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跟袁紹曹操有多大梁子?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138
  “君侯與大將軍何進素來親厚,何進為大將軍,有賴君侯剿滅黃巾馬元義,皇帝知之甚深。何皇後生史侯難產,君侯推薦沛人華佗為之醫治,非但皇帝知道,百官百姓亦知之矣。”

  邴原捋著胡須一字一句的分析:“君侯既有大功於國,更有大功於何氏,論功行賞,何進、何皇後理應投桃報李。

  然而,君侯不居雒陽而出為太守,不居近郡而偏居遠郡,君侯不欲參與立嗣之事可知也!

  袁隗、袁紹排擠君侯之心可昭日月矣!”

  “原來如此!”劉備有些明白了,看來自己的一係列做法,無形中竟讓人產生了與袁家決裂的猜測。

  邴原:“昔日,徐福遇始皇帝,以求長生藥為名,帥童男童女、家人鄉鄰蹈海而東以避暴秦。如今,君侯以安置流民為名,出海至樂浪、帶方,君侯又避的是誰呢?

  聽太史慈說丁宮、袁紹、曹操在皇帝麵前極力抹黑、打擊君侯。君侯不用朝堂一文錢,擊破百濟,開帶方郡,奪其食以供流民,奪其田地房屋地以安流民,對大漢隻有利沒有害,袁紹、曹操若不是與君侯結下天大的梁子,又為何要如此作呢?”

  本想著為不久之後的漢末大亂早做準備,卻被理解岔了,劉備不自覺地拍掌而笑:“這個世界聰明人真多!”

  邴原作了個揖:“君侯謬讚,不僅原如此看,大部分屬吏都對使君避居東萊很疑惑。原也是今天才完全弄清事情始末,君侯放心,原絕對保密,不論選擇東逃過海,還是西入雒陽,原都支持!”

  劉備隻好將計就計的說:“袁紹外表寬仁,內實嫉妒,不能容人,我現在正彷徨無計,為之奈何?”

  邴原:“今有三計,上計以東萊、北海黃巾蠢蠢欲動為由,推脫晚些再入雒,以觀時變!

  中計越海逃亡,效仿徐福故事,有十萬流民之眾,足以明哲保身,稱王海外。

  下計派遣親信屬吏、將領,化整為零率領精兵二千入雒陽,聯合車騎將軍董重,解除何進、袁紹兵權。”

  劉備:“為何上計不是入雒陽?”

  邴原:“昔日,重耳在外而生,申生在內而死,雒陽風波詭異,成敗難以預料。況且何進經營時間長達數年,袁隗、袁基、袁紹、袁術為之輔佐,潁川名士為之智囊,黨人為之奔走,君侯雖賢,威望比袁隗稍差一些,力量比何進袁紹稍顯不足。”

  劉備啞然,拍著邴原的肩膀失笑道:“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與之相比我哪裏是稍差一些,明明是差的遠。”

  劉備起身度步,話說到這個份上,邴原的意思很清楚了,要麽選上策,要麽選中策,袁家屹立百年而不倒,大多數人估計也像邴原一樣沒有跟袁家一決生死的決心!

  劉備:“邴君如何看袁氏?”

  邴原:“聽說士人不論賢或愚,入袁氏門下皆能得其所願。袁氏,大漢第一世家!”

  劉備搖搖頭:“當士人不論賢德還是不肖,入袁氏門下,都能獲得大漢官職,士人又怎會感激大漢!對皇帝又能有多少忠誠?以公器富貴私門,不是碩鼠麽?”

  察舉製度發展到東漢末年,已經滋生出袁家這種可以與皇權放對的龐然大物,已經是一顆野蠻生長的腫瘤,不隻是門閥那麽簡單。

  劉備:“君如何看袁紹?可知其誌向?”

  邴原:“聽說袁紹精通孟氏易,少有大誌,為父母守孝六年,能屈己以從人,能禮賢下士,乃是至賢、至孝之人。其誌可能是除閹黨,佐聖王,致太平!”

  劉備:“當普通人遙望不可及的兩千石大官,對袁家嫡係子弟已隻是舉手之勞,當三公九卿在袁家嫡係子弟已成為一種必然,他們怎會感激大漢皇帝,怎會對皇帝有忠孝?

  不,他們隻會感激生在袁家!”

  邴原想說什麽,劉備揮揮手打斷:“一個生命受到威脅之人隻求安穩活下去,一個饑餓的人有一塊餅就能滿足。飽暖之人卻思淫逸,做了小官就想當大官。官當到人臣之頂,富貴享到人臣之極,就難免不往人世間的頂端遙望。”

  邴原:“可袁家前幾世皆循規蹈矩,仁者愛人。”

  劉備:“時移則事變,龍生九子,子子不同。袁門之中袁隗、袁基等大多與前人一樣循規蹈矩,袁紹、袁術兄弟卻是那種膽大妄為,欲問九鼎輕重之人!”

  “不會吧?怎麽會這樣?居然會這樣!”邴原臉都白了,委實劉備所說太過震撼,一時間難以消化。但他亦是極聰明之人,心知袁氏枝繁葉茂一大家子,難保沒有另類,出幾個想顛覆皇權,自家來做的未必不可能。

  劉備見邴原陷入沉思,繼續說:“我深入雒陽,與袁紹、袁術交遊,知道一點隱秘。袁紹以黨人自居,主張盡數殺滅宦官,以郎衛戍衛服務宮廷。

  君知道,宦官,乃是皇權之枝丫,多少位皇帝依靠宦官奪回權力,沒有宦官皇帝一定被外臣架空!袁紹之心可知!”

  邴原依然有些懷疑:“可現在袁紹並無劣績,也不能以言誅人,以誌誅人吧?”

  劉備:“好,我們打個賭,以三年為期,君賭輸了就老老實實跟我一道反袁,我輸了答應君一件不違反道義之事。”

  邴原:“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我們立下字據,一式兩份!”

  劉備將自己那份字據貼身收藏,心想邴原終究是逃不過跟我死心塌地,哈哈一笑,在邴原一份背麵寫上:“

  識人需觀言行誌,丹心一片著青史。

  試玉要燒三日滿,辨材須待七年期。

  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

  向使當初身便死,一生真偽複誰知?”

  “好詩!可留青史!”邴原珍而重之地收起來,“觀君侯之誌莫非用下策,入雒陽,清君側?”

  劉備哈哈一笑:“袁紹如今劣績未顯,若我誅他,皇帝、董重轉頭就殺我以謝天下士人。我不為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