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寶島夷洲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557
  東安,東晉改稱晉安,後世改稱泉州,這個聞名宋明的南國名港,此時僅僅是一個海邊漁鄉。

  劉備帶頭登上東安出發之船,向正東航行,以示決心。

  呼嘯地北風,吹得45度半帆的沙船向右傾斜。

  諸葛瑾略帶遺憾地說:“如果船頭向南偏一點,改走之字路線,就可以滿帆,速度能快一半吧!”

  劉備搖搖頭:“目前將繩子打數結計速加沙漏計時,並不能準確計算航程,第一次探索任務是畫出海圖,向正東雖然機械一些,卻方便便下次重複。”

  劉備本叫諸葛瑾留在胡豆洲。可諸葛瑾少年心性,逆反心理頗重,天不見就跑到船上蹲守,堅決要一同南下。到了永寧,又假裝成水手偷偷跑上探索船,被識破後還大呼:“世界這麽大,我想去看看!”

  在正常壽命隻有四五十歲的秦漢,虛歲15歲的諸葛瑾已經到了遊學、見習或者打輔助的年齡,雖然學識、才幹、心性都不成熟。

  想到平靜的湖麵,練不出強悍的水手,安逸的環境造不出時代的英傑,劉備也就任其為之了。

  有的人才幹極高,走得太順,一遇到失敗就難以振作,年少時多經曆波折,有助於磨練堅韌心性。統兵、為政、經商幾大領域,最見心性,最成功者多不是最有才者,而是百折不回者。

  。。。

  兩天後,當青色的大島出現在地平線,越來越大,越來越寬,最終占據整個視野,所有人都從欣喜漸漸演變為歡呼和狂喜。

  從一小河溯流而上,有幾顆桃樹,含苞待放,煞是好看,劉備說就叫這片地為桃園吧。

  經過一天探索,有沿海有30公裏平原和淺丘陵,縱深最深大約20公裏,山林密布,湖泊沼澤遍地。之後氏更高的丘陵和山嶽。整體麵積超過300平方公裏,相當於200萬小畝。

  以一半作為河流、水塘、林草地、房屋、牲畜圈、道路計,另外一半開墾,得田100萬小畝,100畝養一家5口,最多可養1萬戶5萬口。

  一口氣能安置一半流民,劉備睡覺都能笑醒。

  但他很快就笑不出來了,幾名漁民挖開土層,上麵為單薄的紅土,一兩尺下麵是礫石。

  嗖!

  幾支箭矢插在麵前十幾步外,尾羽猶在晃動,水手們急忙逃回。

  山林間露出幾十個花花綠綠的腦袋,其中一人劈裏啪啦的說著不懂的語言。

  據向導翻譯,他們自稱這塊土地的主人,要求漢人立即離開,否則他們將使用武力。

  。。。

  估計了雙方實力,劉備決定“戰略轉進”,沿著夷州西海岸,向東北進發,在夷州北部發現一條寬廣大河,河口寬達數裏,逆流而上,進入一個寬廣大湖。

  隻見湖邊芳草萋萋,落英繽紛,古木參天,野獸成群。登瞭望塔以望遠,盆地寬廣,四周皆山,幾處炊煙嫋嫋,直衝天際,當知有不少土民居住。

  諸葛瑾忍不住燥熱氣候,又嚐了一口湖水:“可惜了,河水水量不大,湖口太大,外麵半個湖都略有鹹味,隻有裏側甘甜。”

  “別喝生水,會拉肚子!”

  當天夜裏,諸葛瑾等十餘人就大鬧肚子,滿船臭氣熏天。

  幸運的是,在此遇到了從東冶出發的諸葛玄。

  。。。

  回到永寧,即令諸葛玄、王豹等人,分率近萬流民,沿著已探索的海圖移民夷州。

  其他探索組的消息也都陸續傳來,東冶向東二船幸運地發現了夷州東北的琉球島鏈。

  隻是從東安向東南二船,徐奕所率從永寧向東南二船,始終不見蹤影。

  。。。

  中平六年,正月初五。

  除了留在夷州北部機動的10條船,觸礁擱淺2條,運輸流民84條船都已返回,並裝上南揚州的貨物。

  這時候,所有人都認為徐奕等4條船凶多吉少!

  劉洪:“不能再等了,船上的香蕉、芒果等水果,貝殼、魚、蝦等海鮮,時間長了就會壞掉!”

  劉洪北歸,不僅將獻上《乾象曆》和數十年的數學成就,更要獻上南方的特產,報告發現、開拓夷洲之功績。

  不僅關係到劉洪的前途,也關係到他畢生價值的實現,關係到劉備能否在移民過程中取得朝堂的名分和支持。劉備沉思良久,艱難地說:

  “諸葛瑾留下,留給你4條船,再購買6條。記住,你的任務一是聯絡夷州,二是夠買交州糧食、種子。

  沒有確切消息,不許擅自出海搜索!”

  艦隊借著黑潮北歸,又讓劉洪見識了一把洋流的魅力,直到船停東海朐縣,劉洪依然在沉思中難以自拔--他一直不停的分析為何洋流多逆時針轉動,大有向海洋學家轉變的傾向。

  。。。

  在漢人繼續南下遷徙同時,夷洲島上土著領袖們也破天荒放下仇恨,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居住在東北宜蘭平原噶瑪蘭部落認為,漢人初來乍到,進行貿易,尚且能夠相處。

  居住在台北大湖周邊的凱達格蘭族長較為年輕,屬於少壯派,認為漢人來者不善,占據了水源,吃光了水果,不要買他們精美的器物,入侵領地的都要殺掉。

  山上的泰雅部落也同意凱達格蘭部落的看法:漢人所經之處如同蝗蟲過境,幾乎吃掉了海邊所有能吃掉的東西,而且不斷向山林靠近。

  亦有一些持重派認為,暫且觀看。

  。。。

  不久凱達格蘭、泰雅部落發揮叢林優勢,對漢人居民發動了攻殺、綁架、伏擊等行動,他們高吼:

  這是越人的平原,

  越人的山林,

  越人的飛禽走獸,魚蝦蟹蛇!

  漢人滾粗去!

  移民的漢人們是被逼無奈,整個東漢帝國都陷入糧荒,有錢也買不到沒足夠糧食吃。

  吃些平原山林中的野果,打野味竟然被偷襲,天下有這種欺負人的事嗎?

  不許我們吃,豈不是讓我們等死?

  矛盾一觸即發,很快演變為武裝鬥爭。

  剃發紋身的越人擁有毒箭、毒蛇,他們在山林間如同勇猛的豹子,又如敏銳的白兔。隨時潛伏著,準備給漢人致命一擊。

  在他們看來,漢人就如豬一樣笨拙。

  的確,漢人沒有山林中的敏銳,但擁有鎧甲、強弩,能夠像皮燥肉厚的野豬,不,野牛、野熊一樣橫衝直撞。

  關鍵是漢人多!

  除了最早的一萬徐州流民,正月底到二月,劉備、徐嶽、簡雍帶領下,陸續又來了十萬餘青州、徐州流民。

  冬季、初春的山林並沒有太多的毒蟲、毒蛇,它們還未完全爬出洞穴,就被漢人將平原上的雜草、灌木清除做了燃料、飼料,高大的樹木做了房屋、工具、圍欄、塔樓,漢人們可沒有把荊棘作為圍欄的習慣,直接做了燃料。

  他們或夯土為牆,或燒土為磚,建築的堡塢堅固異常,遠不是原住民能比較的。

  他們將沼澤或者挖深為湖,或者填成稻田,遠不是刀耕火種的原住民能比的。

  指著青徐居民的新家園,劉備問徐嶽:“徐縣長,如今,我算不算達成了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