡劉琬。焦和本人在戰爭中無可取之處,還從馬上跌下來,受傷不輕,臥病在床,其家族焦氏在中山卻是赫赫有名、頗有門道。

  例如族子焦觸,年紀輕輕弓馬嫻熟,是能夠統帥騎兵、步兵的驍將,協助焦和,以千餘河北將士為中堅統領青州步騎約萬人,戰力不低。此外,臧洪亦從幕後走到前台,多次招募的三千射陽兵皆善弓弩,是任何攻城方、攻堅方的噩夢,給了追擊的昌霸、張飛迎頭伏擊,造成了上千傷亡。

  臧洪之後就收兵防守,以示退避無追擊之意。劉備約臧洪陣前相見,臧洪拒絕了,還寫了一封勸和的信,並歸還俘虜和陣亡者遺體。

  劉備對臧洪相當了解:“我與臧洪少相識於太學,並一起在其父(臧旻)屬下效力,臧洪繼承於其父的軍事才能絕對遠在焦和、劉琬、蔡伯起之上,射陽兵有大批經曆過與鮮卑、黃巾作戰的基層將官、老卒,也有其父擔任使匈奴中郎將時南匈奴、並州邊地騎士舊部,剛才有些個甚至認識我,給我行禮。

  這些久經戰鬥洗禮的部曲,能夠協助臧洪掌握更多軍隊,獲得更多官吏士民的支持,形成更強戰鬥力。而且臧洪熟悉我用兵,才是這追擊失敗的主要原因!”

  荀攸:“張飛、昌霸追敵雖敗,絕非僅僅因為輕敵。焦和雖然敗逃,與劉琬、臧洪等匯合後其屬下士卒卻依然有上兩萬,絕非輕易能夠消滅,也絕非我軍前鋒隊伍能夠對付。”

  很顯然,荀攸為了維護劉備的威信和軍隊的士氣,打算在戰後總結時,提出另外的原因:“太守國相有絕對的權威,士人多文武雙全,劉琬、蔡伯起雖然軍事水平一般,也是朝堂冊封的正牌守相,統郡時間不短,甚有威信,亦有大批支持者,聚集上萬壯丁並不困難,勢力並不在我等之下!

  平時他們和焦和誰也不服誰,亦不聽從臧洪,但麵對我軍壓力,他們就能齊心協力共同整兵治民。

  我軍如果退卻,他們又會因為利益鬧騰起來。”

  有荀攸這樣的心腹,劉備怎能不高興!他不僅為戰敗找好了原因,還為劉備不願與臧洪對戰找好了理由:“既如此,我軍亦歸還同等數量的俘虜,退避三舍,以謝臧君(臧旻)的故主之恩,以全於臧洪的朋友同誌之意!”

  在歸還俘虜時,荀攸和張飛等人一同耍了個花槍,對承認是臧洪屬下的,給予更好待遇,並優先釋放,以至於大批焦和、劉琬、蔡伯起部下亦口稱臧洪屬下,為此釋放的俘虜遠多餘臧洪釋放的俘虜也在所不惜!

  這些俘虜回到濟南國,立即引起了焦和、劉琬、蔡伯起與臧洪的矛盾,諸人共讒臧洪,以至於袁紹對是否任命臧洪接替傷病的焦和大為疑慮。

  一時間西線無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