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東萊太史慈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363
  中平五年,七月下旬

  張饒等流民領袖離開黃縣之後,分散為數路,分別向齊國、北海、膠州、東牟(牟平)等地進發。

  一路裹挾流民,吃大戶、肆虐鄉裏,規模越發大,逐漸開始攻擊縣城,搶奪官府糧食,打劫富戶,搶劫、強奸、放火,諸惡皆作。

  北海國昌邑被圍困,東萊郡昌陽縣長逃亡,東牟縣長與大族劉繇困守城中。。。一個個噩耗傳來,應接不暇。

  劉繇更是派遣善於騎射的太史慈前來求援:“東牟闔城數萬百姓生死性命,身家財產,皆係於君侯一念之間。君侯若不吝惜,恐怕富豪善士皆被屠戮,黔首百姓被迫從賊,賊必將勢大難製,向東威脅成山諸海港,向西威脅黃縣安危!”

  劉備詢問圍城黃巾、流民多少,營寨分布,器械糧食情況,太史慈皆對答如流。

  劉備大喜,原本以為太史慈隻是個武將,結果是個文武兼優的寶藏:“請君為軍侯,帥五十騎兵先行,繼續偵測敵情,將我親筆信射入城中,以助劉繇與闔城百姓固守之念。我立即抽調壯丁、流民,加以訓練,半月之內,必到東牟城下。”

  太史慈:“若偵查敵情,送一書信,我一人一騎即可,何須50騎!若衝突敵營,五十騎又有何用!”

  劉備當即派遣傅士仁帥300騎,統屬於太史慈麾下,前去騷擾、牽製圍困東牟之黃巾,務必使黃巾不敢全力攻城。

  之前,就有管承等流民帥依附於劉備。隻要有糧食,組織、指揮這些流民,比普通征募普通百姓為兵更加容易,無產者無懼,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戰鬥力也更強。於是劉備從流民中挑選出五千餘人,又從郡中守法百姓中挑選出五千餘人——北部和西部是東萊人口密集區,有黃縣、牟平、曲城、掖國、當利、盧鄉、惤國7縣,以不到全郡三分之一麵積,占11分之7的建製縣,以及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口。

  一頭獅子帶領的一群綿羊,能夠擊敗一隻綿羊帶領的一群獅子,欲強軍,不可無良將。

  功曹管寧,主薄、參軍簡雍,護軍司馬牽招,騎兵司馬張飛,步兵司馬管承,水軍司馬王翁,後軍司馬滕和、輜重軍侯王修,騎兵軍侯太史慈。。。又以久經戰陣的幽州兵和王翁的水軍二千餘人為骨幹,組成1萬3千人的部隊。

  其中有不少足以後世留傳的閃耀名字,加上長期征戰的幽州將士,使東萊郡兵建立之初就頗為強大。

  。。。

  八月初

  僅僅經過十天的操練,既出兵剿平了東萊黃縣、東牟、昌陽周邊黃巾、撫平流民,東萊軍民士氣大振。

  在安穩內部後,一個風雨交加的早晨,風聲、雨聲掩蓋了行軍的馬蹄聲、號角聲,留邴原、管寧率3000人守黃縣,劉備親率軍萬餘人,乘船浮海二日、300裏繞過掖國(掖縣)、下密,膠水、濰水,在樂安國壽光停泊,略作修整之後,直接在北海國昌邑以北的海岸登陸。

  等到圍困昌邑的張饒等人後知後覺,派遣二、三千士卒、急行軍三十裏前來阻止登陸,已經過去了數個時辰,東萊軍1萬人大多順利登陸,對疲憊不堪的黃巾軍發起迎頭痛擊。之後,驅趕著潰軍一路南下。

  張饒、管亥、昌霸等人此時已經有二萬餘壯丁,十萬眾,連營數十裏,打黃巾旗號,遮天蔽日,威風凜凜,輜重千車,根本不把劉備放在眼裏,整頓人馬,出營迎戰。張饒之前見劉備在黃縣,隻有數百騎兵,也根本沒想想到劉備在很短時間內組織萬人。

  劉備自居中軍,令管承、滕和在前,接戰二刻鍾,見敵軍人數雖多,卻亂糟糟無序,即使牽招、張飛、太史慈等人帥騎兵攻其側後,穿插奔馳,追逐首腦。

  黃巾軍見騎兵衝突威勢,皆懼,紛紛披靡避走。張饒抵擋不住,雙方士卒混雜,又不便射箭,遂在陣中逃避騎兵。

  張飛、太史慈是何等人物,皆能萬軍叢中來去自如,取上將首級。

  張飛死死盯著張饒逃竄背影:“殺掉那個領頭的!太史子義別與我搶!”

  太史慈怒道:“休拿上官職權壓我,我來君侯麾下還無甚功勞,張饒正是敲門磚!”

  張饒亡魂大冒,丟棄旗幟,脫去頭盔,裝作小兵逃竄。

  張飛氣得哇哇直叫:“氣死我了,張饒這個膽小鬼!”

  太史慈使人挑起張饒頭盔,大呼:“張饒已死,你等還不投降?”

  管亥雖勇烈,也獨木難支,遂向南逃竄。

  一戰而大破黃巾,追亡逐北,黃巾數千人淹溺於濰水,張饒、管亥等變異姓名逃走。之後,劉備圍困迫降駐守營寨的昌霸,從昌邑海陸並進東返黃縣,沿渤海南岸掃蕩、收降黃巾。

  共俘虜黃巾、流民五萬餘人,糧食數萬石,車千糧,布匹財物難以計數,加上之前投靠的管承等流民帥,慕名前來的災民,一時間,在黃縣城外就聚集了近10萬流民!

  10萬流民,僅吃飯就是大問題。

  種田,需要時間,需要安穩的環境,想在動蕩的局勢下,在流民、盜匪隨時侵襲下,把田種好,無異於癡人說夢——青苗會被踐踏,稻穗、麥穗會被人搶割,糧倉會被攻打,集鎮會被搶劫。

  與其被動防守,不如主動出擊。

  問題是,打擊誰?或者動誰的奶酪?

  邴原:“莫非要向富戶下手?地主家也沒多少餘糧啊。”

  還能怎樣?

  在邴原認為,在管寧的經驗來看,迫使大族們開倉放糧賑災,都是不二法門。

  在青州刺史焦和心目中,這個均貧富的理論也有很市場,他竟然公開張榜,讓各地世家豪族承擔起責任來,救濟災民流民。

  辭官返鄉的劉繇,居住在不其的伏完,故樂浪太守滕述,故漁陽太守公沙孚等都是東萊有名的富豪官宦之家,他們極其反對焦和的策略,帶著數十個青州世家豪族代表前去找焦和‘理論’!

  然而,焦和是個很書生氣的人,第一天不歡而散,第二天就讓這一群人吃了閉門羹。

  “賢弟賢侄要為我們做主啊!”

  伏完、劉繇、滕述等人都是劉備故交或故識,滕述之子滕和幹脆就是劉備征辟的屬下,之前各有立場,如今難得意見統一地反對焦和。他們說不動製定政策的州刺史,就來給執行政策的太守劉備施壓。郡中不少官吏都是世家豪族子弟,或受過世家好處,伏完甚至暗示,郡裏一旦強征糧食,他們就撒手不管郡中諸事,讓劉備做個無手無腳、政令不出郡府、寸步難行的光杆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