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行程中
作者:有夢想的螞蟻      更新:2021-01-08 12:48      字數:2190
  進攻中左所?鄭家兄弟就想多了,因為目前鄭家兄弟的實力幾乎不弱於楊三生,強攻隻能是兩敗俱傷,得不償失。

  畢竟此時的楊三生精力都放在揚州的母親家族和登州的孫元化身上,才沒空搭理鄭家兄弟,隻要鄭家兄弟不來打他,他就應該感到萬幸了。

  …………………………

  揚州,乃是史可法、劉肇基、衛胤文、任育民、何剛等明朝忠臣殉國之地,而攻破揚州城的多鐸則以‘不聽招降’為由下令屠城。

  根據王秀楚依據親身經曆寫了一本《揚州十日記》對滿清自四月二十五日至五月初一在揚州的暴行做了詳細的記載,如二十七日,‘殺聲遍至,刀環響處,愴呼亂起,齊聲乞命者或數十人或數百人;遇一卒至,南人不論多寡,皆垂首匐伏,引頸受刃,無一敢逃者。至於紛紛子女,百口交啼,哀鳴動地,更無論矣。日晌午,殺掠愈甚,積屍愈多,耳所難聞,目不忍睹。’直至五月初二滿清才安官置吏,‘查焚屍薄載其數,前後約計八十萬餘’。

  前世,楊三生讀南明史時,每逢此處都感到難以置信,十幾萬滿清士兵,其中還包含大部分的漢人降兵,居然能屠殺八十餘萬的揚州百姓,並且這些百姓全都不敢反抗,明知是必死之局也隻會哀嚎啼哭,磕頭求饒。

  當然,史書中記載被屠殺人數往往會誇大其詞,但是,就算沒有八十萬百姓,四五十萬還是有的。

  對於史可法本人,此人一生隻有兩點值得肯定:其一是他居官廉潔勤慎,其二是在最後關頭寧死不屈,不似那洪承疇,位居高位卻投降滿清,並且還指揮滿清大軍揮師南下滅明。

  史可法的政治生涯可謂是錯誤連連,據史載,在左良玉部東下、清軍南侵的緊急情況下,史可法驚慌失措,胸中漫無主見,曾經一日之內三次發出令箭,令駐紮在高郵的明軍諸將直呼“閣部方寸亂矣,豈有千裏之程,如許之餉,而一日三調乎!”

  死後的史可法名留青史,被視為抗清複明的英雄的原因無非是其官位大,誓死不降,殊不知官高任重,身係社稷安危,其在軍國重務上的決策幾乎全部錯誤,對於弘光朝廷的土崩瓦解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史可法死後,至閏六月二十四日,投降滿清的南明總兵多達二十三員、副將四十七員,馬步兵共計二十三萬八千三百名,僅僅隻是在江北投降滿清的南明士兵數量就超過了多鐸、阿濟格兩路兵力的總和。

  更何況還有左良玉之子左夢庚率領麾下十五元員總兵全軍降清,黃得功部將田雄、馬得功叛變投降。

  弘光朝廷五大藩鎮望風而降,並不是兵將不堪一擊,而是他們憑借著“定策”等原因形成尾大不掉的集團割據實力,有挾製朝廷之心,全無報國之心。

  由此可見,自崇禎死後,所有的武將都開始擁兵自重,隻為自己的榮華富貴所操心。

  ……………………

  安排好笨港應對鄭家兄弟的策略後,楊三生在前往揚州的航行當中,不免回憶起前世在史書中所閱讀的內容。

  “這就是人性嗎?”想到這裏,楊三生喃喃低語道。

  明末清初的三大儒之一的顧炎武曾在《日知錄》中有一段話很值得注意“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而矣!”

  這段話的意思是,在漢族官紳看來,明朝被大順的李自成滅亡,隻是“易姓改號”,還在崇禎死後繼續抵抗的人都是那些宗室、皇親國戚、世襲臣勳之類的“肉食者”,與一般的官紳百姓沒多大關係。

  可滿清入主中原的原則是“被發左衽”(剃頭改製),滿清的這種行為就是“亡天下”了。

  所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所有漢人都應奮起反抗,並且這也是大順軍在攻陷京師後,短短三個月就占領了整個黃河流域的主要原因。

  ……………………

  此時,楊三生的船隊已到杭州灣區域,距離長江入海口還有不到一天的距離。

  正當楊三生還沉寂在回憶中時,暸望塔上的水手高聲疾呼道“前方發現船隻”,隨即拉響了暸望塔上的鈴鐺。

  “叮玲玲”的鈴鐺響聲也讓楊三生的思緒回到了現實當中。

  隻見,前方遠處的海麵上正有四五艘船隻全速前進,並且在這四五艘船隻的後方還有十餘艘船隻正在追趕。

  半個時辰後,楊三生才看清這些逃跑的船隻和追趕的船隻。

  原來,正在逃跑的船隻是五艘商船,追趕的船隻則是楊三生派來的高平和高安的船隊。

  這五艘逃跑的商船看見楊三生的船隊後,拚命向他們靠攏,並且還在靠近楊三生的船隊後,大聲喊道“後麵那十餘艘船隻乃是海盜!咱們加起來人數不比那些海盜弱,隻要咱們在一起行動,那些海盜就不敢輕而易舉的動咱們!”

  聽到此人的話後,楊三生不由得一愣,心想“這些人還真是與虎謀皮呀!”

  不過,楊三生此行並不是為了劫掠,畢竟他已經安排了高安和高平去做此事了,他隻想要老老實實的抵達揚州就可以了。

  隨後,楊三生答應了對麵那五艘船隻的請求,與他們的十艘船隻合並在一起,而追趕的那些海盜船發現新出現的這十艘船乃是楊三生的船隊,並且還接納了他們正在追趕的獵物後,立刻就選擇了放棄,隨即掉轉船頭離去。

  看著掉頭離開的海盜船後,李曆頓時鬆了一口氣,隨即令人安排一艘小船,他需要親自到這十艘船的主人麵前致謝。

  “看樣子,杭州府、鬆江府等地的水師孱弱,興許我從登州返航之時,可以奪下舟山群島(明朝隸屬定海衛,擁有舟山中中千戶所,舟山中左千戶所)。”看著高平和高安二人的船隊已經肆無忌憚的在杭州灣外海搶劫商船時,楊三生頓時對此處的明朝水師有了新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