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七章 文道相對
作者:無量功德      更新:2021-05-08 03:51      字數:2171
  張良正步走入殿中心,在帝國文武一百多道目光的注視當中,不卑不亢,毫無畏懼,緩緩跪倒在地,拱手道:“儒家張良,參加漢帝!”

  “儒家,修文道,注修養,一文可定天,一語可誅敵,張良,你的文道修為不錯,應該堪比武宗境初期的高手了。”劉辯嘴角帶笑,褒獎道。

  “漢帝過譽了,張良這實力在大漢麵前連小卒都算不上,更何況,在文道方麵的修煉,大漢帝國可是比我儒家更勝一籌。”張良不敢有絲毫不敬,溫聲說道。

  “哦,你也知道我大漢修煉文道?”劉辯有些詫異的說道。

  “回稟漢帝,修煉文道與修煉武道一樣,皆有各自的氣勢,而文道修煉者對於同修自然有所感應,張良一入殿內,便感受到了大漢諸位文臣大人的滔然文道之氣,張良深感敬服。”張良恭敬道。

  “你倒也是實誠?”劉辯威嚴笑著,隨後,便明了的問道:“無事不登三寶殿,而你儒家似乎已經依附了秦國,說吧,你的來意為何?”

  “回稟漢帝,張良代表儒家聲名一點,從始至終,我儒家從未依附任何勢力,明麵上看來,我儒家的聖賢莊位於秦國鹹陽境內,但是自始至終,我儒家從未幫助秦國幹過任何事,與秦王政的聯係也僅僅是其子扶蘇在聖賢莊受我儒家教導罷了。”張良恭敬道。

  “今日~你代表儒家來到了我大漢,想必不用多久,秦國的探子便會將消息傳回鹹陽,嬴政可不是什麽好相處的,以其性格,定會對你儒家動手,你們就不怕嗎?”劉辯戲虐的問道。

  秦國的暗中情報勢力,羅網,如同大漢帝國的影閣一樣,遍布天下各處,諸國當中都有潛伏,而且在一定的程度上,羅網還要比影閣的情報勢力強上許多,畢竟帝國初臨此界,影閣也才僅僅紮根在此界不久。

  “張良既踏足大漢,便是受了我儒家大家的吩咐,也是我儒家對大漢的誠意,嬴政想要對我儒家動手,我儒家也是有所應對。”張良表情一抿,如實說道,並沒有對劉辯隱瞞。

  而且語氣當中還表明了一個隱含意思,他儒家來到大漢便是抱著投效念頭!

  聞言!

  劉辯仍然是戲虐笑著,凝視張良道:“你們就那麽自信,朕會接納儒家?會放心的用你們儒家?”

  “張良堅信漢帝乃是我儒家等待已久的明君,也絕對會接納我儒家!”張良堅定道。

  “好,朕再問你一個問題,你應該知道我大漢帝國人才不缺,要文,朕六部尚書,皆是人中俊傑,天才地緯,要武,朕供奉殿高手無數,軍中戰將無窮,你們儒家能為朕帶來什麽?”劉辯威聲道。

  話落!

  帝國的文武百官都是昂首挺xiong的看著張良。

  麵對劉辯奪人的目光,張良的額頭上也是閃冒了絲絲冷汗,作為身在秦國的他,自然也是見過嬴政,可是他從嬴政身上隻是感受過暴虐的殺機,但是不曾擁有劉辯這般濃鬱的壓抑之威。

  “我絕對不能讓荀子失望,否則,我儒家亡矣!”張良在心中暗暗給自己打氣,在他踏足大漢帝國最莊嚴的朝堂上時,他已經算是背水一戰了,因為嬴政不會放過任何背叛他的存在,絕對會調動全部力量,鏟平儒家。

  畢竟,儒家與道墨兩家都不同,後兩家在未曾投效大漢帝國之前,皆是隱藏在了深山老林當中,沒有居於明麵,可儒家居於之地乃是秦國的中心,鹹陽城。

  如果得不到大漢帝國的接納,諸國自然也不會硬抗秦國的暴怒去接納儒家,那樣儒家便隻有滅亡一路。

  “相比大漢帝國的文武,我儒家自是不會苟且相比,哪怕十個儒家也絕對不會大漢文武的對手。”張良開口說著,語氣當中帶著一種吹捧的意味。

  “根據張良所知,當初道墨兩家初投大漢帝國之時,漢帝隻要求他們一點,而如今,我儒家也能做到這一點。”

  “隻要漢帝接納我儒家投效,忠誠,我儒家能夠付出絕對的忠誠!”張良舉起右手,表情肅容,如同發誓的說道。

  “忠誠,不錯,對於任何投效大漢的人,朕最為看重的一點便是忠誠,其次便是才能,朕給你一個機會,如若你能在朕臣子手下撐過三招,朕便接納你儒家,如若不然,你便離去,你認為如何?”劉辯威嚴道。

  “敢問漢帝,是哪位帝國大臣?”張良溫聲問道。

  “文若。”劉辯目光移轉,落在了荀彧的身上。

  “臣在!”荀彧手持朝笏,緩緩踏步而出。

  “隻要你能在文若手下撐過三招,朕便接納你儒家投效。”劉辯沉聲道,語氣不容置疑。

  “荀彧,吏部尚書。”

  張良目光透著強烈的凝重,從荀彧的身上,他感受到了一種強大的文道氣勢,這種氣勢哪怕是相對於教導他的荀子來說也是不逞多讓,這也就是說,荀彧的文道修為至少堪比武宗境頂峰的武修強者。

  “我如今文道實力最對硬抗武宗五重天,麵對武宗頂峰的強者根本毫無勝算,哪怕僅僅是三招。”張良眼中的凝重更甚,臉色非常的掙紮。

  “朕給你三息時間思考,是否應戰?”劉辯開口道,大手一揚,豎起了三根指頭。

  話一落,一根指頭便已經落了下去,一息已過。

  張良神情掙紮,還在思考,如何破解這必敗之局,但轉瞬,劉辯的手指頭又落下去了一根,張良已經隻有一息時間思考。

  “如今已經沒有了其他辦法,隻能硬拚一場,哪怕是我死,也必須撐過荀彧的三招,隻有這樣,我儒家才會有生機,得到大漢的接納。”張良目光一定,緩緩站立而起,走到了荀彧的正對麵,大聲說道:“漢帝,我張良願意迎戰!”

  “好!”劉辯大聲道,眼中帶著一種讚譽,欣賞。

  “荀彧大人,還請你賜教,後輩一定全力以赴。”張良向著荀彧了一個儒家後輩弟子禮。

  ......

  PS:來吧,兄弟們,多多全定啊,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