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盧壽上門
作者:你是那道光束      更新:2020-09-03 14:28      字數:2157
  “於家的事處置完了?”楊啟懷的速度非常快,一番話說得於誌寧徹底失去了反抗的信心後,馬不停蹄迅速審問李福海等人,並且將隨後十三司送來的張大勳等人全都一同審理完畢。等到薛洋看完匯總記錄之後,已經是快到年關的時候了。

  “處置完了,今日難得休息一日,有沒有興致隨我一同去遊湖啊?”看著陳瀟瀟一襲白色裘服,俏生生的臉上帶著一絲紅暈,薛洋也鬆了鬆筋骨起身笑道:“走吧,去玄武湖看看,以後說不得就看不著了。”

  “真要搬遷到幽州啊!”楊若蘭還好,跟著大齊軍足跡遍布了大半個中原,但是對於張沐雪來說,幽州是個從未去過的遙遠地界,而且她身子嬌弱,十分怕冷,所以聞言直接躲到了薛洋懷裏,臉上帶著一絲糾結。

  “放心好了,凍不著你!北地風光,其實也挺不錯的。”薛洋寵溺的刮了刮對方的俏鼻,帶著幾人轉道玄武湖上,自己當起了艄公,撐著一艘畫舫剛要離開,就被李成和陳南嶽給叫住了。

  “看起來啊,今日還得麻煩成兒和南嶽劃船,夫君隻怕又該有事了。”楊若蘭微微一笑,起身給對方披上一件大氅之後笑道:“我約了曉晗在別院那邊匯合,你要是忙完了就過來匯合,我們可是準備了酒菜,就等你今日休沐呢。”

  “姐夫,那個盧壽盧老爺子來了,說是想要見您!”李成前段時間還在軍中曆練過一陣子,現如今是越發的英氣勃勃,和以前孩童的樣子截然不同,見到薛洋跳上岸之後,上前低聲道:“看老爺子的架勢,好像是來吵架的。”

  “吵架就吵架,我們又不是吵不過他!”薛洋撇了撇嘴,轉而看了看周圍,忽然笑道:“你去給他帶到別院那邊,我去劃船過去。南嶽你也跟著去,今天有好吃的。”

  “那肯定是姐姐們的手藝!”薛洋的這種沒什麽架子的性子讓兩人一陣歡呼,轉而飛速而去,而他自己則繼續撐著畫舫晃悠悠的從玄武湖南邊直接轉道東邊的別院才帶著幾女下船和張曉晗匯合。

  “夫君,天氣寒了,喝杯藥茶吧。”看著薛洋坐在自己身邊,張曉晗還是俏臉暈紅,端著茶盞輕輕遞了過來。

  “好,你這個藥茶能不能換成普通藥材,然後公布出去。”薛洋嚐了幾口之後覺得還可以,忽然想起了一件事,轉而拉著張曉晗開始研究起了自己前世的那個所謂的涼茶的事情。

  “感覺夫君還是個藥癡,虧他連藥材都分不清,居然還能拉著曉晗說的頭頭是道。”楊若蘭和李稚妍在準備食材,同時見到兩人如此模樣,頓時笑道:“上次把黃芪都拿錯了,幸虧曉晗自己發現了,不然的話好心給沐雪熬藥,隻怕最後肯定會闖禍。”

  “夫君那是隻說了個總綱,然後他就不管了,怎麽做還是曉晗自己。”陳瀟瀟將手中的羊肉洗好之後,轉而跟著笑道:“曉晗性子柔軟,和沐雪差不多,所以對於夫君那是崇拜的五體投地呢!”

  幾女說說笑笑的時候,外麵李成和陳南嶽也帶著盧壽走了進來,而且身後還跟著盧明月,倒是讓楊若蘭眼神一凝,隨即悄然朝著李稚妍示意了一眼。

  “姐姐你讓稚妍姐姐跟過去做什麽?”張沐雪看到了兩人的眼神交流,在李稚妍走後,低聲問道:“讓姐姐去看看那個盧家女嗎?我看著覺得還是挺清秀的嘛!”

  “你這丫頭就是心思單純!”楊若蘭搖了搖頭,低聲在對方耳邊說了幾句之後,惹得張沐雪差點失聲驚呼,隨即目光也跟著變了。

  她們在一旁嘀嘀咕咕的時候,薛洋也帶著李稚妍來到了屏風外邊,朝著盧壽笑道:“老夫子如今在金陵過得還習慣嗎?”

  “盧壽見過殿下,見過王妃!”薛洋神情自若,但是盧壽卻堅持行禮,隻不過在見到接他的李成和陳南嶽居然也坐在一邊之後頓時露出一絲驚容。

  “這二位,一個是本王妻弟,昔日的大唐皇子,一個是弟弟陳南嶽。”薛洋微微一笑,轉而道:“他們可不是尋常王府護衛,這是年紀尚小,所以跟在護衛隊之中曆練。”

  “殿下教導有方,這兩位年輕人英氣內斂,確實是棟梁之才。”李成的身份讓盧壽有些尷尬,不知道該怎麽去行禮,索性隻得將目光轉向薛洋道:“殿下行事作風也讓老朽大出意料。南境百姓對殿下讚不絕口,乃是民心歸附之相。”

  “夫子過濾了。”薛洋微微一笑,轉而朝著盧壽點頭道:“夫子今日前來,不會隻為了奉承本王的吧?想來一定是有事要說,但說無妨。”

  “殿下心直口快,老朽也不藏著掖著了,隻有一事想請問殿下。”盧壽還不太適應薛洋的說話方式,被對方說的一愣之後,才苦笑開口道:“殿下素來以仁義寬恩對待百姓,但是於我山東世家,卻以屠刀開道,不惜做滅絕之事,是否過於暴虐?我等如今也是殿下之臣民,一視同仁總該有的吧?”

  他這話一說完,惹得盧明月臉色一變,剛想開口,卻見到薛洋搖了搖頭道:“老夫子還是沒看清民意,世家走到如今這個地步,是自取滅亡,而非我出手。夫子想為他們求情,我以為不妥,這是逆民意天心之行,注定不會有什麽結果。”

  “可是百姓愚魯,缺少教化,如何能夠分辨是非?”盧壽有些不忿,緊接著開口道:“是非對錯全憑殿下做主,殿下若是存有一念之仁,就該網開一麵,世家也是臣民,自然也該有一條活路,而非一網打盡才是。”

  “夫子真以為百姓愚魯嗎?”薛洋似笑非笑道:“百姓可不會愚魯,他們的選擇從來都不會錯,這泱泱華夏,從堯舜開始至如今,每一次王朝更迭,不都是百姓的選擇嗎?難不成夫子以為是你們世家在推動?世家才多少人?百姓又有多少人?你們在百姓跟前隻是滄海一粟而已,時過境遷,百姓之中奮發有為者越來越多,若是再以為愚民可治,那是夫子看不清大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