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對柳總來說,這不都是手拿把掐的事嘛
作者:我有點吃驚呀      更新:2021-08-16 21:56      字數:4253
  “我怎麽知道量子計算機還沒研究出來...”

  張祥一時語塞。

  是啊,他這會還沒有聽柳蕭講話,怎麽就那麽確定量子計算機沒研究出來?

  如果是其他人和他說這句話,他絕對嗤之以鼻,而後理都不想理,但柳蕭這段時間在科研界實在是有點太厲害,單單是那麽一項虛擬盤服務器的發明,就足以讓他這個在科研行業鑽研了幾十年的人閉嘴。

  一時間,張祥心裏浮現出一抹希冀。

  萬一,量子計算機真研究出來了呢?

  要知道,虛擬盤服務器確實是對量子計算機方麵有一部分的應用,柳蕭手裏可能確實捏著完整的量子計算機技術!

  “抱歉,我沒有問題了。”

  張祥搖搖頭重新坐下,想明白事情前後的他這會也隱隱期待了起來。

  “好,那我們繼續說虛擬現實技術,首先還是民用方向...”

  柳蕭看到沒有人再提問,滿意的點了點頭,開始將自己對未來的宏圖開始展露給這些頂尖的科研人才。

  軍用方麵不在柳蕭的考慮範圍,事實上在軍用方麵,虛擬現實技術也就那麽兩下,主要就是虛擬地方目標演習和虛擬現實訓練,再有就是通過現實大數據分析,在虛擬世界模擬出地方的基地信息等等。

  這玩意柳蕭不能多研究,研究多了容易被404,再者,也隻有在民用方麵,這個技術的真正光芒才能被放開。

  首先是舞台布置方麵,在虛擬現實技術成熟之後,就完全可以拋棄現有的大成本舞台布置,比如搞個春晚什麽的,隻需要在電腦上畫好全景圖,到時候投影出來就行,看起來甚至比那些實物還要壯觀。

  其次則是電影拍攝需要,像什麽雪地、山穀、沙漠,完全可以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拍攝,大大降低拍攝成本,而且拍攝效果甚至要比真正的實景要好,隻要讓演員穿上特定的觸覺衣服,就可以讓演員進入虛擬世界中進行拍攝。

  而且利用量子計算機技術,也能賦予這些演員各種能力,比如在虛擬世界裏飛行啊鬥氣化馬什麽的。

  要在現實中實現這一點當然也可以,但單單看虎芽杜副總那邊做個活動的開場動畫花了多少錢就明白了,靠後期合成渲染,那成本太誇張了。

  同樣的操作,也可以放進一些網遊和端遊裏邊,比如設計真人版吃雞等遊戲客戶端。

  “真人版吃雞?”

  聽到柳蕭說到這一點,幾個五六十歲的老教授一臉的莫名其妙。

  吃雞這玩意,以前是隻能和自己媳婦玩的吧?這要是虛擬現實成了,那豈不是大家都可以上線吃雞?

  柳總這想法是好,但光明正大的說出來,貌似有點不太合適...

  “咳咳,教授,那個吃雞是一款槍戰類網絡遊戲,全名叫絕地求生。”

  旁邊一個三十來歲的年輕人看到教授反應不太對,連忙搖了搖教授,把他從YY中拉了出來。

  這些老教授雖然也是互聯網專家,但遊戲方麵基本都是不涉獵的,聽到這一點,自然容易想歪。

  柳蕭同樣老臉一紅。

  這些老家夥,一個個思想貌似也不純潔。

  不像是他,說吃雞那就是真吃雞,作為新時代的五好青年,說雞不說吧是基本素養,昨晚也就和趙檸吃了兩次而已。

  “柳總,這個虛擬現實技術如果研發出來,後續的應用應該是沒問題的,不過就虛擬現實技術來說,最困難的點還是在數據承載上。”

  看到柳蕭把虛擬現實的幾個大致應用介紹完畢,一個教授起身提問。

  虛擬現實技術,並不是我的世界那樣導入外部模塊,利用顯卡性能來強行渲染景色。

  這個技術,是通過大數據推算,在網絡上開發出一個和現實世界中沒有任何區別的世界。

  現實世界有風,虛擬現實中也有風,現實世界有雷雨,虛擬現實中也有雷雨。

  兩者之間唯一的區別是,現實世界的風和雨都要遵循物理規律,但虛擬現實中的規律卻可以通過編程的更改而改變。

  在虛擬世界中,人可以飛,雨可以從地裏往天上下,雲可以是棉花糖的味道,花草樹木也可以在冬天裏開放......

  甚至,如果有心找幾百對男女導入一下那方麵的感官數據,在虛擬的世界裏,同樣是可以那啥那啥的,甚至還可以通過調整感官模板刺、激神經元,反向讓現實中的人體會到那種登峰造極的感覺。

  但....

  要實現這些東西都沒問題,後續的開發研究雖然可能會用到非常長的時間,但他們都有信心去完成,可要承載這一切,那就必須要量子計算機技術!

  如果將現實世界的一抹風轉化為數據,這道風從形成到湮滅,怕是能把一個普通的電腦卡成麻瓜。

  如果將一道風,或者是龍卷風轉化為數據,這風的形成到湮滅,怕是超級計算機也得報廢,因為傳統計算機的最大缺陷,就是沒有隨機性,隻能按照人的意願去反複測算,而且測算速度也是極慢。

  可量子計算機不一樣,可以通過量子態的變化,直接模擬出風的運行軌跡,而計算力方麵,更是徹底的碾壓。

  “量子計算機方麵大家不用擔心,這個問題是我們今天最沒有必要討論的問題。”

  柳蕭擺了擺手,示意這位教授坐下。

  “柳總說的不錯,大家今天不要擔心這個問題,和大家透個底,柳總手裏已經研究出了全套的量子計算機數據模板,生產車間也已經在建造中,預計這段時間就能投產。”

  杜老笑嗬嗬的站起身附和了一聲。

  量子計算機的一些數據,當時柳蕭和他和任老在一起的時候曾經透露過一些,對於這一點,他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懷疑了。

  騰飛已經成了必然,能騰飛多遠,具體還是得看這些研究員的能力。

  柳蕭再強,也是一個人,精力是有限的。

  就算柳蕭有全套的技術,但單單是開發一個數據模板,讓一個人做就得一個多月的時間,如果做一套雪景類的虛擬現實程序,一個人做怕是一年都做不好。

  這個時候,人多的好處就能體現出來。

  量子計算機再猛,那也是工具,隻有前期不斷的投入模板,才能豐富量子計算機的數據庫。

  可能等到十年以後,一個人就可以在五分鍾內製造出一副虛擬現實的實景圖,但就目前來說,還是人力數據為主。

  更何況,人多了總會有一些新奇的點子提出來,這些點子也是發展的前提之一。

  “我們說說第二點。”

  柳蕭頓了頓,而後提出了自己的第二點議題。

  “首先我們說一下民生,手機方麵。”

  “傳統的nm級芯片,還有什麽光刻機這些沒用的東西,我們在後續完全可以拋棄掉,從量子計算機問世的那一刻起,芯片這種為了傳導和運行數據的存在就可以拋棄掉了。”

  柳蕭說道這一點,坐在右邊硬件布控和材料研究的人全都笑了。

  他們都是這條路上的前行者,很清楚自家和漂亮國那些發達國家的差距在哪,他們曾經也想過彎道超車,但哪有那麽容易,不過如果量子計算機問世,傳統芯片機確實就該淘汰了。

  甚至不少人都在暗暗想著,華為最近大力減產mate30和p30這兩款主力手機,是不是就是因為柳總給任老透了一些內幕。

  “張祥教授笑的最開心,正好我這會有點口幹舌燥,那張祥老師,麻煩你幫我向大家解釋一些為什麽要放棄芯片道路。”

  柳蕭喝了口水,把皮球踢到了笑的最開心的張祥那裏。

  這個問題其實不難,在座的大部分人其實都明白大概的道理,但具體的細節方麵,很多人都是一知半解,畢竟不是自己的專業,了解的不夠多。

  張祥站起身,從旁邊接了一個話筒過來,向著四周鞠躬。

  “這個問題其實並不難理解,我們隻要知道芯片的作用即可。”

  “所謂芯片,就是數據運行的載體,為什麽有所謂的5nm級,2nm級,這些數字就是芯片上通路的寬度,比如一塊一平方厘米的芯片,製作5nm級別的芯片,通路就是以15nm的數量,而2nm級別的芯片,通路就是12nm的數量。”

  nm和厘米之間的換算單位所有人都知道,簡單心算一下,自然都明白這個數字是非常大的。

  “別說是3nm級別的提升,就算是0.5nm級的提升,對通路數量的影響也是幾何倍數,我們目前成熟的芯片技術也才20nm,偶爾能做到10nm,和漂亮國他們確實相差太大,芯片性能大家應該也算得過來,蘋果公司新出的A11芯片,幾乎是全麵碾壓我們國內,包括高通公司的驍龍級,同樣要高出我們不少。”

  “但是...”

  說道這裏,張祥臉上的笑容頓時更加豐富。

  “光刻機方麵我們沒法在短期內超越,但我們卻可以彎道超車。”

  “以未來數據發展的趨勢來看,大概會分為兩個階段,終端運行階段和雲端運行階段。”

  “這個我清楚。”

  一個計算機編程方麵的人才站起身。

  “終端運行階段,就是類似於張祥教授剛剛說的那種,通過手機或者電腦自帶的芯片,在收到網絡端數據後,利用芯片性能進行解壓,這個數據解壓速度越快,用戶的體驗自然更好。”

  “比如剛剛說到的A11,就可以將傳輸數據包至雲端-返還數據包至終端-解壓數據包-像素渲染-顯示畫麵這幾個階段壓縮在0.6秒之內,因此用戶基本感受不到卡頓。”

  “而驍龍芯片性能稍稍差一些,但散熱方麵卻要比A11稍好,而且驍龍芯片采用的是即時加載模式,整體來說和A11差距不大。”

  “而雲端運行階段,就是把這些線下的數據運行全部放到雲端服務器進行!”

  張祥連連點頭。

  “沒錯,芯片的存在,就是為了緩解數據提供端,也就是雲端的運算壓力,但手機,電腦等的發展模式,最終肯定是要向雲端運行方向發展的。”

  “就拿手機舉例,隻要能實現雲端運行,那麽手機的芯片,運行內存等一係列的硬件設備就可以全部取消,隻要留一個信號收發器即可。”

  “譬如打開一個網頁,命令自手機信號收發器發出,而後在雲端加載完畢,已經打開的網頁信號直接從雲端發射至信號收發器之內,信號以光速傳播,加上信號基站的存在,回傳到手機的速度可能隻要0.01秒,甚至是0.01毫秒!”

  到那個時候,手機就隻需要一塊屏幕,甚至大電池也完全可以拋棄。

  手機的電量消耗,一大半都是用在了芯片運行方麵,最後隻剩下一塊屏幕,也就隻要維護屏幕亮度和收發信號就可以了。

  根據柳蕭的粗略估計,一個500毫安的電池,大概就能讓這種新概念手機完美運行一天,而且永遠也不會發燙!

  而有了這個後,那些蘋果係統,安卓係統什麽的也就可以完全拋棄,畢竟手機都不用自主運行數據了,還要係統幹什麽。

  係統的作用,就是調取內存,協調軟件而已。

  內存都在雲端,軟件全部線上推送數據,以後的手機係統,更多的是類似於華為正在研發的那種鴻蒙生態,萬物互聯模式的操控力。

  比如手機往大門上一貼,直接解鎖。

  手機往電視上對一下,直接投屏,往電腦上一放,數據直接出來。

  喊一聲語音,直接操控家裏的所有電子設備。

  這才是以後的手機係統發展方向。

  優化手機性能,其實作用已經不大了,毫不誇張的說,隻要是上了三千塊的手機,玩個吃雞和王者榮耀,基本都是手拿把掐。

  上了一萬的電腦,玩個3A大作也是輕輕鬆鬆,把係統搞那麽好,根本沒必要,萬物互聯才是最終發展模式,也是符合消費者習慣的最好辦法。

  張祥很快介紹完畢,一時間,幾乎現場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柳蕭。

  隻要柳蕭宣布量子計算機何時能生產出來,按照現在華為建立5g的速度,用不了半年,這種以前隻能在科幻小說裏出現的東西,馬上就能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