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相麵張郃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634
  從安平郡回涿郡,特意走河間郡鄚縣、易縣,此兩處距離涿縣隻有百裏,日後大名鼎鼎的五子良將之一張頜、張儁乂正是河間鄚人。

  鄚、易兩縣相距不過二十裏,隔著易水遙遙相望(在今雄縣南北,白洋澱以東)。戰國荊軻刺秦王,在滔滔易水邊做別,就指這條如今冰封的大河。易水、拒馬水,到鄚易二縣後相隔不到二十裏,水少時,並列向東,水漲時,蔓延在一起,猶如大海,淹沒原野,和他們的支流,一起構成了幽州和冀州的自然分界線。

  春水方生,溫度升高,易水、拒馬水正是冰淩汛期,並不容易渡過,來往客商很少,全鄚縣城的館子、旅社都處於空轉狀態。規模宏大、身有官職的劉備商隊,一到縣裏,就指定張家旅社入住,讓張家備有麵子。

  河間鄚張氏,連田阡陌,在當地是有極有影響力的大族,以劉備現在的身份,正好可以備上禮物,拜見張氏人物,分庭抗禮,而不被趕出來。

  張氏一位五十多歲的族老,和一位三十多歲的中年大開側門,很高興的迎接劉備一行。張家雖然有錢財,但因為在州郡最北麵,遠離州郡統治中心,在州郡算不上世家大族,劉備的官職雖小,但年齡也小,發展空間無限,跟張家也算門當戶對。

  得知劉備想買糧食、種子,農具,張族老很是高興:“我家連年豐收,不缺糧食,你要多少,五百石?便宜點給你50錢一石的價格。”

  劉備搖搖手指:“不!一千石!”

  張族老以為是代表大家出麵的公子:“好大的氣魄,小兄弟今年貴庚?貴家是西鄉侯後裔麽?”

  劉備:“小子年十五。是前漢中山靖王陸亭侯後裔,我祖父曾舉孝廉為東郡範令,父親在州郡當過官,後為郎中,因病去世。”

  張族老心道原來他父祖雖然是官僚,但已經不在,有點可惜,但他年紀輕輕能為州典郡書佐,相必家中也很有勢力吧:“小兄年紀輕輕就為典郡書佐,想必弟家中可有人在州郡做官。我家最喜歡兵事,上個月幽州與鮮卑人的一戰,你一定知道吧。”

  劉朗在一旁幫腔:“屯長以伍長入郡兵,支援上穀,親手斬殺數十敵,更因為獻奇謀參謀軍事的功勞,屢立軍功為屯長,又得幽州陶刺史看重,論功本應為從事,因為太年輕故而暫為典郡書佐。”

  張族老十分驚訝:“大家子弟以伍長身份從軍,積功而上,玄德可謂天生將帥之才!”

  在後世,大家族或官二代的孩子從學校畢業後,往往從最基層的小官或一線的業務人員幹起,積累各個級別、崗位的經驗、人脈,熟悉方方麵麵業務,經過十年二十年,才能升為高官或繼承執掌家族企業。

  在漢代,頂級和一流家族,子弟往往直接為孝廉為郎官,缺乏基層鍛煉,二十幾歲就是縣長、縣尉,以後才慢慢曆練,積累名聲、功績官到州郡。

  其次的家族,或旁支子弟,在州郡為吏。第三類的家族子弟在縣鄉為吏。再往後的家族就不入流。

  張家介於二三類家族之間,家族子弟為官吏前,都有豐富的基層曆練,當伍長也是有的。以張族老的經驗,第一二類家族,尤其是能夠舉孝廉的第一類家族,子弟是很少到基層做伍長、亭長之類微末小吏的。

  同時,張族老也很確認,祖父舉孝廉、父親和劉備在州郡為官吏的涿郡劉氏,一定是介於第一二層次之間的高大上家族,他年輕時也知道有涿郡樓桑劉氏,這不過這兩年漸漸聽得少了。大家族的曆史,都是以十年甚至數十上百年來衡量的,幾年的衰敗,根本算不上什麽,這不,劉備年十五就是州吏,日後必定前途無量,充分說明樓桑劉氏的底蘊!

  張族老其實誤解了,現在的樓桑劉氏,其實底蘊全無,如果沒有劉備異軍突起,最高官職不過劉子敬的鄉長,早就徹底淪為三流家族,比他們張氏必定不如。

  張族老又問戰爭情況。劉備口才很好,略去一些關節,把大的戰略、小的戰鬥結合,把兵器、戰場、地形結合,細細講來,直說的張家族人,從老人到中年,從婦女到小孩,都圍到廳堂內外,聽得津津有味。

  張族老好半天回過味來,再看劉備的屬下,個個令行禁止,對劉屯長有著自然的服從和仰慕,而且精神抖擻,武藝不俗,就認為劉備從軍得到了家族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作為日後為官的基礎。再轉頭看圍攏過來的小孩和婦女,就覺差距天大:“你們有沒有規矩,沒看見有客人麽?一點禮貌都沒有。玄德,真對不住,我們小家小戶,家人不是很懂禮儀。”

  劉備取出果脯、肉幹,散給幾個孩子:“沒關係,自然純樸最好。我倒是羨慕令家的子弟眾多,而且各個壯實!”

  張族老:“你們還不過來給劉君行禮!玄德幫忙看看這幾個孩子如何?”

  劉備:“我曾經從一道士學過,粗懂相人之術。這幾個孩子叫什麽?喔,張繼、張郃、張嵐。。。”

  “你看張繼如何,他雖然瘦,但最會讀書,先生經常誇獎。”

  劉備提了幾個簡單經學問題,張繼答得很好,張頜隻懂一點。再提數字和邏輯問題,張繼隻會一點,反而張郃能都答出來。張頜雖然不到10歲,長得如12、3歲高壯,還像模像樣展示一套刀法。

  “張繼能讀書,有州郡屬吏之才,但算經要加強。張郃魁梧健壯,聰明機靈,又有韌勁,若為將,能至兩千石!”

  有較高地位的人,給普通人高高的好評就等於揚名了!

  “繼兒、頜兒還不叩謝劉君大恩!”

  劉備也極為高興,關係有好的開始,幾年甚至十幾年以後招募張頜就有著可能!

  張郃可是大將!帥才!

  以用兵巧變、善列營陣,長於利用地形著稱。原本曆史上漢中之戰時,劉備對他評價很高,遠遠在夏侯淵之上。張郃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功勳卓著的一生,有四多:主公多,打仗多,對手多,功勞多。

  其年輕時因剿滅黃巾功勞為軍司馬。韓馥為冀州牧,屬於其下。而後投降袁紹,為攻擊公孫瓚的先鋒!官渡之戰,與高覽帶領重兵投靠曹操,直接導致袁紹軍崩盤。一生之中至少換了三次老板。

  張郃曾參與平定冀州黃巾之戰,與公孫瓚的多次戰役,因功勞為寧國中郎將,曾作為統兵大將與曹操作戰。與張遼一起對烏桓作戰,升職遷平狄將軍。與山東黃巾作戰。從曹操攻馬超、韓遂,從夏侯淵攻守漢中與蜀國作戰,一生打仗上百。

  從年少年戰鬥到老年,張頜對戰過的名人極多,從黃河南北的冀州黃巾、公孫瓚、曹操、袁紹、袁譚袁尚,到塞外的烏桓。從最東麵的青州黃巾管承等,到最西麵的韓遂馬超羌氐等。從比他大的劉備,到年齡相似的張飛,到比他小得多的諸葛亮、馬謖、魏延。

  張郃的一生功勞極多,食邑4300戶,功封縣候,4子為列侯,1子為關內侯,食邑代表了取得的戰功,可謂為五子良將之首!要知道曹操極其信任的夏侯淵,才食邑800戶,隻為亭侯。徐晃、張遼不過兩三千戶,樂進於禁不過一千多戶。

  得張家之助,結張家之好,識張頜之人,真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