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254
  三碗羊肉湯,湯包一籠,各種小吃若幹。

  這是劉備笑嘻嘻放在那對夫婦麵前的。

  美婦人:“我們沒有要這些,是不是弄錯了?”

  劉備:“蔡叔,您不記得我了嗎?我是盧府君的徒弟,涿郡劉備字玄德。在太學,聽過您的課,對您的文采、音樂、書法敬佩非凡。這些飯菜貴夫婦和貴仆隨意吃,算小侄的一點心意,不收錢的。”

  原來這對是議郎蔡邕夫婦。

  蔡邕沒好氣:“你就是那個和張讓一起做生意的劉玄德?你師傅盧子幹怎麽會教出你這樣徒弟!”

  劉備急忙解釋:“蔡叔贖罪,小侄賺的都是正經錢。其實他們拿的都是幹股,也不是小侄兒想給,隻是這世道就這樣,加上京城的水太深,沒個靠山生意做不下去。”

  蔡邕:“哼!”

  劉備:“您嚐一嚐這個湯包,冬天慢點吃,最是舒服。”

  蔡邕臉上不高興,批評的話也不少,手上、嘴裏卻不停,一籠湯包,大部分被他吃了,也給懷裏的昭姬吃了個。

  劉備急忙又上了兩籠,順便把昭姬接過來,方便蔡邕吃飯:“蔡叔,小侄年齡小,心性未定,正是需要多提點、多批評的年齡,可惜盧師不在身邊。您今天的批評,都到了點子上,如同盧師的教誨在耳邊響起,小侄覺得分外親切。”

  蔡邕:“你啊,本性不壞,就是功利心太重。”

  縮在劉備懷裏這個名叫昭昭的女童,眼睛大大、頗有靈性、五官清秀,可以看出是個美人胚子,此時正伸出胖乎乎的小手,死死抱住前麵的羊肉湯碗,貪婪吮吸著濃香的湯汁,發出巴滋巴滋的聲響。昭昭,昭姬,莫非就是後世享有大名,因為避司馬昭諱而被改稱蔡文姬的絕代才女?

  她是既何貴人之後,劉備遇到的第二位有名的女人。何貴人風華絕代,身材魔鬼,可惜已經嫁做他人婦,如今已經懷孕數月,估計翻了年就要臨盆,雖春風一度,現已不可能再有後續,夜深人靜之時,劉備曾輾轉反側、歎息難眠。如今蔡昭姬小蘿莉像一隻貪吃的小貓咪卷縮在劉備懷裏,小半碗羊肉湯和一些小吃就能滿足,肆無忌憚地笑著,不時扯著劉備的耳朵、鼻子、頭發,顯得那麽真實,那麽可愛,那麽純粹,劉備整個人都被萌化了。

  想後世某些成功男士,年輕時候奔事業,這時候傳說中的老婆還在讀中小學,待到結婚或者二婚時,往往已經人到中年,而老婆剛好步入社會,一算年齡,相差10多歲,還有專家還以為恰到好處,為之唱讚歌。劉備不由思量,若娶了這位年齡還不夠上幼兒園、話也不能完全說楚的官二代、女文青蔡昭姬,放在後世豈不是能吹噓一輩子!

  劉備仿佛被懷中的蔡昭姬逗樂了,哈哈的笑起來,笑自己太瘋瘋癲癲。蔡昭姬虛歲2歲,再怎麽也得養十二、三年以後吧。劉備今年已虛歲15,12年後虛歲27,放在後世一點問題沒有,可這是漢代,劉備想等也難,首先家有老母每次來信皆催問有無合適女郎,一定要為老劉家傳宗接代、開枝散葉,其次師傅盧植夫婦也沒少關心劉備的婚事,第三還有各式各樣的上級、朋友見到劉備必問定親沒有,他們可能讓劉備單身到十二年以後?

  蔡邕見劉備嘻嘻哈哈逗著寶貝女兒,仿佛剛種下地的白菜被豬拱了,他四十幾歲了就這麽一個女兒,心裏老大不高興,急忙搶回來:“被逗我家昭昭,叫你認真聽我講話,你笑什麽?口是心非的小子!”

  旁邊的蔡夫人接過孩子,向劉備歉意一笑:“我家老蔡就這個臭脾氣,對誰都橫挑鼻子豎挑眼的,賢侄別在意啊。”

  蔡邕:“你還不走,在這等著收錢麽?要不要我寫幅字給你?”好像吃了湯包、喝了羊肉湯是給劉備老大麵子一般。

  待劉備走遠了,蔡夫人笑道:“不過是個半大小子,又沒什麽壞心思,你衝他急什麽?”

  蔡邕:“這小子一點立場沒有,分不清楚清流、濁流,分不清楚士林和宦官黨,年紀不大成天就知道賺錢、做官,我不替他師傅教導幾句,怕他名聲就毀了。都是為他好。”

  。。。

  下雪不冷化雪冷,一群衣衫襤褸人,多是些老人、幼童、婦人,哆哆嗦嗦地排著隊,眼巴巴地望著前麵的粥棚,手裏吃飯的家夥千奇百怪,有的手持爛陶碗,有的拿著半個葫蘆,有的帶這個木勺。

  臧洪手中拿著個長勺,正給這些人分派粥,不斷重複一個動作,時間長了,累得腰酸背痛,遠遠看見劉備,大吼道:“玄德,你小子可算來了,不許偷懶,快來搭把手,我們忙不過來啦!”

  劉備接過臧洪手中的長勺:“你歇會,去那邊喝碗羊肉湯補補身子吧。”

  臧洪:“我身強力壯的補什麽補?把你的羊肉湯全運過來給這些貧民吧。你猶豫什麽?舍不得你的羊肉?”

  劉備:“羊肉湯是賣錢的,為的就是補這邊的缺口。況且升米恩鬥米仇,賑災救急可以,給多了不行。”

  臧洪:“真小氣!別老從商賈角度想問題、做事情,想想儒家的仁義。”

  劉備:“哼。如果不幹活的人,比幹活的人吃得好還好些,不說其他的,明天就會有一群人來找你我討吃食,你若不給,就圍住你我的店不讓做生意,萬一被人挑撥利用,打砸酒店、殺人越貨,你我都有性命之危。”

  臧洪剛想說不會如此,就瞧見遠處打起來了。他喜好熱鬧,留下家丁施粥,自己上前旁觀。

  原來官府雒陽城外,修建了粥棚若幹,偶爾放官糧於此,平日樂善好施者於是多在此處施粥,貧民、災民、流民自然有不少在這一片晃悠。今日才下了雪,當然也不止一家施粥救濟,隻見其中一粥棚前,數名男子,看打扮或許是流民,圍著一個人又打又罵:“吝嗇鬼,快拿錢出來!”“沒錢?沒錢把身上這身衣服脫下來給我們!”

  中間被圍那人是個光頭:“阿彌陀佛,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衣物、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這身衣物你們拿去就是!”

  這時代,佛教傳入中國已有數十年時間,有人信佛絲毫不奇怪,奇怪的是那光頭高鼻深目、麵白多須,竟然是個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