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分析大漢十三州
作者:無量功德      更新:2021-01-10 11:52      字數:1637
  “好,好,好!”

  劉辯猛地站起身來,無盡帝皇之威展現,大聲叫好三聲,可見他心底是有多麽狂喜。

  “朕得文若如高祖得子房,自此,朕也擁有了名靠天下的謀臣,不再是單靠勇力逞強。”

  劉辯萬分真摯的凝視,由衷道。

  “陛下言重了,臣,受之有愧!”荀彧無比感動道。

  “好了,文若,坐下吧,現在隻有你我兩人,不必如此拘禮。”劉辯俊臉上的興奮還未收止,又重新做回了台階。

  這次,荀彧沒有再矯情拒絕,坐到了劉辯身旁,並一臉肅然的看著,以他的聰慧自然知道劉辯單獨留下他是有事相詢。

  “文若,剛才朕也與你說了,眼下我大漢十三州諸侯林立,野心者有之,且各自都有強大的兵馬,你看對待他們,朕該如何是好?”劉辯直接了當的問出了他的煩心事。

  荀彧稍稍沉浸一會,麵容透徹智慧之光,開口反問道:“陛下,你覺得這龐大的大漢十三州,何人是忠心於你,忠心於漢室的?”

  “何人忠心於朕?”

  聽到這個問題,劉辯不自覺的撫上了自己的下巴,表情嚴肅,陷入了沉思當中。

  “大漢十三州,除了司隸和並州是掌控在朕的手上,其餘十一州都分封給了諸侯。”

  “其中,冀州牧為韓馥,乃是太尉袁隗的得意門生,並且生性淡薄,想必隻需袁隗一句話,他便會將冀州之權還於朝廷。”

  “幽州牧為劉虞,乃朕皇叔,根據朕對他的了解,對漢室忠心耿耿,想必不會背叛漢室。”

  “兗州,劉岱,也是朕的皇叔,雖然朕聽聞他德行不怎麽樣,但是麵對朝廷,應該也不會興反叛之舉。”

  “青州,朕聽說此州黃巾殘餘雲集,幾乎覆蓋整個州郡,還算太平的城郡便隻有北海郡的孔融太守,孔融乃是孔子之後,深知忠為何物,自然不會背叛朝廷。”

  “徐州牧陶謙,名聲在外,以忠義揚名,朕雖不知道真假,但姑且認定不會背叛朕。”

  “豫州,好像刺史也是漢室宗親,朕的叔輩,叫做劉寬,朕對此人不甚了解。”

  “最後四州,益州,荊州,揚州,交州,分別為劉焉,劉表,劉繇,士夑,這四人,朕最擔心,雖然前三位為漢室宗親,但因為早在先帝在位時,他便對這四人放心不下,特別是益州牧劉焉,竟然私造籠袍,分明就是心懷軌意。”

  “文若,朕對這些諸侯的了解,有沒有說漏的?”

  劉辯思索一會後,想著腦海的記憶,再結合他對的了解與猜測,說道,而後,求解的看著荀彧,期待其下文。

  “陛下,請容臣思考一會。”荀彧沒有立馬說話,再次沉靜神思,閉上眼睛,他智慧的腦袋卻如機械一般,旋轉了萬轉,忽然,三秒過後,又重新睜開了眼睛,眼底之中流動著智慧的光芒。

  “文若莫非就有了想法?”眼見五秒不到,荀彧便睜開了眼睛,劉辯很是激動的問道。

  荀彧自信一笑,點了點頭:“臣根據陛下剛才的闡述,補充幾點,還請陛下一聽。”

  “冀州牧韓馥,剛愎自用,陛下並不用擔心,正如陛下所言,太尉袁隗一言便能將之收歸朝廷,所以想要對付他,隻需將太尉派去冀州,不用一月,冀州便將回到朝廷掌控。”

  “幽州,劉虞雖忠於朝廷,忠於陛下,但在幽州卻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不穩定因素,公孫瓚,根據臣了解,他可是對幽州牧之威覬覦已久,難保他不會背叛對朝廷,陛下不可不防。”

  “兗州劉岱,才能不備,麾下兵馬如遊匪一般,靠著先帝寵幸才有資格坐上州牧之位,忠於朝廷還好,要是膽敢背叛,陛下隻需派一上將,臣保證能夠一月拿下兗州。”

  “至於青州,哎,這個州郡深受黃巾之亂之災,哪怕到現在也難以平息,建議陛下收攏將北方幾州收複後,再以包圍之勢處置其中黃巾亂黨。”

  “徐州牧陶謙,正如陛下所言,忠義為先,他必定忠於漢室,不會叛亂。”

  “豫州嘛,劉寬名聲不顯,實力弱,陛下隻需稍許提防便可。”

  “至於陛下最擔心的南方四郡,臣隻有一個建議,提防再提防,一統北方後,徐徐圖之。”一會,荀彧將他腦中所思量的全部說道而出。

  “恩!”

  劉辯重重的點點頭,眼底泛著對荀彧之言的認可,但除此之外,劉辯還有一種強烈的不甘。

  “文若,難道朕隻能放任那些野心之輩下去,不能采取一點行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