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偷襲
作者:孤獨查理      更新:2021-01-10 09:03      字數:3408
  首先我們得有個概念,就是繁星號這樣的大飛船在人類的眼裏才大,因為人類本身很小,不過在太空裏它可沒多大,或者說根本不大,甚至可以說是十分渺小——還是那句話,不過是人類能造出來的一點金屬結構的東西罷了,它的本質還是個工具,而且也沒有什麽好壞善惡的概念,所有不論是章天河賦予它的或者是史克寧賦予它的性格都不過是一種人類感情的暈染。它之所以顯得大,是因為在如今的太陽係資源很難整合,除了火星沒有誰有能力造出這麽大的飛船,它的“大”是針對木衛、土衛上的這些人來講的,而且這種大對他們可不是什麽好事情。

  太陽係的形成我們在前麵講過一部分,現在有一些東西還得交待一下。你可以想象的是最初形成的那一批行星核一定占去了太陽係裏最重最好的那一部分,就是說,如果是從重金屬、金屬這一方麵來講一定是最初的那一部分行星核把這些東西都吸積得差不多了,換句話說除太陽以外重金屬含量最多的會是木星核和土星核,他倆吸去的東西最多。同時期發育起來的就是內太陽係的四顆行星和天王星海王星,這些行星的行星核要占去太陽係裏絕大部分的重金屬,他們形成完成以後掃清自己的軌道的時期就是我們在本書裏談到好多次的太陽係的構造期,在這個時期發生了猛烈的碰撞和彈射事件,許多星體合而為一,也有許多星體被行星們趕到柯依柏帶,小行星帶也是這個時期形成的。就是說,柯依柏帶是行星形成剩餘的垃圾,而奧爾特雲就是太陽係形成剩餘的垃圾——在這些小行星、冰慧星、石鐵慧星身上當然也有重金屬和稀土,不過那都是殘留物質,跟行星們比起來它們就不在一個量級上了。

  就是說,如今在太陽係想造一個繁星號這麽大的飛船非常難,金屬元素好說,哪兒都能有,但是宇航用的重金屬和稀土元素非常之難找,大部分的這類元素在自然界的含量非常之少,提取難度又非常大,用作宇航的那些稀土元素除了火星就沒人能提純出來的——這個本事來自於地球時代的漢唐人,完整地被繼承到了火星人身上。大部分的這類元素都是來自於水星,因為水星得天獨厚的條件不論是開采還是提煉都相對容易,金星和地球,一個原因是去不到地心,一個原因是地表也呆不住,再一個也是挖不出來那麽多,所以繁星號可以說是太陽係裏獨一無二的存在,如果他們修不好火星上的那兩個聚變爐,短時間內再想造這麽一艘飛船恐怕就沒戲了。

  繁星號的基本設計就是火星風格的那種略微帶點傻大黑粗的高精尖,說它傻大黑粗,那不用說,做了二十公裏長,拆了賣廢鐵都得拆好幾十年。說它高精尖,不是說繁星號上麵有多麽牛的技術,嚴格來講繁星號上的聚變爐和土衛六上麵的也差不了多少,不過是它的技術更全麵而且可控,能產生的能量比較幹淨而且……巨大無比罷了,其它的也就平平無奇。繁星號最牛的地方其實是就能源,以及……生存——它的殼子非常之硬,怎麽講呢,這可以拿地球時代的航空母艦做個對比。地球時代的航母嚴格意義上講是個平台,它搭載那麽多的戰鬥機的其中一個原因是為了保護自己,它本身的材料不一定就比戰鬥機的材料硬,一枚炮彈打中戰鬥機可能要滑過去或者彈飛而打中航母就會對穿,你懂這個意思嗎?航母平身就沒準備讓你打中,而每一個戰鬥部都有這種準備,不論是戰鬥機還是護衛艦關鍵部位都特別硬,航母最硬的就是它的核動力發動機,其它地方的材料也就一般——為什麽一出動就是航母戰鬥群呢?一堆小弟護著一個大佬這種即時感,航母的打擊能力很強,因為它上麵有大量戰鬥機,但是扛揍的能力也就一般般——很簡單,造那麽大用最硬的材料太貴,把這些硬材料給在衝在最前線扛火力的人最合理。繁星號跟地球時代的航母有個不同的地方是它本身就是最硬的大佬,它的飛船都藏在它肚子裏,按原先的設想如果沒人滋擾的話它飛出外太陽係是要直接麵對來自宇宙的各種射線的,所以繁星號比殲擊艦和登陸艇都要硬得多——在真正的宇宙環境裏,也就是沒有太陽風保護的環境裏繁星號能頂得住,殲擊艦和登陸艇就不一定了——這就是說,繁星號把大部分最硬的資源都吃掉了,換句話說,殲擊艦和登陸艇本來也就沒準備麵對多麽惡劣的宇宙環境,而是用來提防其它人類的——繁星號才是火星人最硬的殼子,傾家蕩產造了這麽個硬家夥就是要衝出太陽係麵對宇宙去的——當然是起飛以後就立馬跑偏了,但當初的設計可就是照著這個目標設計的。

  就像地球一樣,飛出地球就會有非常嚴酷的太陽係環境,在火星人的設想裏,飛出太陽係就會有非常嚴酷的宇宙環境——這個想法是對的,不過,自然有人會絆住你的腳,想出去也沒那麽容易,不是單單技術達標就可以的。

  說這麽多是要解釋為什麽不論是比鄰星號的飛船還是木衛來的飛船都沒發現繁星號就藏在土星大氣裏——它太硬了,可以鑽得很深,就跟著土星自轉的氫氦雲在它的大氣裏不上不下不三不四地飛,要掉下去了就往上升一點,或者摩裏青回來充能就往上抬升(殲擊艦可鑽不了繁星號那麽深),沒事的時候就又鑽到大氣深處了——在那麽深的位置,什麽波長的雷達也看它不見,它現在其實就相當於把土星守住了,誰靠近就打誰。

  繁星號的人現在其實也是一臉懵圈,因為在根本上他們並不知道木衛上的人是用什麽東西擊垮了火星,但是章天河跟人玩命時那段經曆他們可是知道的,就是不論如何這些人用的是星球的能量,所以它把住土星一點毛病都沒有。等章天河破開殲擊艦的發動機以後發生了什麽他們就不知道了。火星的飛船這樣毛病非常不好,就是能量一用光就要失聯,它們的小飛船自己不產生能量就很麻煩——各有各的優缺點吧,如果開一艘土衛六的巡航艦,按道理說隻要吃喝生態能供應上它就可以一直加速飛到宇宙的盡頭,殲擊艦就不行,它提速可能非常快但是遲早要麵臨能量耗盡失去機動能力的尷尬局麵,這也是火星科技和別人不同的地方——原子能這種力量對火星來說風險太大,需要一種力量統一管理,所以在設計裏殲擊艦就隻有能量的使用權而沒有生產權和所有權……說到根本這就是一種懷疑主義,既不相信科技力,也不相信人性,用一些方法把它們分別控製起來。

  而最終這股能量還是要有一個匯聚點,那就是繁星號。

  對繁星號來講現在的太陽係裏隻有四個爐子有最高的能量,其中兩個是它的,一個是銀心城那個爐子,另外一個就是比鄰星號,如果單從科技力來講的話隻有另外兩個能對它產生威脅,而如果從星靈力上來講,土星係最猛的能量就在土星,從戰術上其實它把土星守住是最保險也是最基本的,因此上木衛的人一出現它就跑進土星大氣裏去了。而在土星的光環裏藏了許多個小衛星,這些衛星隻有臉盆大小,也隻有一樣功能就是偵察,不停地四處看,它們主要的任務就是找比鄰星號——別的飛船也根本打不動繁星號不是嗎?

  史克寧和陳談的布置是這樣的:繁星號守住土星,留兩個殲擊艦小隊在它身邊策應,另外三個殲擊艦小分隊由史克寧帶著逐光小隊的人開著繞後去打波賽冬和江睿那幫人,土衛六上躲躲藏藏地留了兩艘殲擊艦看家,而且這兩艘殲擊艦都躲在南北極的地下海深處,它們隻是個預備隊,現在還沒有作戰任務,就是有人來了你就打,沒人來你就吃瓜看戲——大概就是如此。

  所以這個事奇怪的地方就在這裏:雖然木衛上的人是直奔土衛六來的,但大規模的交火首先發生在離土衛六一個天文單位的地方,發生在史克寧和波賽冬之間。

  這裏當然首先要說一點就是關於偵察,繁星號在剛拿下土衛六的時候就開始做封鎖和偵察作業,木衛上的人一進入土星係他們就知道了,做到這個程度還是沒問題的。就好像你知道有人會大概地從哪個方向上進入土星係,老早就把雷達掉頭去看著那邊,因此上剛有人來你就知道,繁星號看見了第一波的殲擊艦小隊和後麵的波賽冬大隊,唯獨沒找到比鄰星號在哪裏。這就是說比鄰星號做了一個相當大的機動不知道從哪個方向進入了土星係,它是有這樣的能力的——土星係也很大,你不可能周天一個圓球都能偵察到,隻能把土星係的天區一塊塊分開,用一些豬鼻子排成雷達陣列看著重要的方向,總有看不到的地方,比鄰星號就是從這些地方切入土星係的——換言之,它很可能是從黃道麵以外切入土星係的,而這些地方繁星號也偵察不到——這個道理很簡單,就像史克寧去打波賽冬就是飛離黃道麵做了一個銳角形的機動,從他的腦袋後麵同時是上麵的斜後方飛下來打他,第一輪交火就把波賽冬的艦隊打掉了十幾艘……

  波賽冬帶了一百二十多艘木衛三特有的那種雙引擎長得像航天飛機的飛船過來霸占土衛六,平白無故走到一半就被人打掉十幾艘,他震怒了,馬上開始反攻,想不到的是木衛三的武器相當厲害,竟然和史克寧的小隊打得有來有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