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九章 天下驚
作者:無量功德      更新:2021-05-03 03:46      字數:2248
  感受國運力攀升五倍的濃厚度,劉辯的目光一定,縱然他的心態已經穩固如泰山,但臉上仍然帶著強烈的激動。

  “國運遞增,為朕,為帝國征戰萬界文武,將士,當享受國運反哺!”

  劉辯手一招,閃耀無盡寶光,帶著威懾萬界的封天榜落在了劉辯大手之上。

  “赦令,國運反哺!”

  劉辯意念一動,四個字在封天榜上顯現。

  下一刻!

  “昂!”

  騰立於南陽郡萬米高空之上的國運金龍一聲震天龍吟,響徹天地,虛空如洪水一般翻湧,顫動。

  龍軀之上,無數宛若實質的鱗片散發出了無數金色的光芒!

  向著大秦世界,大漢帝國掌控疆域四處散射而去!

  甚至這種光芒還跨越了世界空間的界限,向著帝國掌控的十個世界飛射而去。

  這光芒有強有弱,其中強大國運如果按照能量層次來講,足以將武宗境的武修撐爆。

  不過國運力對於帝國臣民來說,非常的溫和,沒有暴虐,也不會有撐爆的副作用。

  國運金光落下,除了大漢帝國的臣民以外,根本沒有人能夠看到國運顯化的實質化。

  “臣等多謝皇上,願吾皇聖壽無疆!”

  無數帝國文武,帝國將士展開懷抱,帶著無窮的敬畏,期盼,迎接著國運力的降臨。

  同時!

  每個人都是暗自運轉了修煉的功法,準備借助這滔然國運力的降臨,突破現有境界。

  畢竟在大漢帝國當中,絕大多數的文武,將士都經曆過國運反哺的力量,他們也非常把握著這萬金難換的機會。

  “武道通天冊!”

  “文道悟天典!”

  “九陽神功...”

  “九陰真經...”

  無數大漢帝國才擁有的玄奧功法在帝國文武的身上運轉。

  前兩部功法乃是劉辯結合無數部秘籍合成的文武之道秘典,唯有深得劉辯信賴的心腹才能修煉。

  而後者也是難得一見的先天境功法,唯有在大漢帝國達到先天境的將士才能修煉。

  這一刻,幾乎所有將士,所有文武都進入了修煉當中,在此界,在大漢掌控的十大世界,天地靈氣開始劇烈的湧動,千萬以上的帝國臣民開始修煉,造成的動靜是驚天動地的。

  大漢已經掌控的世界暫且不提,因為在世界所有生靈眼中,帝國便是無上的存在。

  而在這大秦世界,帝國文武修煉造成的動靜卻是引起了諸多國家,無數隱藏在暗中勢力的關注。

  秦國邊境!

  “上黨郡的靈氣怎麽會這般強烈?難道漢國又在醞釀什麽大動作?”

  “快去稟告大將軍,我等是否采取措施?”

  ......

  燕國邊境!

  “你們看,漢國的守軍似乎在修煉?”

  “同時間開始修煉,他們難道不害怕我們會乘機攻擊嗎?”邊疆的燕國軍隊議論紛紛,因為在他們的目光當中,本來嚴謹駐守的帝國將士全部閉起了雙目,呈現修煉狀態。

  不過,這也輪不到他們打主意,因為在國運力的加持下,哪怕是修煉狀態,帝國將士們也可以隨時退出,如果有異國軍隊想要攻擊,吃虧的定然是他們。

  齊國邊境!

  “漢國靈氣暴動,快回去稟告大王!”

  “如今楚國已經被漢國滅亡了,以我齊國與楚國盟友的關係,說不定會被漢國盯上、”

  “不過可恨的是,當初大王意欲出兵相救楚國,楚國卻是不領情,白白滅亡了...”

  魏國邊境,衛國邊境...!

  “速速稟告大王,漢國有變...”

  秦國境內,陰陽家,占星台之上,東皇太一一身鬥篷肅立,仰看星空,目光落在了大漢帝國的疆域所在!

  以其武王境的實力,感受虛空的波動,清楚發現了大漢的靈氣驚蕩。

  “不知是何原因,漢國靈氣異動,突破之象無數,此舉之後,漢國的實力定然會暴漲幾倍。”

  “此消彼長,漢國的實力再次變得強大,嬴政的帝星又變得更為黯淡了!”

  “也不知道當初我的選擇是對是錯,這一舉,真的能夠將我陰陽家變得更強嗎?”東皇太一帶著哀愁的聲音在這占星台上響起。

  儒家,小聖賢莊,一個到處充滿了書香文氣的地帶,無數儒家的學子在這莊園三兩成群的遊~走修學著,詩歌畫藝,吟詩作對。

  無論什麽人進入這莊園內,都能清楚感受到其中不同於此界諸國紛爭的寧靜,如沐春風。

  在這莊園的主殿之內!

  一個身著儒士長袍,渾身散發著一種飄然氣質的老者撫著胡須,老臉上帶著一種沉重。

  令人奇怪的是,這老者的身上並沒有一點能量波動,沒有絲毫的武道氣勢,可是卻能夠清楚感知到他並非凡人。

  此人正是小聖賢莊,儒家當代的大家,荀子,也可以稱作如今儒家的主事人。

  “變端再起啊!”荀子目光看向了大漢帝國所在,幽幽歎道,低沉的聲音在殿內響徹。

  “荀子,張良求見!”

  這時,殿外走過來一個身著青色長袍的,麵容俊逸的儒雅男子。

  “子房啊,進來吧!”荀子笑了笑,老臉上泛出一抹和藹。

  “多謝荀子!”殿外男子微微躬身,作了一輯,隨後走入了殿內。

  張良,可以說是令大漢帝國文武都能清楚知道的人,因為在大漢主界的曆史上,漢國的開創者劉邦便是得到了這人的謀略相助,才能擁有開創漢國的能力。

  雖然是不同世界,但是這張良的謀略也定然不弱!

  “你來所為何事?”荀子溫和問道。

  “回稟荀子,秦王政之子,扶蘇來訪!”張良恭敬道,眼中閃過一縷精芒。

  “扶蘇嗎?”荀子表情陷入了一種沉思。

  “荀子為何沉思?公子扶蘇雖然年幼弱冠,但不是一直都是被您看重,每每提及他,您都會立即接見,今日為何?”張良麵露疑惑的問道。

  “變端再起,我也不得不改變以前的計劃了!”荀子思索一陣後,帶著一種無奈的說道。

  “荀子所言變端是漢國嗎?”張良眉頭一皺,沉聲道。

  “不錯,在漢國出世後,完全打亂了我儒家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