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燕山胡騎鳴啾啾
作者:赤血萌萌      更新:2021-01-11 06:18      字數:2424
  本可大年後集中,然戰事緊急,數支鮮卑騎兵從小道入塞,州郡發布提起集結的命令。

  正月初四,日未出,天尤黑。劉備騎上張虎借的棗紅馬,馬上放著行囊,背上雙曲弓,外衣之內穿上皮甲,與王伯等同裏之人,前去鄉亭報道。

  皮甲是張虎以前服役時留存的,也說是借給劉備。口中說借,心中也沒想會還。皮甲大了很多,皮很厚、很硬,耿氏很花幾天時間修改,原本粗糙的手上更是增加了很多傷痕和血泡。令劉備心裏既暖暖的,又頗有愧疚。

  相比於之下,裏中其他人可就寒顫多了,個個麵露菜色、臉色愁苦,沒一人有馬,衣服穿得也不夠厚實,在寒風中瑟瑟發抖,有一人背著獵弓,一人背著斧頭,一人帶著把菜刀。

  隻有王伯稍好一些,身背長弓、腰挎拍髀,背後背著漁網和一個袋子。拍髀是長約一兩尺(20多到40多厘米)的短刀,一般掛在大腿外側,與其說是近身格鬥用的短刀,不如說是切割食物等用的匕首。

  劉備曾問過王伯為何帶上漁網,王伯嘿嘿地笑了,隻說用處大了。

  親戚鄰裏們,一直送到到大樹鄉亭部。天剛蒙蒙亮,火把高高燃,已經有十幾個壯丁,數十個鄉親在此等候,好些人都帶著馬匹、兵器。

  王伯是老服役的人啦,帶著劉備跟熟悉的人打招呼,有好幾個漢子見玄德年幼,表示會多加照顧。畢竟在家靠親戚鄰裏,出門靠朋友老鄉。

  大樹鄉有秩劉子敬和亭長讓手下敲響了鑼鼓,裏長們指導壯丁站好隊,清點了人數,便北上前往涿縣。在交通和通訊條件相當落後的漢代,沒有鄉亭的長官的帶領,不用說按時到達,不走錯路都不容易。一些遙遠的鄉、亭,上到鄉有秩,亭長,下到書佐、亭卒往往全體出動,防備役卒逃亡。

  近涿郡而不入,北門外有一個大大的軍營。鄉、亭送到此處,辦了交接終於可以安心回去。從這之後士卒發生逃亡,就與鄉、亭無關,由部隊長官處置,戰時可以軍法從事。

  劉子敬臉色複雜地回頭看了看劉備,雖然是他同意將這侄兒列入服役名單,可沒想到服役來得這麽快,來得如迅雷不及掩耳,戰爭中刀劍無眼,畢竟是親叔侄,雖互相看不順眼,也沒到置對方於死地的地步。

  。。。

  涿郡北門大營,涿郡所有戍邊部隊,在此處集結,經過整編,領取裝備,物資後,前往邊疆。

  東漢軍之軍製,5人為伍設伍長,10人為什設什長,50人為隊設隊帥,100人一屯設屯長,500人一曲設軍侯(不叫曲長)。

  其上為司馬、別部司馬、軍司馬、長史,率領少為數百、多達數千人。軍侯、各種司馬、長史已經是中級武官了。

  再上為都尉、校尉,秩1000石、比2000石。率領數千人。一個校尉、都尉率領的隊伍,叫“部”。例如中央的北軍五部校尉,屯騎、步兵、越騎、長水、射聲,西園八校尉;例如邊疆的護烏桓校尉、護羌校尉;例如地方屯兵,黃河濟水間的黎陽營校尉,鎮守關中、陵園的京兆虎牙都尉。

  再上就是中郎將,最上為各種將軍,2000石及以上,乃是大漢的最高級武官。

  漢代實行強幹弱枝的軍事方針,除了司隸、洛陽常備兵數萬之外,各地常備軍相當少。例如護烏桓校尉,隻有一兩千營士,要知道僅僅是上穀郡烏桓,就有數萬人。但這也是沒辦法的,長城內外,山嶺眾多,草原民族們大多數散居,很多時候多點入侵,一個點上多不過數千,少時甚至數百人,從遼東、遼西、右北平,到上穀、代郡、雁門郡,到北地郡到涼州,東西萬裏,漢朝的北疆、西疆防線過長,如果一個邊地校尉常備軍上萬人,加上要塞尉(級別略與縣尉等),邊軍就得五萬以上,會給漢庭中央和邊郡造成嚴重的消耗。

  在少量常備軍的同時,實行藏兵於民的普遍兵役製度。前漢時的匈奴,後漢時的鮮卑,偶爾也會發動數萬控弦騎士,入塞攻城,為了抵抗和還擊,打好殲滅戰,就征調緣邊的材官(甲士,如積射士、強弩士),騎士,和一般役兵。將他們加入到原有的營士中去,老兵帶新兵,稍加訓練,拉上戰場。

  作戰時,可又由某將軍、中郎將或校尉,甚至州刺史持節,率領節製其他人出征。

  。。。

  劉備的屯長,是一個皮膚黝黑,個頭不高的健壯漢子,臉上有明顯的刀疤。

  “小崽子們,記住了,乃公叫周黑子,以後就是你們的屯長了。進了兵營,就不是鬧著玩的,擊鼓不進,鳴金不退,小心你的狗頭!我叫點到名字的站到我麵前來,張武,劉易,孟二狗,李增弟。。。”他並不識字,所以初次點名是在文書幫助下進行,文書念出來,隊帥大聲唱名。

  被點到名字的,多半是些魁梧的漢子。

  劉備悄悄問王伯:“這是挑精銳部隊嗎?”

  王伯多次服役,認得一些:“其中不少是什長、伍長,也有些新麵孔。”

  正在此時,周屯長唱名道:“。。。劉備。。。”

  劉備急忙走了出去。

  “你叫劉備?”

  “屬下樓桑裏劉備。”

  屯長:“奇怪這個小孩,怎麽可能是五長,是不是搞錯了?”

  文書指了指名冊:“沒錯,樓桑裏劉備,年十五,便弓馬,殺賊三人,擒拿五人,論功當為什長,以年幼故,暫為伍長。”

  劉備心中頗為高興,我是伍長!我竟然是伍長,哈哈!以十五之齡當上伍長長,管理樓桑裏的五個人。當然挺高興的,畢竟是重生之後第一次當官。可他不知道,孫堅此時已經因軍功為鹽瀆縣丞,曹操此時已經當上了1000石的頓丘令,差距,挺大的。

  屯長卻臭著臉,不給好臉色看。心裏懷疑這小子家裏有些勢力,多半是把別人的功勞,安在頭上。他最看不慣這些事宜。

  。。。

  縣裏的假軍侯乃是祖茂,見了什長、伍長們,講了些話,就讓各屯屯長帶屬下,領取兵器、車輛。卻將劉備留下。

  祖茂:“看到鄉裏報了你的名字,挺感動的,沒想你年紀方十五,卻有從軍報國之誌!”

  劉備隻好打腫臉充胖子:“那是,沒有國哪有家?看來大榮兄從刺奸升職為司馬,可喜可賀啊!”

  “哈哈,哪裏是司馬,不過是假司馬。上次托你們的福,縣裏都沒人敢去剿匪,讓我撿了個便宜。這次又沒人願意帶兵趕赴邊疆,讓我領頭。”

  “這樣啊,難道說很危險?這次去哪裏啊?”

  “這是軍事機密,你一個伍長根本不應該知道。”

  “莫非你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