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回不去的故鄉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9      字數:2939
  叛軍幾次入三輔,皇帝劉宏深憂雍涼局勢,采納諸重臣意見,任命敦煌人、故漢陽太守蓋勳為武都郡太守,並詔令大將軍何進、上軍校尉蹇碩帶領雒陽官員到城外送行,諸朝臣皆以之為榮。

  蓋勳到武都,整軍備戰,安撫招納流民,一麵集中漢中、武都二郡郡兵萬人,與叛軍戰於陳倉西南的散關,以策應陳倉劉備、美陽董卓。一麵練兵北上,意圖從南麵偷襲隴西、天水二郡,威脅王國、韓遂、馬騰聯軍老巢。

  韓遂、馬騰聽聞涼州收到威脅,急忙封鎖消息,避免軍心動搖,又急令屬下抓緊攻擊散關。

  攻擊散關的叛軍有兩萬人,聲勢浩大,打造器具,輪番攻城,日夜不停。

  蓋勳使人射箭入叛軍營,將勸告書信射入,以他蓋勳的名頭做保證,聲稱隻抓賊首,不論其餘。又親自守城,鼓舞士氣。

  蓋勳之前當漢陽長史時,兵少力微,僅僅依靠一個縣卻能抵抗北地羌胡叛軍,使數萬叛軍不能破漢陽,不得不改道襲擊金城郡。有次被羌人俘虜,虜帥滇吾說:“蓋勳長史是賢人,不能殺他”,禮敬而釋放。可知蓋勳名望重於西北。

  見蓋勳率領大軍駐守散關,叛軍中有的人說:“蓋府君以前兵少將寡時,就能死守不退,如今守護堅固的名關,擁有數萬的士卒壯丁,得到羌氐的支持,擁有數不清的糧草,我們必敵不過!”

  不少人喪失戰鬥意誌,帶上搶劫來的物品逃回涼州,帶動圍攻陳倉之馬騰、韓遂部士卒也心思動搖、逃走了不少。

  漢庭最重要的動作,不在側翼,是重新啟用皇甫嵩為左將軍,帶北軍入長安,使其都督關中、涼州諸軍,正麵討伐叛軍。

  對叛軍而言,此時長安有皇甫嵩率領的北軍,美陽有董卓軍,更東麵雒陽有南軍、西園八校尉,南麵有劉備在陳倉、蓋勳在散關,在戰略上已經被半包圍。

  。。。

  興平四年,公元187年,冬,十二月

  經過二個月的對峙和小規模戰鬥,叛軍糧草越發稀少,經常依靠劫掠過日子。東進為皇甫嵩、董卓所據,南下為劉備所擋,可以搶劫的範圍就十分有限,糧食成了問題。政治大於軍事,戰爭前線是兩軍對壘,後方打得就是國力、錢糧、後勤、人員組織。

  韓遂、馬騰雖然勇猛,又被武都、安定兩郡夾擊側後翼,軍中的羌、胡也因為皇甫嵩、董卓、蓋勳之威名而動搖,因此士氣低落,不斷逃散。

  皇甫嵩命令董卓向陳倉以北的渝麋運動,意圖切斷韓遂、馬騰回涼州的通道。

  叛軍果然大嘩,吵著鬧著回去,韓遂、馬騰決定留下名義上的首領王國圍困陳倉,自己以北上應急董卓的名義帥本部逃竄。

  沒韓遂、馬騰製衡,王國大喜,待到二日後皇甫嵩部逐漸出現,才恍然大悟、驚慌失措,跟隨逃竄。

  皇甫嵩放過韓遂、馬騰歸師,是料定兩者必然精銳,就是料定留下來的更容易打。於是伏擊王國前軍,又以側翼騎兵把王國軍斬成兩段。

  王國軍大敗而逃跑,皇甫嵩一戰斬獲五千餘級,俘虜叛軍、解救被擄掠百姓近萬餘,尤不滿意說:“本可以一次解決賊首,卻隻俘獲王國,竟讓韓遂、馬騰跑了,可惜,可歎!若非陛下催促太急,董卓行動太慢,本不至如此!”

  此戰,劉備亦率牽招、張飛、張秀等出城銜尾追擊,就連自詡文官的耿紀也騎馬挎弓一同出征,共獲得首級千餘,俘虜男女數千,繳獲器械、兵甲不少,收獲頗豐。

  董卓就沒那麽好運了,狙擊、遏止歸師向來是危險的任務,涼州軍有更多的騎兵,董卓部雖然精銳,也被回歸心切的成倍叛軍衝擊得七零八落,傷亡二千餘人,隻獲得了不到兩千首級。

  。。。

  這場勝利,成就了皇甫嵩的威名,也成就董卓對皇甫嵩的怨恨,劉備對董卓的不信任——董卓許諾的張濟部一千援軍,最終隻來了一半。

  守住陳倉城、結好皇甫嵩給劉備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好處,從此在關中、涼州,也算有名望的戰將。有能力、有地位的人會受到尊敬,蘇氏、耿氏、馬氏、竇氏、班氏、法氏等家族紛紛前來拜訪,早沒了以前的輕視之心。

  就連宋皇後所出的宋氏族長,亦備下厚禮、放下身段、撇開仇怨,低身下氣前來求和,態度比其他幾家更為謙卑。

  宋奇父子死後,連累了嫡係親屬殺頭、抄家、流放,也使得本有希望掌控朝政的幾個扶風諸世家大族,淪為二流。宋家的嫡子宋浩,本不是嫡係,乃是宋奇的從兄弟,抄家之後被流放。之後皇帝夢見漢桓帝在夢中批評自己,於是為了心安理得,給宋家回複了封地,宋奇的堂兄弟都死了,宋浩算最近的親戚,因禍得福,成為宋家嫡子。

  從這個角度講,宋浩對劉備的情緒很複雜,既有怨恨,又有感謝。

  宋家之前就與劉備有怨,劉備守陳倉,他們提供的兵丁、糧草少到隻算敷衍,宋浩此刻心中無比後悔,擔心得勝歸來的劉備秋後算賬,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劉備的態度比想象中更加和藹,但卻提出一個令人宋浩難以決斷的要求,要宋浩到自己屬下為官一年作為代價,當然不是現在,要等到劉備做了太守之後。

  有了段熲征辟蘇不韋的先例,宋浩很擔心劉備征辟他過去的目標和段熲一樣――弄死他!

  宋浩猶豫不決,其堂弟宋波不以為然:“大丈夫死則死矣,何懼之有!”

  宋波遂代替宋浩來應征,兩人雖長得頗像,劉備明顯依然感到有些遺憾。大出宋氏所料,宋波並未被弄死,而是被劉備任命為參軍。

  而宋波也甘之如飴,既不害怕劉備的威名,也不在乎劉備的親近,十分淡然、從容。

  。。。

  東漢前期,幽州、雍涼地區因參與東漢王朝的建立,武將、名臣輩出,出產較多高級、中級官吏。

  中期,隨著幽州軍功階層逐步沒落,幽州勢力在政治上逐漸邊緣化。出過皇後、皇妃、王妃的涼州當然好得多,但大多從軍功世家轉化為經學世家。

  不同在於,涼州三輔長期受到優待,心裏落差更大,同時人口更少,自我恢複能力相比較弱,在困難麵前更加無所適從。

  劉備:“昔日高祖居關中,向東平定天下,可惜,如今關中已不是往日關中能比。”

  宋波:“高祖有關中為軸,漢中、巴蜀,河東、西河為兩翼,北地為尾,故而能向東以製天下,如今關中殘破,當然不行。”

  劉備:“隨著黃巾之亂、涼州的陷落,四處亂起,幽州、關中涼州地區勢力在再次擁有崛起的機會。”

  “若隻是為崛起之機會,都尉大人已經有鄉侯之尊,何必對我這種仇怨家族之人,禮賢下士?”宋波笑著,眼中閃耀著智慧的光芒,那笑很欠揍,但那其中的真誠、淡然,很難讓人生出揍他的欲望。

  劉備:“好,幫我處理件事,一件家事,我就放過宋家!”

  。。。

  蘇媚一直不願意宋家搬遷,宋波的任務是勸她離開。

  宋波斟酌許久,方對蘇媚說:“蘇姐知道為何幾年前三公頻繁更換,而現在張溫等任三公時間大大延長?”

  蘇媚沒好氣道:“我怎知道?我為何要知道?”

  宋波:“蘇姐,前幾年皇帝銳意進取,這幾年皇帝身體不太好,因此怠政。”

  蘇媚十分驚訝:“皇帝才三十出頭,怎可能身體竟有問題?”

  宋波:“蘇姐沒發現這幾年皇帝把軍國大事皆委托宦官、大將軍、三公、百官麽?

  曹節死後,又開了黨錮,黨人充斥朝堂。皇帝設大將軍的本意是讓何進與宦官一起,製衡、限製外臣。如今大將軍卻倒向了士族、百官,而宦官、士族矛盾難以協調,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自古未有朝中混亂,而大將立功於外者,即使皇甫嵩用兵如神,沒了支持、缺少兵勇錢糧一樣無法平定涼州。涼州無法收服,則三輔如何安穩?”

  蘇媚一張俏臉刹時失去血色,故鄉,回不去的故鄉,再回去時,它已失去原來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