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所謂報效朝廷
作者:無量功德      更新:2021-01-10 11:53      字數:2018
  下一刻,劉備表情仍是真誠無比說道。

  “玄德如此相助,那為兄又豈會藏私,等一會,我便調一萬精銳部曲於你!”感受劉備的真誠,公孫瓚沒有一分不信任,大手一擺,便將麾下不過三萬的兵馬,拔~出了一萬給劉備。

  “多謝兄長信任,為弟定不會讓兄長失望,等部曲一到,為弟願做兄長先鋒軍,為兄長拿下幽州拔得頭籌。”劉備緩身站起,萬分激動道,不知是為公孫瓚撥給他一萬部曲的信任而激動,還是為心中某種意圖達成而激動。

  而在劉備與公孫瓚交談甚歡的時候,堂下,關羽和張飛卻是相視一眼,搖了搖頭,眼底有些苦澀之意。

  待得劉備帶著關張從公孫瓚府邸離開,回到自己府內。

  “大哥,你怎麽能答應公孫太守,攻打幽州,這可是叛亂呀?”關羽一臉凝重道。

  “是呀大哥,劉州牧可是幽州的父母官,如今他覲見入京,我等如果乘機犯上作亂,可是大不道的罪名呀。”叛逆之罪,大不道之名,哪怕張飛是屠夫出生,但在此等幹係下也是能清晰了解的。

  聽到兩人的話,劉備一臉暢意麵容一跌,整個人也在一瞬變得陰沉了下來,但隨後,他很不留痕跡的將陰沉之意壓下,換上了一種低沉,哀愁的模樣。

  “兩位賢弟,為兄是什麽人你們難道還不清楚嗎?”

  “為兄之所以作出此舉,乃是為了你們,更是為了我漢室呀!”劉備極為唏噓的說道,眼睛眨巴,似乎在醞釀眼底的淚水。

  “大哥此言何意?”果然,在聽到劉備的抒情之言後,關張兩人的慪火麵容稍稍平複了幾分,轉而,關切問道。

  “這些年來,兩位賢弟不棄為兄地位卑賤,一心追隨,為兄甚是感動萬分,也甚是愧疚萬分,以二位賢弟的本事,本該是一代大將的,可跟了我,不過小小的百夫長,哎。”劉辯眼睛眨巴著,滴滴晶瑩淚水從眼眶流出。

  “大哥,我們不怪你,這都是我們際遇未到罷了。”

  “我們聽說,子龍在受到天子傳召之後,受到了重用,現在是統率數萬士兵的大將軍,大哥,要不我們前往京都,報效朝廷,不參與公孫瓚的謀逆。”看著哭泣的劉備,關張皆是心底緊糾,之前對劉備的幾分惱怒也是煙消雲散,不再質問,轉為了勸慰。

  聽到報效朝廷之言,劉備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隨後,頗為感慨道:“兩位賢弟,報效朝廷,振興漢室,為兄無時無刻不再想做,而之所以幫助公孫瓚對付劉幽州,卻也是為了報效朝廷,報效漢室。”

  “兄長,這是?”關張兩人又變得疑惑了,幫助公孫瓚奪取幽州,本是叛逆之舉,又怎麽是報效朝廷了?

  “咱們兄弟居於幽州多年了,而幽州的狀況呢,劉虞偏袒異族,任由異族辱掠我漢家百姓,不忠,不仁,不義,我等幫助公孫瓚奪取幽州,並不是為了一己私欲,而是為了幽州百姓免受異族之辱,清君側,報效朝廷,振興漢室!”劉備一臉嚴肅的說道,頗有一番大義凜然的氣勢。

  “原來大哥是為了我幽州百姓,我等錯怪大哥了。”關張兩人皆是麵露慚愧之色。

  “兩位賢弟不必如此,卻是怪為兄沒有事先與你們講明。”劉備大手撫著關張的肩膀,安慰道。

  “大哥放心,我與二哥一定幫助大哥清君側,解救我幽州百姓。”

  “二弟,三弟”劉備感動不已,淚眶中的淚水決堤而流,心底則是陰霾滾滾,得意不已:“總算把他們忽悠過去了,哼哼,清君側,救百姓?開什麽玩笑?我劉備堂堂漢室宗親,豈會被這所謂小事束縛,這些年的卑賤受夠了,我要權利,滔天的權利!”

  “公孫瓚,你也不過是我的一顆棋子而已,等借你的力量擺平劉虞部眾,幽州便是我劉備的囊中之物,到那時,我劉備領幽州牧,擁麾下千萬百姓,鑄軍團,進而奪取天下也指日可待!”

  洛陽帝都!!

  隨著時日推移,領聖旨而來的各大外派諸侯也紛紛來到,徐州牧陶謙,兗州牧劉岱,豫州牧劉寬,冀州牧韓馥,幽州牧劉虞,涼州刺史荀彧,全都來到,隻等天子一聲召令,他們便將上殿覲見天子!

  “聖旨到,諸位州牧,刺史接旨,明日一早,上殿覲見天子,欽此!”曹振成帶著聖旨,來到安頓各大諸侯的府邸。

  “臣等接旨,願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各大諸侯不敢怠慢,跪下恭敬接旨。

  “咦?大家都來了,南邊那四個家夥怎麽不見蹤跡?”陶謙疑惑問道。

  “嗬嗬,陶老州牧,他們為什麽沒來,你這還看不出來嗎?”下一刻,兗州牧劉岱帶著一抹深意,笑道。

  “難難道他們想抗旨不尊,這,這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啊!”陶謙轉念一想,萬分冷然道。

  “他們有長江天險,卻是不將聖旨放在眼裏嘍!”豫州牧劉寬冷幽幽來了一句,看他的神色,似乎對南邊諸侯沒來,也有些豔羨。

  “哼,他們一定會受到陛下懲處的!”陶謙怒哼一聲道。

  “那可不一定,有長江天險之隔,陛下隻怕也是鞭長莫及吧。”劉岱再次發聲,表情與劉寬出奇的相同。

  “你你們”陶謙畢生忠於漢室,當聽到此番言論,對著劉岱怒目而視。

  “好啦,陶公,不要與他們爭辯了。”劉虞,韓馥相繼勸道,卻是沒有如劉岱兩人一般的心思。

  而在幾大諸侯的一側,涼州刺史荀彧將幾人的表現看在眼裏,特別是目光滑過劉寬,劉岱兩人時,眼底閃過陣陣冷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