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榻上策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581
  劉備一去敖倉就是一兩月,之後忙著對付公孫度,天天在軍營裏,哪能兼顧兒女之情。回來後,又忙著安置司隸來的流民,屯田開廠,處理戰爭之後的撫恤,經常忙到深夜。甄脫性格跳脫,難免有些寂寞。劉家即成了大家族,就有大家族的規矩,頭幾天是大婦王榮伺候。甄脫也是冀州人,多得王榮照顧,不敢冒犯。

  一個月,三十天,祁胭脂、烏敏英還在樂浪未歸,祁黃芩、拓跋伽羅在靜海,就王榮、宋佳、徐萱、甄脫幾個,本來雨露均沾也不存在問題。可甄脫想的是生兒子,她曾經請教有經驗的產婆,知道每個月最適合就那幾天,也聽府中的老人們講過,因此非要爭一爭。

  拒絕年輕美貌的女子,總是異常困難,劉備拭去她的眼淚,懷著極大的毅力說:“晚上好不好。”

  甄脫:“好夫君,妾身三妹也已十餘歲了,兄長讓她過來一起。。額。。住下來。”

  “這樣不好吧。”劉備落荒而逃。

  砰!

  一腳掛在門檻上,差點把牙齒砰掉,急忙爬起來飛快地逃了。有時候女人太多,誘惑太多也是麻煩。

  甄脫破涕為笑,咬著手指,望著劉備遠去的背影,過了好一會,才急匆匆穿好衣服,來到城中驛站,牽著一個俊美高挑的男子的手問道:“相士襄楷等言夫君有蛟龍五彩之氣,升騰而起,生生不息。又言五妹宓兒將貴不可言。不是騙我吧?”

  “好妹妹,當然是真的,以劉家在海東的勢力,再不濟也可割據樂浪、帶方,做個朝鮮公!”

  甄脫捂著砰砰直跳的豐滿胸口:“公爵的兒子,至少是侯呢!”

  “你這沒誌氣的,當然要爭一爭那個位置!

  二兄曾言,王夫人雖得寵,亦年近三十,王家人才凋零,難為助力。祁胭脂之子劉燾勇猛善戰卻名不正言不順。世子之位,或未可知。”

  原來這俊美男子是甄脫三兄甄堯,其兄弟甄儼長期在外做官,現在更做了渤海太守,甄堯則留在老家負責家族生意。

  甄脫咬著手指:“可夫君一點沒有疏遠王榮母子的反應,昨天還在王榮房間。。那個呢。”

  甄堯:“襄楷曾經言,劉青州命硬壽長,劉茂即使得立為世子,而劉青州富有春秋,世子豈能做上幾十年?色衰則愛弛,我甄家還有三個未嫁女兒,又有同郡張世平等支持,總能熬過隔壁王家!”

  。。。

  劉備回到府衙,想身後的女人們各有打算,不由越發煩躁,無心政務。

  荀攸奇怪而問之,劉備略過香豔細節,隻說養子劉燾得祁胭脂、烏敏英等烏桓人支持,祁胭脂之女劉雪梅嫁給趙雲,烏敏英之女劉翠竹又與關羽長子關平有口頭婚約,顯得太過強勢,讓嫡長子劉茂與王榮有些難辦。

  “怪不得!兄長平日把關羽當做兄弟,昨日卻發那麽大火,沒想到有這層關係。”荀攸恍然大悟,又疑惑地問,“兄長既然有不止一位親子,養子當然不能做世子。”

  劉備關上書房門,麵色怪異,拉荀攸坐在榻上,好半天才支支吾吾地說:“燾兒不是難樓王之子。”

  荀攸暗怪自己多事,心想劉燾多半是劉備與祁胭脂的私生子。

  劉備將荀攸八卦非常的神色看在眼裏,知道他誤解了,急忙解釋:“燾兒是我與烏敏英之子,雪梅是我與祁胭脂之女,當初為了收攏烏桓人不得已出此下策。”

  荀攸被雷了個外焦內嫩,半天緩不過來:“兄長家事,還真是,那個,出人意料。”

  劉備:“這是絕密,千萬不能給外人道。手心手背都是肉,快想想辦法。”

  靜海劉氏家大業大,子女眾多,按照傳統觀點,多子多孫即多福。可也帶來了問題,子女相互爭鬥是一個,還有就是容易出現不肖子孫,輕者懶惰混吃、奢侈、不務正業,重者荒淫、殘暴,喪命破家。

  王榮之子劉茂是嫡長子,而劉備卻問計於人,荀攸能夠猜測劉備必對劉燾也頗喜愛:“兄長欲立庶長子乎?欲立嫡長子乎?”

  劉備雙手一攤:“我才三十歲,再過十年考慮這個問題也不晚。”

  荀攸長舒一口氣,不用表態最好,若站錯隊,後患無窮,直身體一拜:“

  竊為兄長謀劃:

  桓靈以來,宗室零落,黨錮數起。士人怨恨,黃巾肆虐,百姓倒懸。

  何進無斷,袁賊叵測,豪傑並起。董卓暴虐,西遷長安,皇室遂衰。

  皇室難速興,二袁難速滅。為兄長計,唯收拾青州,平定黃巾,開發海東,鼎足東國,以觀天下之釁。”

  劉備:“然後呢?”

  荀攸:“然後有上中下三策!”

  劉備大喜:“卿就喜歡賣關子,速速說來!”

  荀攸:“上策,袁紹狼子野心,不欲居韓馥之下,久之必生間隙,而韓馥優柔寡斷,必不是袁紹對手。

  兄長可北聯公孫瓚、甄儼,南和袁術,與袁紹並爭冀州。

  公孫度反複無常,兄長可趁公孫瓚南下之機,破遼東,北通烏桓、鮮卑,招撫胡騎,攻昧兼弱,進圖河北,平定袁紹。

  而後聯合劉虞共平公孫瓚。劉虞雖賢,必不是兄長對手,尊其名位,奪其統屬,則河北可定。

  成如光武之居河北,三興漢室可期!敗亦能取遼東之地,規大河、大海、泰山以自守。”

  劉備:“中策呢?”

  荀攸:“青州黃巾肆虐,百姓流離,而徐州富裕,戶口數百萬,陶謙老邁,世家百姓並非歸心。

  兄長可秘密結好徐方豪族俊傑,待陶謙一死,必能據其地,有青、徐之富、泰山之險,可得步騎十萬。

  然後向西以尊皇室,上可替天行道,討伐賊臣,下可割地守境,書功於竹帛,齊桓公、晉文公之業可成!”

  劉備:“下策呢?”

  荀攸:“昔日周王室封建親戚,兼製天下,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北至燕、南到越、東為齊魯,以藩屏宗周,遂有周朝八百年江山。

  高祖定都關中,分封子弟功臣為王候,及王莽篡位,光武登高一呼,宗室貴族子弟應則影從,遂有光武中興。

  兄長負青州之眾,艦隊縱橫四海,有子女外親眾多,若青州不能守,亦能效仿徐福,雄飛海外。

  海外多異族,將士恐思歸,可分封子弟功臣為候伯子男之爵,有恒產者有恒心,以守四境,同化異族。不失王公之份!”

  劉備:“光武中興、齊桓晉文、雄飛海外,我們應該選擇哪一策呢?”

  荀攸難得翻了白眼:“當然是上策。”

  “我與公孫瓚多年並肩作戰,實打實的師兄弟加澤胞,若兄弟相爭,必大失人心,反利於敵人。”跟公孫瓚對決,就意味著幽州人嚴重內戰,劉備實在不想做損人不利己的事。

  荀攸:“兄長實乃仁義之君,隻是機不可失,失必後悔!”

  “既規劃了國事,又規劃了家事,卿真是我之呂尚、張良、陳平啊!”劉備哈哈大笑,“可是幽州牧劉虞,光武之後;偽車騎將軍袁紹據河內,圍雒陽而不攻。他們兩個家學淵源,又早早前往河北,莫非不知光武舊事麽?”

  荀攸一楞,陷入了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