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三人成虎與白馬義從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361
  十一月,遼西郡

  公孫瓚等率一隊五十白馬突騎至柳城附近偵查,這已經是本月第九次偵查。白馬突騎既有來自於遼西郡的良家子,也有遼西屬國的烏桓人,皆善騎射、便弓馬。又因為冬天白色容易隱藏,故皆騎白馬,稱之為白馬突騎或白馬義從。

  很不走運的是,這次途中遭遇上百鮮卑騎兵,被圍困在柳城附近的一個廢裏中。

  更不走運的是,為鍛煉士卒,公孫瓚幾乎每次都帶不同的五十人,通過行軍和小規模戰鬥鍛煉士卒。因此士卒們普遍年輕,沒經曆過大的陣仗、眼見外麵鮮卑人越聚集越多,竟有數百騎,都有畏懼之色,一些膽小的甚至偷偷哭泣。

  公孫瓚敏銳地發現了士卒的異樣,知道這樣下去還沒打,怕士氣就沒了,苦苦思索想到一個辦法:

  “給大家講個關於老虎的故事吧。有次出擊鮮卑,與眾人走散,身邊隻有兩騎。正當我們又累又餓,馬匹忽然不安得躁動不肯走了,我們牽掛馬繼續前行,不久聞到一股血腥味。原來五頭老虎獵殺了一頭野豬,正在分食。

  我們三人遠遠留下馬匹,持刀劍弓箭一步步向老虎走去。當時唯一想的,就是野豬肉,跟老虎搏鬥也要搶到。

  我們屏住呼吸,一邊走一邊盯著老虎看。三十步,二十步,十五步。

  你猜怎麽樣?

  一隻身形較小的老虎竟然跑掉了,躲在不遠處回頭觀望。

  十步,

  一支老虎張開血盆大嘴,向我們咆哮。我們三人一起張開嘴,咆哮回去,同時揮舞手中刀劍斬斷幾顆小樹。

  那咆哮的老虎轉身逃了。

  還剩下三隻老虎。

  九、八、七、六步。。。剩下三支老虎也逃了。

  五隻老虎或趴、或立或上樹,躲在就在20步外盯著我們,我甚至可以感覺到老虎呼出的腥臭氣息。

  我們一人割肉,二人持武器盯著老虎,就這樣過了一柱香的時間,割了一條豬大腿,一步步退了回去。

  就在我們以為安全時,哪頭最大的老虎,咆哮一聲,向我們衝來。當時我隻來得及射出兩箭!還好一箭中了眼睛,一箭中了嘴裏。那大老虎受了傷,在地上翻滾並亂吼亂叫一陣,又朝我們衝過來。我們三人血氣上湧,弓箭刀劍並用,隻幾下就把老虎收拾了斷氣!”

  “長史大人就不害怕?”

  公孫瓚:“畢竟是老虎,體重好幾百斤,張牙舞爪地,其實我們也害怕,手心後背都是汗水。”

  “旁邊的老虎怎麽不衝上來?”

  公孫瓚:“嘿,哪頭大的打不過,其他幾隻還真不敢上來!”

  “大人真厲害!”

  公孫瓚:“你們看我這虎皮衣,是吃飽豬肉之後取的。”

  “其他老虎不會上來圍攻麽?”

  公孫瓚:”不會!野豬早就隻剩下骨頭,老虎早四散而逃,老虎也怕人,你比他厲害就怕你。何況老虎、野狼攻擊動物的目的不是搏鬥,而是為了吃肉,管飽肚子。就像大多數普通鮮卑人攻擊大漢的目的不是戰鬥,而是為了劫掠!”

  眾士卒聽了,都感覺老虎也怕人,老虎也欺軟怕硬,頓時不那麽害怕了。

  公孫瓚命令把肉、酒水拿出來,與士卒飽食,整理好兵器鎧甲,出裏門擊敵。

  漢軍隻帶三日糧草,將其餘帳篷糧食等緇重,盡數丟棄在裏門口。而後一起發出咆哮:“今不衝殺之,我等必死盡亦,殺!”

  以雁形陣向鮮卑人最多的一處衝殺去。

  鮮卑百戶長哪裏能夠想到漢人不尋找薄弱處下手,反倒是衝著人堆而來,頓時擠作一團,而漢軍的雁形陣又加劇了鮮卑人的擁擠,一次衝鋒,就有二十餘人倒下馬來。

  此時,本可從兩翼夾擊的鮮卑人,見戰況激烈,不僅不夾擊,反而遠遠逃開,直奔裏門口的漢人剛才丟棄的輜重。原來鮮卑作戰,馬匹糧草多為自備,故而劫掠成性。

  接觸近戰後,漢人的兵器鎧甲優勢明顯,往往是漢人二三下殺死一個鮮卑人,鮮卑人四五下殺不死一個漢人。

  公孫瓚殺透敵陣,見那百夫長頭頭戴羽毛,衣著華麗,猜測一定是首腦,遂奮勇殺過去:“敵將哪裏逃,吃我一矛!”

  那百夫長見周圍無人是公孫瓚一合一敵,驚慌失措,拚命逃竄,馬卻撞入樹從裏,動憚不得。

  “賊將拿命來!”身後的公孫瓚人借馬力,一槍挑飛,遂割其首級,轉身用鮮卑話說:“賊將已死,你等也想死麽!”

  鮮卑人見主將已死,就像驚慌失措的老虎,四散而逃,卻也不逃多遠,就在數百米外盯著。

  公孫瓚部亦死傷近半,然得首級近百,馬匹三十餘匹,回到遼西郡和遼西屬國,迎接他的是英雄般的待遇和大量賞金。

  。。。

  自從趙苞到遼西郡後,積極整兵備戰,以防鮮卑劫掠。作為中常侍趙忠從弟,本可到內地富裕的郡任職,他卻主動申請到危險的邊郡,遼西郡的人都很佩服這種不靠權勢靠本事的精神,踴躍參軍。

  趙苞於是開府庫招募善騎射之人,跟隨類似公孫瓚這樣的勇猛之士,屢次外出偵查或攻擊小隊鮮卑,以了解塞外情況、鍛煉騎兵。這批軍隊漢胡混雜,既有遼西漢人,也有遼西屬國的鮮卑,卻有共同的特點——對大漢忠心耿耿,與鮮卑多有舊仇,隻要加以賞賜,就蜂擁而至。

  由於這批士兵隻是暫時聚集,隻領不多的錢糧,來年春耕之前大多數解散,趙苞稱之為“義從”!

  遼西郡守二千石,遼西屬國都尉比兩千石,官職差距不大,各有管轄區域,郡守主要管理漢人聚集區域,屬國都尉主要管理沿海的烏桓人,所以並無上下級關係。可實際上,遼西郡、遼東郡是烏桓人的藩籬,一同將投降漢人的烏桓部落圈起來,也是屬國漢兵兵員、給養的主要來源,屬國要維持秩序主要的依靠也是遼西、遼東兩郡。

  遼西屬國都尉鄒靖,曾任遼西郡長史,深知這層關係,在趙苞麵前一直都放低姿態,以下屬自居,加上本身就是幽州人,對鮮卑南下劫掠深惡痛絕,所以十分支持趙苞聚集“義從”的主動防禦戰略。

  。。。

  到了十二月,鮮卑南下劫掠越發頻繁。

  通過前麵一個月的巡查、走訪、治政、練兵,以及小規模作戰,趙苞對遼西郡的形勢基本掌握,對遼西鮮卑基本熟悉,知道百姓對鮮卑人十分痛恨,認為民心、兵心皆可用。

  於是集中遼西郡漢兵、屬國烏桓,決心對柳城附近的鮮卑人再次開展大規模軍事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