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攻克漢城複帶方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710
  九月十三日,清晨

  十濟肖古王、古爾王率一萬八千眾人,列陣於漢城之北,士氣旺盛,以傾國之力,向帶水下遊的漢軍營地發起大規模進攻,一場決戰就此開始。

  漢軍紮營於漢城西北數公裏外的顯忠山,此山不甚高,長寬各約兩公裏,帶水從東北來,遇此山折而向西,在較為平坦的河穀,顯忠山無異於一座頂天立地之山城。

  顯忠山東北麵平緩,其他諸方山勢略陡峭,一條小河包圍此山東北,流入帶水。然而帶水滔滔,漲潮時包裹山北、東北、西北,落潮時一片泥濘,帶水水軍完全被摧毀的十濟隻是略作嚐試,就放棄了從東北緩緩坡進攻的計劃。

  肖古王不斷調動軍隊,登山仰攻,而山上的劉備,居高臨下,看得清清楚楚,總能先一步弄清主攻方位,調整兵力,設下埋伏,堵住進兵孔道。

  午時

  肖古王攻山半日,傷亡二千餘人,也隻到達半山腰:“漢人奸猾若此,不敢與我大十濟針鋒相對,卻逃居山上!不如暫且休兵,吃了午飯在做打算?”

  古爾王道:“王兄,快看山下!”

  一看之下,肖古王捶胸頓足,快要吐血。原來張飛等率領二千騎兵登岸,衝突,騷擾十濟軍後軍,燒糧草、燒輜重、燒車輛、燒村莊無數,之後衝殺向漢城。

  肖古王:“王弟,快帥三千人前去救援。”

  古爾王臉都白了:“三千人怎是兩千騎兵對手?我要四千人!”

  肖古王:“好!”

  。。。

  滕和指著後撤的古爾王旗幟笑道:“看來十濟人缺乏指揮數萬大軍的經驗!肖古總想令部隊如使臂指,卻總是顧此失彼。”

  劉備冷峻地臉上看不出一點欣喜,別的穿越者隻要有精兵強將,以弱勢兵力無腦衝都能贏,自己卻要遵循孫子的‘倍則分之’‘少則能守之’,絞盡腦汁不斷調動、分散敵人,兵力不足時不得不擇險要之地防守,真真是丟穿越者的臉:“命令張飛等人,按照原計劃行動!”

  山頂上紅黃藍三色碩大旗幟飛舞。

  張飛看著旗幟大喜:“憋屈好幾天,終於該我們了!”

  帶水邊,靜海號上,王翁亦喜,對一旁的祁胭脂、田楷、田豫說:“功勞別都被張飛搶走了,現下終於輪到我們!”

  田楷大笑:“天兵一到,蕞爾小國,還不跪服!”

  祁胭脂亦喜:“肖古之動向,皆如玄德所料,劉燾就拜托給田司馬了!”

  劉燾青澀的臉上,頑強地蹦出幾個青春痘,頗不耐煩地說:“母親,別老把人家當小孩,孩兒已經能斬將奪旗!”

  田豫時年十八:“小燾,一會跟緊我!”

  劉燾驕傲地扭過頭:“該你跟我才是。”

  半個時辰後

  “騎兵!好多騎兵!”三四千騎兵占地麵積就如上萬步兵,鋪天蓋地,十濟軍無不膽顫。古爾王膽戰心驚地發現張飛從漢城邊繞回來堵住去路,田楷、田豫、王翁、劉燾等人則率領二千卒、千餘騎兵從後麵圍上來。

  殺!東側,張飛親率騎兵,將古爾王四千人切割為三塊,他自己則帶上親衛,殺向古爾王:“敵將授首!”

  殺!另一邊,田豫、劉燾亦吼道:“敵酋拿命來!”

  “不走是傻子!”古爾王心一橫,丟下卒,僅帶八百騎兵,向東南逃竄。張飛以為古爾王欲回漢城,哪知古爾王虛晃一槍,折而向西南,逃入山嶺中。

  田豫、劉燾阻之不及。

  劉燾:“這家夥也太不要臉了吧!”

  田豫:“原以為是個王者,原來是個青銅!早知道直接殺向中軍就行了。”

  。。。

  “又被狡猾地漢人騙了,山下才是漢人主力啊!”

  肖古王看到古爾王逃跑,神色灰敗,他不願眼睜睜看著失去統帥的三千餘精銳士卒被殲滅,留下三千部落兵和傷卒斷後,親帥九千大軍救援。

  午後的陽光從西麵射過來,晃花了留守部落兵的眼睛,他們中許多人正在啃餅子以填報肚子,望著居居高臨下殺過來地漢軍,驚訝和驚恐,無以言表:“漢人怎能不吃飯?”

  山上的劉備軍中彌漫著濃鬱的鹹魚味、羊肉味,負責做飯的婦孺老弱們,就著一口口大鐵鍋中剩餘的魚肉、羊肉湯,吃著餅子,仿佛在野營。劉備軍的戰時供給頗不一樣,士卒們除了麥粟豆餅,每個人都有一條半條鹹魚,一小塊羊肉幹,吃得快、熱量高、消化得慢,每個伍長、副伍長胸甲上嵌著一塊護胸鏡,也可以拆下來做盾牌,喝湯時就是一個大鐵盤子,裝上湯或者水,一伍幾人可以可以同時喝或者用魚、餅蘸湯醬,十分方便、快捷。

  良好的後勤,足夠的食物,使得漢軍的力量、體質、耐力遠遠比十濟屬下部落兵好得多,初一交戰,還體現不出來,如今戰鬥衝早上持續到中午,戰鬥士氣、意誌明顯分出差距,傷亡比就呈現一邊倒。

  三千餘斷後十濟部落兵,在劉備八千青州兵狂猛攻擊下,支持不了半刻鍾,或丟盔棄甲四處逃亡,或投降、反正拒絕再為肖古王效力。

  一名叫李成敏的部落酋長丟下兵器盔甲投誠,交上投名狀後,劉備即寫下承諾,若能奮戰立功,就保證他的領土部落,損失也從十濟俘虜中給予補足。

  李成敏大喜過望,立即號召千餘投降的部落兵,皆袒露左臂,作為前鋒殺向肖古王後隊。當肖古王將李成敏留下斷後時,李成敏就知道被拋棄,打定了投降的主意,如今手上沾了肖古王嫡係精銳的血,除了效忠大漢,已經沒有退路,一開始表現如同魚腩的部落兵,在激勵機製下,竟然迅速變得勇敢。

  。。。

  顯忠山、漢城之戰,使得中部朝鮮形勢完全反轉,李成敏為首的三千部落兵反正成了壓垮十濟的最後一根稻草,肖古王一萬多士卒被全殲,其本人也在逃亡過程中被漢軍騎兵射殺,漢城內肖古王之子年幼,王後當機立斷,帥王族、百官、衛士千餘人出城逃入山中,數萬扶餘人亦跟隨逃竄。劉備冷下心腸,派遣輕騎追擊,以絕後患。

  逃跑較早的古爾王,其實在漢城西南的冠嶽山北麓觀看形勢,於是依靠山勢抵擋漢騎,將王兄留下的王後、嬪妃、百官、士卒,周邊潰兵,全部收納得眾兵三千餘、眾萬餘。古爾王南逃到水原,打算以此為依托固守。

  牽招、太史慈等五千餘人,與田楷、田豫等皆為第二批從東萊浮海的援軍,早已守候在此,一麵圍住水原城,一麵將周邊城邑、村莊之糧食搶掠一空。

  古爾王與水原城聯兵再戰,再敗,忍痛放棄水原,沿途收集忠於扶餘之部落、百姓,一路南下,逃到後世忠清南道、扶餘郡、大德、公州區域,這裏群山環抱,又是古爾王之前戍守的大本營,漢人的騎兵再也無法馳騁顯威,古爾王這才安下心來,換下帶著血、汗的征衣服,侵將美麗的兄嫂抱入房中,重重扔在床上,死死壓在身下,將怒火和所受折磨全部發泄到這名青春靚麗的孀居美人身上,男女兩人眼中都是掙紮和淚水。從此十濟國再也不是南朝鮮半島的霸主。

  。。。

  此時,劉備則在眾人簇擁下,於顯忠山、漢城立下十餘石碑,上刻:“護東夷校尉、兼領東萊、帶方太守劉備破百濟於漢城,複帶方郡,特立顯忠廟、顯忠碑祭英勇犧牲之將士七百六十四人!漢城,大漢之城,幽州帶方郡郡治是也!”

  帶方郡公元前82年自大漢分離,至188年,曆270年再次複歸大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