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李孝常的心思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更新:2020-03-16 16:16      字數:4376
  唐末戰圖最新章節

  “馬上給主公撰寫詳報吧,隻怕主公和軍師那邊也在等著呢。”府城之內這幾天的劇變在貝翊禮出手之後走到了最後的關頭,不管李青龍自己的心思如何,他手下的這最後五百多府兵的命運都將注定。在這雙看不見的大手的操控之下,所有的勢力都成了局中的棋子,誰也無法真正掌控自己的命運。

  而也就在向傑讓吳明撰寫詳報的時候,碗口城的陳武那邊也成功了,在副將將高金波進出蒲州並且和李孝常見麵的消息帶回來之後,關天印就再也沒辦法穩住心神了。李孝常雖然將林遠圖帶過去的糧草轉送給了自己,但是對方在自己的副將麵前公開會麵高金波,其中的意味就已經非常明顯了。同安郡的江防軍已經和自己越走越遠,而關天印對於貝翊禮卻有著解不開的仇恨,在李孝常和貝翊禮越走越近的時候他是斷然不會湊上去的。

  而也就在這個時候陳武安排的人手在蒲州城外截殺高金波未成,卻露了蹤跡,高金波的人一路追趕直到這些人消失在碗口城外。也讓隨後得知這個消息的貝翊禮意識到隻怕在林遠圖忙著處理李青龍整頓內部的時候,自己也是時候趁著這個機會徹底和關天印了解恩怨,否則的話冷不防關鍵時刻就會被對方從背後來上一刀。

  隻不過他就算是沒有林遠圖掣肘卻也無力正麵拿下關天印,所以無奈之下還是回到了老路之上,在李孝常遲遲不肯回應的情況之下他決定冒險出擊,秘密前往蒲州和李孝常麵談。

  不得不說此時對於貝翊禮來說確實是個絕頂的好機會,林遠圖在城內因為李天成失蹤緣故是鐵了心打算先解決掉李青龍這個隱患然後再出手對付貝翊禮,徹底掃除府城的禍患,完成府城軍政統一,所以根本不願意在此時再去挑動貝翊禮的神經。而嶽西這邊大軍在抓緊操練沒有東出的跡象,事實上不論是林遠圖還是貝翊禮對於舒州軍的預測都是明年,今年已經到了年關邊上舒州軍不可能東進開戰。而為了明年應對薛洋的攻勢就必須在年內把所有隱患了解,盡可能增加自身的實力。那麽林遠圖整飭內部,貝翊禮拉攏李孝常目的都非常明顯,最終都是要對付舒州軍。甚至在貝翊禮的心裏,隻要自己拉攏住李孝常,那麽關鍵時刻自己甚至可以棄府城走蒲州,坐觀薛洋和林遠圖拚個你死我活,然後自己在從容收拾殘局。

  貝翊禮出營往蒲州而去瞞得住林遠圖卻瞞不住吳明,十三司眼線已經安插到貝翊禮兄弟跟前,他幾乎在對方剛一出營就立馬斷定對方的去向。

  “貝翊禮出營,按照他和高金波的速度十月二十七也就是明日就能夠抵達蒲州,是否通知陳武立即準備?”吳明問道。現如今隻剩下最後一道關卡了,隻要實現,向傑的這場連環計就算是可以落幕了。

  向傑點了點頭,但是卻忽然問道:“你猜猜看此時李孝常真正打得主意是什麽?他意屬何人?”

  吳明一邊將早就準備好的信件交給心腹之人速速發給陳武一邊搖頭道:“此時還真看不出來,他收了林遠圖的糧草,似乎在表明自己無意和刺史府作對。但是對於貝翊禮和關天印前去拉攏他的人手也是來者不拒,暫時應該是沒有要偏向何人的打算吧?蒲州位於舒州的東南,孤處一隅,想來很少插手舒州府城的爭鬥,應該是有著這個心思。”

  “還有其他的可能嗎?”向傑搖了搖頭道:“如果是坐觀成敗,那麽就沒有必要同時和三方接觸但是卻始終不表態了。他是江防軍,就算是府城變天不論是誰上位都不太可能拿他這個沒有多大威脅的郎將開刀的。更何況,他還同時接見高金波和關天印的副將,這等於是自絕於這兩人,兩頭都不是人,何必呢?”

  “那營正的意思是李孝常自絕於這三方的真實用意是?”吳明有些無奈的看著向傑道:“營正不會是認為他在等我舒州軍吧?”

  “為何不可?我嶽西雖然和蒲州中間隔著府城等地,但是你有沒有想過水師?”向傑點頭道:“雷淩的水師已經成軍,下一步必然會逐步壯大,有了水師在大江之上遊弋,蒲州和我嶽西就能夠連成一體,他在等我們有什麽奇怪的嗎?否則的話他幾乎同時得罪三方難道沒有考慮過後果?一旦這三方提前將他清除出場呢?”

  “那營正打算如何行事?”吳明此時也思索了一下,覺得向傑的想法雖然看似天馬行空,沒有絲毫的依據,但是細想起來倒也不是沒有可能。

  “把你我的分析和想法一並上報主公,請求主公授權你我去和李孝常接洽,如果成功的話必然在短時間內讓舒州內部的各方勢力發生急劇變化。”向傑讓吳明趕緊再次寫了一份急報然後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嶽西兵馬使府,請求定奪。

  向傑這邊在加緊向薛洋請示的時候,不光陳武在碗口城焦急的等待著下一步的命令,事實上還有一人也在等待,那就是蒲州的李孝常。雖然李孝常此前的舉動讓他的心腹根本就看不明白自家主將到底目的何在,但是卻明白這位隻有三十出頭看起來一副書生打扮的郎將其實是一位精於謀算,目光長遠之人,不會被眼前紛擾的局勢迷住雙眼。所以他們盡管不解但是還是忠實執行著那一道道奇怪的命令,甚至對於到手的一千石糧草連軍營都沒進就送給關天印這種事情他們都沒有詢問。但是在貝翊禮的名剌被送進來之後這些人實在是忍不住了。

  “將軍莫非真要和這個貝翊禮聯手不成?”李孝常麵前是四位部下,三名營正和一名副將,是他的鐵杆心腹,其中副將李秀峰更是自己的族弟,二者算得上是同宗兄弟,關係是鐵板一塊。李秀峰將貝翊禮的名剌隨手扔在案幾上之後不屑一顧道:“此人反複無常而且野心頗大,根本不值得信任。此前碗口城的關郎將是他多年的好友,但是為了攫取碗口城江防軍的兵權還不是說動手就動手?他此來就是看中了大兄手中的這三千多人馬,此人斷不可信。”他這話一說出口旁邊三人都是點頭稱是,畢竟貝翊禮此時的名聲在關天印返回碗口城之後就徹底敗壞了。

  “大家坐吧,既然你們能來問,想必是有些話不吐不快,既然如此今日索性說個痛快,把我同安郡江防軍的前途擺上桌麵大家議一議如何?”李孝常擺擺手示意四人坐在自己身邊道:“秀峰,既然你先出口,那麽你先說吧,你覺得為今之計我該如何行事?我江防軍兩千餘人馬今後該何去何從?”

  “郎將,我等還一如從前那般,隻守備長江忠於職守不成嗎?”李秀峰尚未說話,旁邊的營正林大成道:“不參合地方紛爭,管好自家的事。”

  “老林你此言差矣。”李秀峰搖了搖頭看著老實巴交的林大成道:“我江防軍的輜重糧草全靠舒州和廬州調劑,而大部又落在舒州頭上,你說此時此刻該如何獨善其身?”

  “那依你之見呢?在他們三家之中擇其一?”林大成雖然老實但是不代表他沒有主見,聞言反駁道:“雖然刺史府姓林,但是我林大成卻不看好他們家那小子。上次在老家祭祖一副趾高氣昂的樣子,生怕別人不知道他是刺史府大郎君。就憑這一點不值得我兄弟替他賣命。”林大成一句話直接把林遠圖拍在了地上,惹得旁邊兩人輕笑不已。這家夥和林遠圖以前有衝突,林遠圖依仗著自己是刺史府大郎君的架子在家族內給他難看好幾次。而且有一點在場的人都清楚,不論是林度還是林遠圖對於軍隊都非常忌憚,尤其是手握兵權的將軍。這一點也是雖然林大成和林遠圖同宗同祖但是兩人卻老死不相往來的原因所在。

  “大成的話雖然有個人恩怨在其中,但是卻不無道理,刺史府不值得依靠。”李孝常點了點頭,他自然比在場的人看得更加清楚,林度父子皆是文人出身,骨子裏對於這個時代藩鎮橫行牙將驕橫不服管束的現象深惡痛絕,但是在自己沒有辦法遏製的情況之下,轉而對武將尤其是手握兵權的武將非常忌憚,甚至說根本就不信任。刺史府的衛隊更是直接被林遠圖自己操控,不管是兵員的選拔還是訓練都是他一手包辦,這種情況下投靠刺史府根本沒有出路。李孝常雖然沒有坐鎮一方的心思,但是卻也不想被人奪了兵權做一輩子冷板凳還要時時被人威脅性命。

  李秀峰苦笑道:“貝翊禮不行,林遠圖不行,總不能去和關郎將聯合吧?他現在可是自身難保,此前他的副將關寧前來也隻是想從我軍這裏借糧,同時想兩軍聯合幫他報仇雪恨而已,去投靠他那還不如林遠圖呢。”

  “舒州難道除了他們三人之外沒有其他勢力了?”李孝常冷不防的在李秀峰抱怨之後一句話說的大家都驚駭地看著他。李秀峰更是呐呐的問道:“大兄,該不會是想到了嶽西的那位小郎君了吧?這更不可行。”

  “為何不可?”李孝常看著自己的族弟忽然反問道:“我江防軍沒有地方事權,所得糧草兵員補給必須依靠舒州地方官衙,既然如此那為何不能選這位小郎君呢?”

  “這不可能。”李秀峰還是直搖頭道:“且不說嶽西距離我蒲州距離遙遠,中間橫跨三方勢力,一旦被他三人得知我軍要和嶽西兵馬使府有關聯,隻怕頃刻之間都會前來夾攻我等。就算是關郎將此前還得到薛郎君之助才得回碗口城和手中兵馬,但是此前那麽艱難卻依舊是向我等求援而不是嶽西,隻怕也是在暗中防備薛郎君。此時和他聯合無異於自絕於舒州大勢。”

  “何為舒州大勢?”李孝常搖搖頭,饒有深意的看了看李秀峰道:“舒州大勢已經在西邊了,不在府城區區彈丸之地。至於你說的路途遙遠,沒聽說舒州水師組建的消息嗎?大江之上有這麽一支水師在,我蒲州和嶽西瞬間可變通途,就算是他們三家來攻我軍,始終是可進可退,依靠水師支援比陸路還要方便快捷。”李孝常繼而起身道:“當然最主要一點就在於,薛郎君所行之事無一不是合乎民心,嶽西之地進出商人多在傳頌其美名,這一點林遠圖之流能做到嗎?這是有人主之相。如今天下紛亂,百姓流離失所,需要的不是一個爭權奪利的將軍,或者一個擅使陰謀詭計的文臣,而是需要像薛郎君這樣的人主。”

  李孝常的話讓大家都沉默了,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李孝常有這心思,作為他的心腹自然在這一方麵有著相似的抱負,嶽西那邊的劇變大家都時有耳聞,雖然傳言不能盡信,但是空穴來風,必有其由,不可能平白無故這些商人會主動去宣揚一個少年將軍的名聲的。

  “大兄說的是,隻是如今我等和薛郎君此前根本沒有交集,此時貿然上前他未必肯信吧?就算是我兄弟幾人不計較這些,一個巴掌拍不響,也要他們也有此心才行啊。”李秀峰沉吟半晌苦笑道:“此時一個毫無接觸的陌生人上門說聯合之事換做是我我也不會輕信,更何況是那位薛郎君呢。”

  “不是聯合,而是歸附。”李孝常臉上忽然出現了一股奇異的神采,微微頷首道:“我已經把我該做的都做了,我相信這位小郎君隻要不是浪得虛名之輩定然能夠明白。”

  “大兄,你的意思是?”李秀峰看著李孝常有些奇怪的問道,剛剛對方臉上的神情他曾經見過,隻有到了最關鍵的時刻對方才會有這種表情。

  “去安排一下,今晚擺上酒宴,款待這位府君中郎將,我都差點忘了,他還是府兵營的主將。”李孝常搖搖頭笑道:“記住了,我可不想做第二個關天印。”

  四人見到李孝常不想多說也就沒繼續問了,相繼退了出去。但是他們出來的時候卻不由自主的抬頭看向西麵,似乎在一瞬間他們的心思也都跟著飄到那邊。

  蒲州這邊大擺筵席,熱鬧異常的時候,向傑和吳明也在匆匆趕往蒲州的途中,而留守碗口城的陳武也等到了最後一則命令,到了這一刻向傑的連環計終於落幕,但是他本人卻越來越興奮,仿佛蒲州那邊還有什麽驚喜在等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