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封侯之議!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770
  見劉備額頭冒汗,腳步虛浮,盧植以為他有傷在身,罕見不避師徒之嫌疑,挺身而出說:

  “觀臧中郎將、陶太守之奏章,聽劉備當庭之陳述,是計劃將整個草原分裂為:東部和連,中部蒲頭,南部拓跋部,西部西匈奴、烏孫,北部丁零、堅昆,各授予王候印綬,分而治之。

  此策與班超治西域的策略頗相似,隻需因勢利導,聯弱製強,善加羈縻,就能保持草原現在的均勢狀態,數十年內無法對大漢北疆形成戰略優勢。”

  這條成本最低、風險最小的路指出來,震聾發聵,讓所有人眼前一亮。

  袁隗亦出列道:“和連既無實力犯大漢邊塞,大漢就沒有必然勞師遠涉的道理。否則損費國用,徼功萬裏,非社稷之計。分而治之,垂拱而治,才是社稷之福。”

  臧旻、董卓、劉備都是袁隗門生故吏,袁隗作出評判,即使是董卓也不可能公開質疑。何況袁隗屢登三公之位,如今雖不是三公,卻沒有人敢小視,話一說出,擲地有聲,群臣不由議論紛紛。

  袁家人脈深厚,接著就有幾個與袁家關係好的官員出來支持袁隗、盧植的方案。

  風向忽轉!

  太尉劉寬咳嗽兩聲,在眾人以為要出言反對時,話鋒一轉:“大戰之後,議功,議賞、議撫恤才是首要之事。

  短短一、二個月時間,臧旻、陶謙、劉備一係列手段使出來,刺殺檀石槐,拉攏蒲頭,擊敗和連,分裂鮮卑,西匈奴獨立,這是百年之功!

  士以國士之功報陛下,陛下也應以國士待之!

  臣以為臧旻、陶謙、劉備之功,應以封侯之賞酬謝!”

  這下不僅盧植呆了,袁隗、楊賜、張濟也愣住了。

  劉寬看見劉備投來的感激眼神,矜持地笑了笑。論治國、經學他自然擅長,論軍事,還真的不太懂,太尉的職務也是皇帝信任趕鴨子上架。人是戀權位的,檀石槐之死,擊破和連之役劉寬作為太尉都有功勞,議封賞,不僅坐實自己的功勞,還能贏得軍隊認同。

  劉寬還擔心,繼續打下去,贏了還好,要是輸了,他這個太尉就當到頭啦!

  袁隗暗罵一聲老狐狸,搶我的詞,說:“臣附議!”

  “泠征、董卓、郭縕等亦有不小功勞,應一起議。”楊賜見臧、陶、劉都是關東人,感慨關西名將凋零同時,有心把水攪混。

  司公張濟:“臣附議。”

  劉備本人也在名單之中,按道理需要回避,他沒有一點不滿,急匆匆退出去。

  劉寬由衷的讚了一句:“年齡雖小卻懂規矩,又是劉氏子弟,不錯!”哪知劉備急著上廁所。

  論功比想象中麻煩得多,一陣七嘴八舌之後,結論是原則上同意封侯,具體多少戶,還得皇帝派出宦官、謁者,太尉派出掾屬共同核查斬俘數據。

  急行一千八百裏,股皮磨破,當庭舌戰半天,盼星星盼月亮的劉某人,還得陪著大部隊回雁門,劉某人的心裏陰影麵積接近無窮大。

  。。。

  平城

  炙熱通紅的銅水,在模具中一一成型,年過半百劉洪畏畏縮縮躲得老遠,眯著若昏花的眼看得滋滋有味,不時流出非人的精光:“這是最後一個部件,嘿嘿,渾天儀就要成啦。”

  徐嶽擺弄中手中的小個銅製儀器:“師尊設計的測星儀,可以通過測量日中太陽高度、夜晚北極星高度來測量緯度,但經度如何測量呢?”

  劉洪歎氣道:“經度隻能通過比較星圖差異來測量啊,例如渾天儀製好之後,通過調試,可以模擬雒陽天象。再與東萊天象做比較,兩者的角度差,就是經度差!”

  徐嶽狂汗:“那誰去測東萊天象呢?劉君要測星儀,可是出海用啊。”

  劉洪盯著徐嶽,輕輕地笑著。

  徐嶽指著自己:“不會是我去吧?”

  劉洪一本正經的說:“測量經緯度,觀測不同地區的星象是大事,是製定、修正曆法的基礎,其他弟子我都不放心。你是東萊人,做事又謹慎認真,所以把你推薦給劉君!”

  為了渾天儀,劉洪老早就打定主意,把徐嶽賣給劉備。

  。。。

  “沒想到我一個男人,竟然要學女工。”荀攸自嘲的笑著。

  “荀君,九九給君做了件毛手套,上次做的做毛衣可好?”劉九九眨著忽閃忽閃的大眼睛,滿懷期待的看著族兄劉備和父親劉珖(劉子玉)選定的夫婿,感覺他好有魅力,聰明的不要不要的,天文地理,教書打仗什麽都會,就連女工教兩遍就會能掌握到竅門。

  “很暖和,放在家裏的。”對麵的九九,有著一張鵝蛋臉,五官精致,臉上露出紅暈,荀攸突然有一種名叫幸福的感覺,唯一受不了的是,她太熱情了,熱得荀攸遭不住,現在可是仲夏五月。

  那我還給你做。”九九被荀攸盯著,心如小兔亂串,眼瞼低垂,看著對方的腳。

  荀攸:“別,你已做了兩件毛衣啦。”

  “啊,荀君的鞋子磨花了,給你擦擦。”九九是行動派,搬來一個小凳,找抹布立即擦起來。

  “這怎麽行,這些事情有奴仆做,快起來。”荀攸急忙拉她起來,九九妹立足不穩,冷不防一頭撞到某個重點區域,荀攸吃痛向後跌倒。

  男人的吸氣聲和女人的尖叫聲同時響起,兩人滾做一團。

  荀攸吸著氣,攙扶九九妹起來,兩人紅著臉,嘻嘻哈哈的笑著,登上城樓,手也不敢牽,隻是手臂挨著手臂,一起看遠處的逐漸金黃色的麥田,曠野中自由的牛和羊,享受婚前戀愛中各種第一次的觸動。

  。。。

  煤礦,銅鐵錫開采冶煉,鐵銅器製造、運輸業都需要大量的勞動力,平城雖有抓來的大量俘虜,並吸引雁門、草原上一部分剩餘勞動力,勞動力缺口依然很大。

  作為劉備的妻兄,王斌掌管著倉庫財富,為了進一步發展經濟,增加收入和賦稅,便按照劉的思路,發動“剩餘勞動力”。

  白銀加工、羊毛紡織、印染等行業對力氣的要求不高,更多的是耐心細致,婦人們完全可以掌握,於是漸漸興盛起來,繼畜牧養殖業、運輸業、采礦製造也之後,成為平城新的增長點。

  王斌亦和荀攸一樣,對紡織不熟悉,在信中寫到:平城這邊家業亦不小,月進數金,榮妹不如搬來,也好夫妻團聚,早日生下麟兒,以免胡女專寵。

  。。。

  王斌為妹爭寵的做法很快被證明是無用功。

  在平城百業日益繁榮的景色中,宦官郭勝帶領的考察團,經過近月跋涉終於抵達。

  郭盛:“‘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劉縣令的詩無比貼切!本官也想看一看草原,看一看大漠!”

  議功比想象中的容易,下麵的人數數,郭勝等則由臧旻、陶謙、郭縕等分別陪著北上漠南、東去上穀、西入匈奴,吃好喝好玩好,劉備則是全程三陪“陪吃、陪住、陪玩”。

  郭勝離開時還帶著大包小包,唱著打靶歸來,誰叫郭勝是何進的老鄉呢。

  。。。

  秋,七月

  在這收獲的季節,功賞詔書終究下達,議定臧旻、陶謙各三千戶為鄉侯,劉備一千五百戶亭侯,其餘各有封賞。

  禍福相依。

  司徒楊賜、司空張濟認為從強幹弱枝角度,劉備有封侯之實,已不適合再做縣令或州刺史這樣的中級地方官員。但從資曆上講,盧植、朱俊等官員都沒有安排兩千石的京官或地方太守、國相,劉備不能越過前麵的人擔任太守。

  於是征劉備入雒陽為議郎。

  日益繁榮、月進鬥金的平城,則便宜了更劉備作對的太原人王柔,從郡督郵一舉升為城令,恨得劉備牙癢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