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隊長
作者:阿條      更新:2021-01-10 15:58      字數:3919
  四月下旬,春深似海,宜踏青,宜出行。

  而孔見青已經跟四名隊友在實驗室連續通了幾個宵了,吃飯靠點外賣,睡覺靠三四張椅子拚湊在一起。原本沒必要這麽拚,但是他們幾個恰好都是知難而進、力爭上遊的性格,既然已經進了決賽,無論如何都當全力以赴。

  然而到了比賽前一天,因為連續的熬夜、缺覺,孔見青終於撐不住,兩眼一抹黑,差點栽倒在實驗室,當即便被唐緣亭押著送去校醫院打了幾瓶點滴。第二天上午還得繼續輸液,憑她的身體狀況,決賽是去不了了。

  孔見青急得差點拔針管:“我一定得去的,斷斷續續熬了半年,最關鍵的一場比賽,我怎麽能不去現場啊?”

  穆勤說她:“到時候有媒體全程直播的,你在電腦上比在台下看得更清楚,身體要緊。”

  他們早就商定好,最後決賽的成果展示和答辯是由穆勤和譚景兩人上場的,孔見青到不到現場,其實不影響比賽。幾個隊友都強烈要求她待在學校休息,無奈之下,她隻得同意。

  進到決賽的一共有五支隊伍,分別來自五個不同的國家,孔見青他們隊伍便是本屆比賽中國的獨苗。

  比賽從上午八點開始,足足持續四個小時,孔見青便一邊打點滴,一邊守著筆記本電腦聚精會神地看直播。

  按照抽簽順序,穆勤和譚景是第三組上場展示的。前兩組的作品雖然足夠成熟,但都是較為傳統的設計思路和研發技術,亮點無非是算法上的優化或者軟硬件設計上的創新,由此對比的話,孔見青對自己隊伍的作品還是有幾分信心的。

  他們做的是雙臂協作機器人,比起前兩組的隻適應於特定的產品和單一重複的應用環境的單臂機器人來說,能夠實現更好的人機互動協同。雖然他們的作品由於思路複雜、技術難度高,完成度不及前兩組,但是這種創新思路已經是領域內突破性的進展了。

  果然,譚景和穆勤展示完以後,台下響起雷鳴般的掌聲。之後的答辯環節,各位專家評審也是對他們的作品非常感興趣,提的問題是目前為止最多的。

  孔見青一顆心終於落進肚子裏。不管最後能不能贏,起碼,他們得到了認可,大半年的努力沒有白費,這就夠了。

  第四組結束,第五組上台,比賽已經接近尾聲。

  最後一組是一支來自美國的隊伍,上台展示的有三個選手,兩個是明顯的歐美長相,還有一個戴著眼鏡的男生是亞洲麵孔,不過到底是不是中國人就不得而知了。

  自穆勤和譚景展示完畢,孔見青便開始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觀後麵選手的展示,剛才第四組作品的亮點和缺點都很明顯,沒怎麽勾起她的興趣,但是第五組這個……還真是有點不一樣。

  第五組選手才隻展示了五分鍾,孔見青便可以確定,這是五個作品裏智能性做得最好的一個。前麵幾組的作品,再複雜、再創新,也隻是人機結合,但是第五組的作品除此之外還增加了環境這一要素,通過領先算法和關鍵技術,能夠實現在特定場景下的人、機、環境三者的完美融合。

  孔見青越看眼睛越亮,這種思路、這種技術,怕是早已超越大學生科技類比賽的範疇了吧?她心潮澎湃,隻恨不能立刻飛到現場,攔住第五組的選手,跟他們好好進行一番學術交流。

  一個小時後便當場宣布比賽結果,不出意外,美國隊伍奪得冠軍,孔見青所在的隊伍次之。

  這已經是中國隊甚至亞洲隊近些年來在全球高校科技類的賽事中取得的最好的名次了,各大媒體爭相報道,拿獎的消息更是第一時間席卷N大……譚景和穆勤他們都挺高興的,比賽一結束,便給孔見青打電話,喊她晚上出去慶祝。

  孔見青斷然拒絕,她也高興,但她此時對慶功實在是一點興致也沒有,她滿腦子都是第五組作品的設計思路,人、機、環境的融合,她怎麽就沒想到呢?還有,他們機器人是通過什麽機製把探測到的環境信息回傳回來的?她擰著眉頭把直播視頻倒回去,重新去看第五組的展示和講解過程。

  電話還沒有掛斷,穆勤在那邊說:“你真不來啊?譚景這位社交大神,一結束就跟其他幾組的選手混熟了,聚會也約了他們,你不想認識認識其他選手啊?他們過幾天可就要回國了,學術交流的機會就這一次……”

  “嗯……”孔見青正專心致誌地盯著視頻看,敷衍地應了一聲。

  穆勤無奈:“要是真不想來也不強迫你,那你好好休息吧。”

  說完,他剛要掛斷電話,突然聽見孔見青如夢初醒的聲音:“穆勤,等等,你剛說什麽?其他組的選手也會來?那第五組來嗎?”

  穆勤:“……”

  晚上八點,孔見青準時到達會展中心附近的一家KTV。

  說是每個參賽組都會來,其實也就是拿了獎的前三組各派了兩三個代表過來,孔見青到的時候,偌大的KTV包廂裏坐了十一二個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年輕學生,不多也不少,屬於剛剛好能嗨起來的人口密度。

  張誠正捏著麥克風,跟一個外國妹子合唱《You Belong ith Me》。

  孔見青一進來,一眼便瞄到了坐在右邊的來自美國隊的兩個男生,一個西方長相,另一個戴眼鏡的亞洲麵孔,兩人剛好都是上台展示作品和答辯的選手。

  她先去跟穆勤、譚景他們打了招呼,然後開了罐啤酒,喝了小半壯了壯膽子,然後一鼓作氣,朝美國隊的兩個男生直奔而去。

  她並不擅長社交,此番前去,她給自己加油打氣,就當是考雅思口語了,怕什麽。

  她英語不錯,日常交流沒有壓力,坐過去後,便落落大方地跟兩個男生做了自我介紹,然後說道:“我對你們的作品非常感興趣,隻是其中有幾個控製機製我不太明白,不知道能否請教一下?”

  “Sure.”

  孔見青想了想,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用英語說道:“不過我的英語不夠好,有些專業名詞我可能表達不清楚。”

  戴眼鏡的名叫Lorry的亞洲男生愣了下,突然笑道:“那你說中文就行。”七個漢字,個個字正腔圓。

  孔見青有些驚訝,用母語說道:“你是中國人?”

  “是的。隻不過很多年前就在美國生活和學習了,回國的機會不多。不過,我的普通話說得還行吧?”他朝孔見青眨了下眼。

  孔見青放鬆下來,笑道:“非常標準。”

  旁邊被冷落的美國小哥不樂意了,拐著一口南腔北調的漢語插嘴:“普通話我也可以說。”

  Lorry瞥了他一眼,沒好氣地糾正他:“是‘我也可以說普通話’,不是‘普通話我也可以說’。”

  美國小哥有樣學樣,乖乖說道:“我也可以說普通話。”

  孔見青忍不住笑:“你剛才說得也沒問題,這在我們漢語裏,叫做倒裝。”

  “倒裝?什麽是倒裝?”

  Lorry跟孔見青說道:“你別理他,小心他纏你一晚上讓你教他漢語。”

  “啊?”孔見青有點驚奇,“他對漢語這麽有興趣嗎?”看來孔夫子的話,還真是越來越國際化啊。

  Lorry笑道:“因為我們隊長是中國留學生,他很崇拜我們隊長,為了能多跟我們聊到一塊兒,這幾年就一直在拚命學漢語。”

  隊長是中國留學生……他們隊伍上台展示的,除了眼鏡男Lorry和這個愛學漢語的美國小哥Alex,另一個也是西方人,所以……孔見青問道:“你們隊長沒有上台展示啊?”

  “沒有,他懶得上台,就在台下看。對了,你剛才說的控製機製,我想我知道你要問什麽,我和Alex可能還真的無法跟你解釋得太清楚,得等到我們隊長來了,讓他跟你講。”

  那太好了。隊長是中國人,溝通起來想必更容易,能想出這種控製機製的人,孔見青對他還真是非常好奇。她點點頭,跟Lorry確認:“他一會兒會來的吧?”

  “會來,不過也說不準,他比較隨心所欲,突然不想來了也有可能,還有,”他有點無奈地提醒孔見青,“他會不會給你講,也得看他的心情。他這個人……”

  話還沒說完,KTV厚重的包廂門突然被推開,Lorry眼睛一亮,低聲跟孔見青道:“他來了!”

  不用他說,孔見青早迫不及待地望過去。

  先後進來了兩個男生,第一個金發碧眼,正是上台展示答辯的除Lorry和Alex以外的第三人,在他之後,一個同樣高大但氣場更足的男生信步走進來。

  KTV的燈光昏暗,他進來時,又被前麵的男生落下的陰影擋住,孔見青一眼看過去時,隻看清了他漆黑的頭發和淩厲的輪廓。

  而這個輪廓……孔見青隻覺得自己呼吸都停了,喉嚨很幹,眼睛很澀,腦子嗡嗡的,耳朵也嗡嗡的,四周的喧囂和嘈雜漸漸後退,直到什麽都聽不見了。他眉骨的形狀很好,是亞洲人少有的深邃,鼻梁很高,而骨相上長得最好的是他流暢又鋒利的下頜線,張揚著年輕人不可一世的冷厲與囂張。

  不知道是不是看不清他的臉和神情的緣故,孔見青隻覺得,他臉上盡是從前的痕跡,這麽多年好像一點都沒變。

  再往下看,他穿了一身黑,黑色的直筒褲,黑色的短袖——四月末的C市,暑氣未至,春寒未消,夜晚尤其有幾分涼,穿短袖是有些冷的,可是孔見青知道,他素來這樣,穿衣服隨心所欲,從不把節氣和溫度放在眼裏。

  而他進來後,目光掃視一周,最後精準、毫不避諱地落到了孔見青身上。看見她時,他也不驚訝,連腳步也隻是停了一瞬,下一刻,便毫不猶豫地朝她走過來,最後居高臨下地停在她麵前。

  這下任周圍的光線再昏暗,孔見青也能看清他的臉了。她抬起頭定定地望向他,四目相對之間,似隔了重重時光,又似隔了千山萬水。

  跟四年前還是有不同的。從前他的臉上僅存的那一點稚氣也隨著光陰飛逝而悉數褪去,比起來,他的臉現在要更加瘦削一些、也更加成熟一些,是個年輕的男人了。而他的眼神早就不似從前那般,將各種暴躁、不耐的情緒都盛在其中,現在那雙漂亮、淩厲的眸子裏,隻有孔見青看不懂的沉默與冷。

  包廂裏其他人也被突然進來的男生吸引了目光,有人小聲的議論:“他就是美國隊隻聞其名不見其人的隊長?是中國人嗎?”

  而Lorry也愣了片刻,他沒搞懂隊長為何一進來就直奔他身旁陌生的中國女孩,莫不是……他想坐孔見青這個位置?

  Lorry見隊長跟孔見青對峙,連忙站起身,給孔見青介紹:“這就是我剛才跟你說的我們隊長,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