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拔於禁於行伍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667
  劉岱見徐榮、劉備軍容嚴整,是難啃的石頭,長歎息道:“關東人之中,盧植、公孫瓚、徐榮、劉備俱為名將,幽州名將冠絕淮河以北啊!”

  “邊將、邊軍在我等之上。”鮑信剛死了弟弟鮑韜,泰山兵也遭受相當大的損失,肝膽俱裂,頹廢喪氣。

  曹操亦灰頭土臉,卻哈哈大笑。

  劉岱:“你笑什麽?”

  曹操:“劉備、徐榮有精銳之西涼騎兵、幽州突騎兵相助,我等亦有劉幽州之突騎、烏桓鮮卑騎兵,關東人口十倍於司隸涼州,不懼爾等!”

  “說得好!曹將軍英勇,百折不撓!”劉岱大讚,話風一轉,“有劉虞之助,我等自不懼,但今日想戰勝他們也不容易。傳我號令:天色已晚,斂兵依次退回。

  曹將軍、樂司馬為後隊。”

  曹操那個恨啊,恨不得扇自己兩耳光,誰叫自己多嘴呢,誰叫劉岱、鮑信、張超都比自己官職高呢?

  夏侯惇小聲問:“將軍不答應,他們也不能如何吧?”

  曹操:“我本部兵馬本來就不多,在第一次卞水之戰就損失大半,這次又損失不少,根本沒有違背劉岱的底氣。

  是,我可也不斷後,回去就會被剝奪統領大軍之權,大丈夫豈可一日無權!”

  一名將領忽然站了出來,揚聲道:“我願率本部助曹將軍一臂之力。”

  眾人凝視,乃廣陵郡功曹、裨將軍臧洪,都大讚:“此人勇烈,非他不可!”

  。。。

  這邊徐榮也帶著步兵後退,派遣劉備、李傕帶著騎兵監視敵軍。

  劉備自為中軍,令張飛、趙雲一左一右,銜尾追擊,驅趕潰兵,雖沒有取得太大的戰果,也使得對方不能輕易整合徒眾。

  直到遇見斷後的臧洪,昔日同進同退的兄弟,如今卻變成敵人,十幾年兄弟之情,其父臧旻的提拔之恩,一齊湧上心頭,令劉備忍不住越眾而出,欲訴千言,卻隻憋出一句:“臧兄別來無恙?”

  臧洪亦感慨萬千,排眾而出:“如今各為其主,劉將軍欲使騎直蹈臧某乎?”

  “你我,兄弟也,何至於此。”劉備即令屬下後退二裏,任由臧洪部渡河撤離。

  兩人都唏噓不已,陣前隻能揀些別情簡訴,臧洪再拜而退。隻可惜沒讓曹操脫層皮,當然李傕、郭汜也不會讓曹操好過。

  劉備軍搶了不少敵方俘虜、兵械、緇重。就連敵方將士屍首也不放過,既是向董卓報賬的立功依據,其兵器鎧甲,也都一一拔掉,放到武車上。

  李傕嗤笑:“劉備是窮瘋了,死人衣服都不放過!”

  郭汜:“聽說青州黃巾遍地,劉備自己糧食不夠為了抱董公大腿,卻來雒陽售糧。”

  夏侯博、張飛、趙雲等亦奇怪:“我去,兵器鎧甲這就罷了,要這些衣服是做什麽?”

  趙雲臉嫩,紅著臉說:“別人說嶽父家財以億計,卻像個。”

  “像個什麽?”

  “李傕、郭汜說就像。就像收破爛的。”

  劉備轉過頭,見李傕、郭汜帶頭指指點點,董軍士卒的譏笑、嘲弄聲老遠都能聽到:“李郭兩人懂什麽?不當家不知柴米貴!”

  又向尷尬的張飛、夏侯博諸將說:“你們不用這些舊衣服沒關係,本不是給你們的。

  來來來,打個賭,三年之內我要用這些舊貨換財物,換他們的士卒,換西北良馬!

  敢不敢賭?”

  夏侯博、張飛、趙雲你看我我看你,這不開玩笑麽,劉備打賭幾乎沒輸過,連盧植都贏不了他,誰敢跟他賭?

  看他們悻悻而退的樣子,劉備感覺很好笑:“高手,寂寞啊。”

  。。。

  第二天,鮑信試圖要回弟弟鮑韜和泰山兵遺體、俘虜,雙方約定好各帶50人,隔著滎陽南麵的卞水支流對話。

  劉備提出:“你我雙方起初其實並沒有私人恩怨,各為其主,立場信念不同罷了,歸還俘虜和陣亡將士遺體,本是應當。”

  鮑信:“劉將軍仁義。”

  劉備:“隻是大戰了一場,士卒都有死傷,就需撫恤,戰鬥也是你方挑起的,就應該給予補償。”

  鮑信已經準備好被對方大宰一頓:“你要多少錢?二百金夠不夠?”

  劉備搖頭:“我不缺錢,我要人,以人換人,以活人換活人,以活人換死人。”

  鮑信知道欠劉備的,無法拒絕,咬著牙道:“你要多少人?”

  “五百人,以及他們的家屬。”劉備本來人就少,希望鮑信寫下書信,將於禁等劃過來,增益劉備之兵將。

  “好,我寫下書信。”鮑信長舒一口氣,他還以為劉備張口至少會要上千人。

  泰山兵純樸,不少都跪地哭泣拜別。於禁亦垂淚,再三拜謝,大呼:“將軍保重。”

  鮑信看了一眼於禁,這個都伯他有印象,平時很嚴肅,操練行軍作戰都很出挑,不少都伯都看他怎麽做就跟著怎麽做,弟弟在時曾提過想提拔此人。鮑信突然感覺有一些可惜,但這500人一半是俘虜,留下來隻會降低士氣,何況泰山有的是山民可招募:

  “今後你們這些人再不是我之部下,要逃回來我也不收留。”

  又向劉備說,“還望劉將軍善待泰山將士。”

  於是於禁等500人,都劃給了劉備,劉備沒有要原來的軍侯等將吏,而是直接任命於禁為軍侯。

  劉備幾乎要笑出聲來,不是因為於禁是曆史上的五子良將,其實他心中對於禁曆史上的“跪地求饒”還心有餘悸。

  後世的山東可以分為三部分,泰山群山山間平原,環泰山平原、東萊丘陵。不守住泰山諸山北麓,青州就像沒穿褲子的女人,防禦不完整、引人矚目。

  要不是於禁,類似一個官職低微的可用之泰山人,劉備也會提拔,這個時代背主是很嚴重的政治問題,步步提拔的基層官吏,就更恩重如山,輕易誰敢背叛?

  於禁不知劉備隻是舉手之勞,他心中隻有感恩戴德。之前趙雲的勸說,就深深地打動了他,隻是礙於故主鮑韜之死,不敢投靠仇敵,怕被人詬病,既鮑信親自割舍,那就無顧忌。

  於禁從小心中一直有建功立業的野望,對自己要求嚴格以至於苛刻,熟讀兵書,勤於練武。

  王匡、鮑信、鮑韜在老家泰山特別大方,曾經順手救濟過於禁。去年冬天他們回鄉招募壯勇,於禁毫不猶豫地報名了,還極力鼓動熟悉的鄉黨、遊俠一起參加,既是為了償還昔日的恩情,也是為了建功立業。

  可是,令於禁大失所望的是,鮑信早已把於禁忘記了,鮑信周濟的人太多,屬下部隊上萬,哪裏能一一記清?幸好鮑韜對於禁還有點印象,加上於禁有一身不弱武藝、帶著數十鄉黨投靠,便任命於禁為都伯(隊率)。未來的曹魏五子良將,還不過一個掌管50人的小小的苦逼基層軍官。官雖不大,於禁也努力學習、體恤士卒、嚴厲軍法、英勇敢鬥,就是為了能有所作為,出人頭地。

  昨日戰鬥,周邊倒閉的戰友無數,那時候於禁真的以為快要輪到自己同走黃泉,他不甘心,不甘心!

  峰回路轉,不僅保住了姓命,劉備、趙雲一出手,還提拔為管500人的軍侯,統兵數量擴大了10倍,軍侯和都伯之間隔著:假軍侯、屯長、假屯長4級。於禁年紀也不小了,他等不起慢慢升遷,劉備遞出來的橄欖枝,他不能不接著:“我要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