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南國糧倉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75
  諸葛玄這一個月以來,感觸最深的幾個字毫無疑問是“民以食為天”,吃飯問題。

  徐嶽登上島後,首先關心的也是農業,指著密密麻麻的秧苗:“種植如此密集是何意?”

  諸葛玄:“最初隻有一萬人,主要聚集在台北,正月已經種了足夠十萬人的秧苗、粟麥苗,開墾了20萬小畝田地,接下來十五萬人隻需開墾了90萬小畝稻田,90萬小畝粟麥田,用以移栽。”

  一個男性壯勞力,在沒有騾馬牛協助下,一個月開墾50小畝已是極限,夷州的土地大多數從來沒有開墾過,難度更是大為增加!

  諸葛玄留守夷洲島之初,隻有一萬人,在第二批移民到來前,必須建設部分房屋、碼頭、道路、防禦工事,尋找礦場,建設鋸木廠、磚瓦場、織布間、鐵匠鋪,采集果子、漁獵補充糧食不足,因此一萬人遠遠不可能開墾50萬小畝!頂多開墾30萬小畝新田,頂天產6、70萬石,無論如何省吃儉用,也隻夠10萬人吃3個月。

  諸葛玄:“君侯曾經告訴過我,與其浪費時間開田,不如改為大規模種植秧苗,粟麥苗。”

  徐嶽:“在徐州、揚州、幽州,一般冬春天種麥,春種粟,夏天種稻,什麽時候種,什麽時候移栽都有規矩,這樣才能做到一季糧食,一季瓜、菜,這樣才能在冬天來臨之前收獲稻穀。你如此不按時節,可行麽?”

  諸葛玄:“當然可行!夷洲島氣候炎熱,冬天最低也相當於徐州的春天,春天相當於初夏,島上雨量又特別豐富,因此一年四季都可以種稻穀!

  我問過會稽南部百姓,若種得早,也就產量稍低而已。”

  溫度、雨水、陽光,在夷洲,都不缺乏,即使冬季一般都有有十幾度。

  。。。

  夷洲島麵積達3.6萬平方公裏,相當於4個東海郡,平原麵積也相當大,足夠新設6、7個縣,劉備先立三個:台北、台中、台南。縣長分別是簡雍、諸葛玄、徐嶽。夷州東部皆高山,為土著占據,暫不設縣。

  台北縣包括後世台北、桃園、新北、新義等地,平原、淺丘陵麵積超過500平方公裏。台中縣包括台中、嘉義等地,台南縣包括台南,高雄等地,皆為最精華的沿海平原,平原淺丘陵各在1000平方公裏以上。

  從正月底開始,當第二批、第三批。。。流民到來後,立即全麵投入開墾田地,然後直接將青苗移栽入新田。僅到二月上旬,夷洲島上便開墾了第一批200萬小畝稻、麥、粟,4、5月即可收獲,到時候將勉強可以供應15萬人一年口糧。

  到二月下旬,熱火朝天的流民們,依然在不斷開墾,第二批400萬小畝5、6月即可收獲,他們還準備著第三批。。。

  在簡雍、諸葛玄、徐嶽共同努力下,每縣安置了近五萬人口,每縣都已開墾田地都超過200萬小畝,共計安置青徐州流民近15萬,人均共計開田40畝。換成注重農時的江淮、黃河流域,春耕有時間限製,沒有牛馬牲畜,完全不可能實現。

  如果把平原全部開發,預計可開墾超過1000萬小畝,初期按照小畝產年1到1.5石計算,兩季可產糧食2000到3000萬石,可供養超過100萬人口!相當於兩個東萊郡!

  這還不是夷洲的上限,隻要經過數年改造,將大部分旱地改造為水田,每小畝產量可以逐步從1石上升到3石,糧食年產量上限能達到6000萬石,能夠養育300萬人口。

  “夷洲島,完全就是個巨大的大糧倉!”

  想到美好的明天,劉備異常興奮。

  看到徐嶽、諸葛玄、簡雍列出一項一項開支,劉備快哭了!

  安置百姓,15萬農具、工具,期間的糧食,衣物,各種生活用品,開銷也是極大,高達數千萬,即使劉備咬破牙齒,劉家或者東萊郡府庫也難以完全負擔。

  時間不等人,一想到亂局將會不遠,劉備急得如同如熱鍋上的螞蟻,最終決定由靜海錢莊就給百姓小額貸款。

  靜海錢莊相當於劉家、公孫家、簡家、糜家等共同入股的私人合作企業,雖然劉家在其中占主導地位,也不能完全違背經濟規律,就必須對本金和利潤有一定保證。劉備記得後世房地產價格直線上升的二十年中,銀行、保險公司等最喜歡的業務,就是把錢借給政府的融資平台或者房地產企業--有土地等資產抵押做保,利潤高而穩定。

  依葫蘆畫瓢,夷洲島流民的未來十年的稅賦,就做了抵押品。

  靜海錢莊的業務範圍太廣,而且要保持較高的準備金,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戰爭和危機,一時間竟然無法拿出繼續開發的資金。劉備隻好把大商人糜竺找過來參觀:“靜海錢莊將相當於借錢給夷洲島新設立的幾個縣衙門,有此抵押,你們還猶豫什麽?”

  “真不敢相信,二個月時間一個隻有野人的島,能發展到田地遍布,房屋成排!”糜竺也是感慨萬千,“客觀而言,夷洲島的高溫,相對豐富的水資源,完全可以種植兩季稻穀。真是不可多得的寶地!隻可惜前期投資太大。”

  “長期來看,即使考慮高企的初期投資,絕對是穩賺不賠的好買賣!”簡雍作為劉備的直接代表,也是靜海錢莊在夷洲的直接代表,希望糜家能夠給錢莊加注資本。

  徐嶽說:“再等三個多月,第一批糧食熟了,這裏的人就不在為饑餓所困擾。夷州島沒有冬天,再種第二季,戶均田賦約為幽州的4倍!下半年就可反哺青州、徐州!”

  糜竺依然有著猶豫:“不愧是劉東部(劉洪)高足,算得好。可這三個多月怎麽過?而且許多旱地改造為水田並非一年能完成。山嶺間的芒果、香蕉、椰子已吃得差不多了,以最低每人月均一石計,至少得40幾萬石,即使我注資,你們能買到糧食麽?不解決這個問題,我不確定夷洲是否有明天!”

  劉備指向著巍峨群山。

  諸葛玄臉色蒼白:“死道友不死貧道?”

  劉備:“敵之雄傑,我之仇讎。現在,越人不大規模攻擊我們,而是隻偷襲,不是他們不想攻擊,而是天氣不甚炎熱,他們並不占優勢。如果等到夏天,來自北方的我們不適應氣候,加上水土不服,麵對進攻,就難以抵擋。而他們若戰事不順,可退到涼爽的山林中。所以,我們必須掃平不臣服的部落,並搶走他們的糧食!

  當然還有第二方案,向交州買糧食。”

  糜竺:“隻是交州的糧食未必足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