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章 儒家的抉擇
作者:無量功德      更新:2021-05-26 03:47      字數:2276
  “原本我以為想要振興我儒家,隻能被動依靠秦國的勢,到時秦國一統天下,公子扶蘇即位以後,我儒家便能大興!”

  “可是漢國出世,強勢破滅兩國,更是讓秦國吃了數場敗仗,損兵折將無數,這不得不說,秦國本來一統大勢已經變了!”

  “有漢國,秦國不可能那麽簡單的就一統天下,而且就目前來看,漢國的勢還要比秦國更強幾分!”荀子帶著深沉的思索,沉吟道。

  諸子百家當中,有著無數大家,大勢力!

  其中響徹中原天下的不外乎墨家,道家,陰陽家,儒家等等。

  但是相對於其他百家已經擇尋了自己的勢力輔佐,儒家一直在暗中培育。

  也就是說並沒有在明麵擇尋國家輔佐!

  原本,荀子是將振興儒家的希望放在了扶蘇身上,扶蘇,作為嬴政的大兒子,自幼聰慧,在飽受儒家學識的陶養中,更是讓其賢明在外,沒有嬴政擁有的暴虐。

  隻要等扶蘇繼承了秦王的位置,儒家自然而然的就能一躍成龍。

  如果沒有意外,儒家這個布局不會有所改變,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大漢帝國會橫空而出,擾亂了這個世界的一切,影響了他儒家的所有布局。

  “恩!”張良點了點頭,隨後道:“其實從一開始,我就不喜與秦國合作!”

  “秦國之道,嬴政之道,暴虐征伐而不安定,完全與我儒家治國之道背道而馳。”

  “當初我也是無奈才會出此下策,秦國勢大,諸國難敵,我儒家也必須找到一個明主輔佐方可永遠流傳下去。”荀子也是頗為無奈道。

  “那荀子準備如何?”張良問道。

  “你覺漢國如何?”荀子問道。

  “強!”

  “神秘,深不可測!”

  “直到現在,我都不知漢國從何而來,宛若跨越世界,憑空出世的一樣!”

  “而且,荀子,我上次無意間去漢國探查,發現了一件事,您想不想聽一聽!”張良表情驚異道。

  “說!”荀子點點頭。

  “漢國的文臣體現的力量不是武修,同樣的,乃是和我儒家一樣獨成一脈的文氣,甚至他們身上體現的文氣比我儒家還要強上許多。”張良道。

  “漢國文臣也修文道!!”

  聞言,荀子有些驚訝。

  一直以來,儒家文道獨成一脈是深~入了大秦世界所有勢力心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一言定生死!

  一語破堅城!

  其中的強大之處,甚至比武修者有過之而無不及!

  今日一聽他儒家並不是唯一修煉文道,甚至文道還遜色於人,難免荀子有些吃味不已。

  “我可以肯定,那漢國文臣的身上的確是文道文氣,而且我看到他的時候,他也看到了我,不過他看我對漢國沒有敵意,所有放過了我,如果我真的與其相對,絕對難以活著回到小聖賢莊。”張良凝重道。

  “你看到的那漢國文臣是誰?”荀子追問道。

  “漢國吏部尚書,荀彧,漢國權勢滔天的人物之一!”張良正色回道。

  “以你現在的文道境界,武宗初級的武修也難以比擬,而那荀彧那般強大,文道修煉的實力至少堪比武宗境高級!”

  “如此看來,我深居不出這麽多年,倒也是對這天下孤陋寡聞了。”

  “漢國文臣修煉文道,武臣修煉武道,相輔相成,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這一定是漢帝的刻意促成!”

  “漢帝啊漢帝,當真不僅是強大聞名於世,其治國之道更是強大難言啊!”荀子幽幽說道,語氣當中也是帶著極大的敬佩之意。

  “荀子,您的意思莫非是要帶我們儒家投效漢國?”張良沉吟了一會,目光一定。

  “先前伏念於我說過,漢國的治國理念與我儒家同道而行!”

  “漢國注重毀滅之後,給予安定新生,大用賢明治國之道,這不正是我儒家的理念。”荀子笑道。

  “難道伏念掌門也同意投效漢國了?”張良驚訝道。

  伏念,儒家現在的掌門人,可以說是荀子之下的儒家二把手。

  “不能說同意,隻是他也有這個想法。”荀子笑著道。

  “可是據我所知,墨家,道家,兩大天下聞名的諸子百家也投效漢國,我儒家過去豈不是競爭極大,難以得到漢帝恩寵啊!”張良有些擔憂道。

  “子房,平靜了這麽久,你的無畏之心也淡薄了嗎?”荀子的語氣忽然變得淩厲,帶著一種苛責。

  “荀子恕罪!”

  張良表情一抿,跪倒在地。

  荀子凝神看了張良一眼,緩緩站了起來,背負著手,幽幽道:“數百年前,春秋時期,我諸子百家真正蓬勃發展的時期,那不正是百家發力,真正的大爭之勢!”

  “數百年過去了,諸子百家沉浸了無數,落幕了無數,但是我儒家卻一直存在,仍舊興旺,你知道是為什麽嗎?”

  “儒家在荀子的帶領下,怎有不興之理!”張良敬畏道。

  “嗬嗬,子房啊子房,你以前可不是這樣,喜歡拍馬屁的。”荀子笑了笑,但是沒有生氣。

  “我告訴你,我儒家之所以能夠存於世間這麽多年而不倒,有三~點,第一,選對了明主,得其國力相助,第二,教化了無數學子,任職於諸國,而第三,乃是最重要的,那便是擁有無畏之心,麵對任何事物,不能畏懼!”荀子道。

  “荀子,我知錯了,子房一定會擁有無畏之心!”張良懺愧的說道。

  “好了,讓扶蘇離開小聖賢莊吧,如今我儒家將要投效漢國,與秦國還是劃清楚界限的才好。”荀子擺袖說道。

  “遵命!”張良點點頭,從大殿內緩步離開。

  “但願我的選擇是對的,漢國,我也相信你不會讓我失望,這麽多年了,我儒家可是從未傾覆投效國家!”

  “不過,墨家,道家全部壓寶在了漢國上,也一定有深層考慮,我儒家也不會吃虧的。”荀子暗暗想到,徹底堅定了投效大漢的決心。

  小聖賢莊外!

  “扶蘇公子,你請回吧,今日荀子正在閉關緊要關頭,不能見你!”張良對著眼前一個身著華袍的少年說道。

  “那我改日再來拜訪!”扶蘇無奈的點點頭,喪氣離開。

  殊不知,下一次,這小聖賢莊將會不複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