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天下大勢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更新:2020-09-08 16:32      字數:2121
  “主公,大運河修造已經過了黃河了,而且海運也開始晝夜不停,輸送物資和人手前往新都所在地,這兩件事一旦完成,則我等可以馬上開設新朝,完成最後一步了。”嚴明是難得來找薛洋,大量的政事因為遷都和修運河,還要準備新朝開立,忙的整個中書省極為輪值大臣幾乎是腳不沾地,根本沒有空閑去管別的,以至於連李振都被拉了過去幫忙。但是此時他卻急匆匆找到薛洋之後笑道:“恭喜主公了。”

  “先生有空過來了?”薛洋擺了擺手示意對方坐下之後笑道:“大運河關乎千秋萬代,若是能趁此時修通,那麽我們必將創造出一項媲美煬帝的豐功偉績,讓這天下南北勾連,東西連成一體,從此割據之勢頭一去不複返了。”

  這是薛洋決心開鑿新運河最深層次的原因,曆經唐末百年混亂之後,因為藩鎮割據,實際上整個天下已經支離破碎,不僅僅體現在各藩鎮之間相互混戰之上,更重要的是,地域和百姓之間的割裂,造就了後來兩宋時代對於地方權力的恐懼,從而引發了另外一個誤區,就是竭盡所能限製武將的權力,從而造成了軍事上的孱弱不堪。

  這種現象在薛洋看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五代十國之後長期的分列帶來的地方和中央分離的現狀,從而無法確保各地連通在一起。

  而如今在疏通中原大運河之後,薛洋加上的這一豎,等於是將經濟最繁華的江南之地和安史之亂的源頭給連接在了一起。伴隨著新都的營建,大量的百姓和天策軍北上之後,隻要鎮壓住這幽雲十六州,那麽自己仿照後世建造的新都就能夠成為控製草原和中原兩地的樞紐,依靠著水陸大動脈連通全國各地,從而將華夏民族的基本盤給提前掌握在手中。

  有了這兩塊最富庶的土地在手中,他才能放開手去做別的事。到時候不論是北上橫擊草原,將版圖繼續往北和往東擴張,還是西進西北,收複安西故地,重建絲綢之路,連接東西,讓自己親手打造的天策軍能夠在這個時候出現在大陸極西之地,都有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對於提前點出了棉花這種東西的他來說,對於北方高寒地區的征伐實際上已經奠定了基本的物質保障,等到研製出耐寒農作物之後,東北那塊地方讓他戀戀不舍的黑土地必然可以成為新朝崛起的關鍵所在。而幽州距離這些地方非常近,是最理想的控製地點,是建都最合適的地方。

  到時候他可以想象,當全國的物資開始朝著新都集中之後,那裏必然會成為帝國最大的中心,成為征戰的源泉。得到草原之力的新朝,可以建立鐵騎千群,跨越大漠草原,讓華夏民族失落百年之後重新鑄就輝煌。

  漢唐雄風自從安史之亂之後就再也沒有恢複到鼎盛時代,實質上的原因就是因為這場跨越百年的動亂,將華夏民族的脊梁骨給打斷了,沒有了昔日的心胸氣度和自信心,加上內部經濟實力無法轉化為積極進取的動力,那麽自然會轉入內斂,從而造就了兩宋之後,愈加低迷的社會風氣,從而白白浪費了這最好的機會。

  而如今的薛洋,他所要做的就是將這種雄風盡可能的接續下去,不論是開鑿大運河,還是恢複海路運輸,發展海上貿易,鼓勵各地的商船隊大規模下南洋,甚至於讓盛宏燁帶著水師主力船隊在前開路,幫助民間船隊開辟航線,在海外搶占關鍵地段,建立據點,都是在為此做準備。隻要自己梳理好了國內的事情,那麽水陸兩麵大規模的對外擴張,也就可以真正的提上日程。到時候憑借著自己建立起來的這個大帝國作為後盾,他有理由相信,這個時代沒有任何一股力量能夠擋得住他們的腳步。

  實際上在這個時代,不光是東方這個帝國陷入了衰落,西方的古典帝國也沒有了進取之力,甚至於可以說,東西方同時陷入了衰落之中。昔日東西對決的大食人也分裂了,沒有了此前在怛羅斯和大唐安息軍團對決的勇氣。

  而此時自己崛起,正是最合適的機會,足以收割所有古典帝國留下來的遺產,從而為自己輸血,強行在這個時代造就推動時代進步的強大力量,一舉突破自然經濟的桎梏,利用外部的財力彌補資本原始積累的消耗。

  這一切都在他的謀劃和構思當中,而如今已經走到了第一步的關鍵點上了,隻要大運河能夠修通,自己在新都建立新朝,那麽,新的時代也必然在自己手中開啟。

  “主公,您在想什麽呢?”嚴明和袁襲見到薛洋臉色有異,還以為是大運河出了問題,所以急忙開口詢問道:“需要微臣派人去查看一番嗎?”

  “不用,我在想以後的事情。”薛洋微微一笑,轉而從後麵取出天下全圖放在兩人身邊笑道:“看看我們為子孫後代拿下來的土地上的所有水道,現如今都連成一體了,內部的循環已然開始,隻等這最後一段路程結束,這天下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辦法出現天寶年間的動亂了。”

  “天下各州郡皆可以通過水道相連,百姓進出流動,不分彼此,地域之間物產交流越多,則相互補充越多,一地封閉,則不能自給,則割據之勢頭必然無法成型。”嚴明點了點頭笑道:“主公窮十幾年之功,打通南境各大河流,讓嶺南之地以海陸兩條大道和江南緊密相連,這是早有準備啊!”

  “不光如此呢,嚴先生,一旦有一處出現兵亂,則我軍可以快速通過水陸兩條路進入平亂,決策時間大大縮短,也會極大的震懾地方。”袁襲是最了解薛洋心思的人,所以指著上麵用紅筆劃出來的一條條水道笑道:“這些道路水陸並進,足以將整個天下所有的民心全部凝聚在一起,到時候千萬人之力在手,足以讓我們去完成古往今來從未有過的大業,將昔日失落的輝煌都再找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