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協商
作者:有夢想的螞蟻      更新:2021-01-08 12:48      字數:2475
  三日後,楊三生率領著一百二十艘戰船抵達大員島,並在大員島海外等待荷蘭人的到來,此舉楊三生是為了炫耀他們海軍實力的強大,並且有與對方合作的實力。

  沒過多久,數十艘船隻就從大員島駛出,最前麵的一艘船,體型最為龐大是一艘蓋輪船,這艘蓋輪船名叫密德堡號(全長45米,排水量500噸,載炮56門,雙層甲板,定員350人,20門32磅炮,20門18磅炮,10門12磅炮,6門6磅炮,屬於四級戰艦)乃是荷蘭人在此處的旗艦,其後有四艘體型僅次於密德堡號的大型船隻,乃是三桅帆船(全長38米,排水量400噸,載炮16門12磅炮,單層甲板,定員220人)剩下的船隻全是戎克船、福船級沙船等,應該是郭淮一和何斌的船隊。

  這是楊三生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觀察蓋輪船,以前他隻是在海上遙看過,畢竟在滿帆的情況下,蓋輪船的航速要比他們的船快不少,這追不上也就看不到,更別說俘獲了。

  為表合作的誠意,楊三生主動乘小船來到這艘龐大的密德堡號,當然,楊三生也是為了進一步的感受一下在這種大船上的感覺。

  “親愛的楊,您好,我是荷屬東印度公司派駐台灣的總督,漢斯·普特斯曼”甲板上,介紹完自己後,普特斯曼驚訝道“沒想到,楊你這麽年輕,真是讓我大吃一驚呀。”

  很快,普特斯曼身旁的翻譯員就把這些話翻譯給了楊三生聽。

  “普特斯曼總督,您好,我叫楊三生,很高興此次會談您能親自接見過。”隨後,楊三生主動伸出右手,想要和普特斯曼握手。

  而楊三生的這一舉動頓時讓普特斯曼驚訝,因為根據他們對明朝人的了解,這些明朝人的禮節當中並不包含握手禮,可這楊三生卻懂得他們歐洲的握手禮,這如何對不讓普特斯曼吃驚。

  “噢,親愛的楊,你真是讓我驚訝,沒想到你小小年紀知道的還真不少”隨後,普特斯曼起身也伸出了右手。

  隨即兩人握了握手。

  “想必總督大人看了我的信,應該知道我的來意了吧”雙方坐下後,楊三生率先看口道。

  “當然”普特斯曼一本正經的說道“但是,合作的內容我認為需要有所修改。”

  “總督大人請講”

  “我認為,使用武力迫使大明朝廷妥協的話,你方應該出動150艘戰船和一萬士兵,否則我方會擔憂你方能否擁有守住南澳島和中左所得實力。”

  “可是,據我所知,福建巡撫鄒維璉已經再次頒布海禁令,並且隻頒發了6張前往大員島的貿易執照,然而,每年前往大員島的船隻,恐怕還不足六艘吧,更何況鄭芝龍也拒絕對你方出售貨物。”

  …………………………

  楊三生當然知道這些荷蘭人想要討價還價,但是沒想到這些荷蘭人得寸進尺,讓他出150艘戰船和一萬步兵,這不是擺明要讓他楊三生作為主攻去攻打南澳和中左所嗎!

  先不說楊三生的身份,如今他麾下的海軍戰鬥力不強,陸軍也就稍微好那麽一點,強攻南澳和中左所,傷亡肯定是不小的。

  更何況,一旦他以海盜的身份攻陷了大明的領土,肯定會刺激到崇禎,那時候能不能受到詔安還不好說,倒是立馬就會有大軍來征討他,這不符合他的利益和規劃。

  而且楊三生心裏很清楚,如今這些荷蘭人比原本的曆史上過的更加煎熬。

  因為原本的曆史上,這些荷蘭人還能夠從劉香那裏購買走私的貨物,如今劉香身死,這些荷蘭人已經有兩個多月沒有買到商品了,再等一段時間,抵達大員島的荷蘭商船將無貨可買。

  …………………………

  聽到楊三生這麽說,普特斯曼有些意外,他沒想到這些海盜消息這麽靈通,但是他卻堅持道“由於之前劉香與我們有貿易協定,但是劉香已經有兩個月的時間沒有遵照協定,因此我方對你方單方麵的毀約表示不滿,並且對你方的信譽度有所懷疑。”

  楊三生聽到這裏發現,這些荷蘭人還真是精明,又想讓馬兒跑,又不想給馬兒吃草,有些不悅道“劉香的部隊已與我父親楊琮的部隊合並,兩支部隊已成為一支新部隊,因此,劉香曾經與你方的約定早已作廢,既然曾經的約定已作廢,又何來毀約一說。”

  麵對楊三生的耍無賴,普特斯曼還真拿楊三生沒辦法,因為他們與劉香本就是一種互惠互利的狀態,如今劉香突然撒手不幹了,他也沒有辦法強迫劉香,畢竟都隻是口頭上的協議,更沒有簽合同,再說了,就算簽了合同,又有誰能強製劉香執行呢?無非就是他們現在在遠東的實力偏弱,才沒有約束力度而已,他這麽說的目的也隻是為了讓楊三生答應他們的條件而已。

  緊接著,楊三生又繼續說道“如今大明朝廷已經對你方進行貿易封鎖,你們隻能去日本貿易。可日本國小,又沒有多少貨物可賣,隻怕……”

  說到這裏,楊三生也不在言語,隻是指了指澳門的方向,意思很明顯,如果荷蘭人不答應他的條件,那麽遠東的貨物隻能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壟斷了,這種情況肯定是荷蘭人無法接受的。

  更何況,日本於1629年-1632年才對荷蘭解除禁運,因此,荷蘭人在明朝及日本的日子都過得異常的煎熬。

  “既然楊,如此堅定,那我隻能前往巴達維亞尋求答複,不過這一來一回需要好幾個月的時間。”談到這裏,普特斯曼妥協了,畢竟他們對於遠東貿易的巨大利潤已無法自拔,定然是接受不了失去大明朝的這塊大蛋糕的。

  自1602-1609年,荷蘭有76艘船開往亞洲,40艘船返回荷蘭,輸往東印度166萬兩白銀。

  1610年-1619年,開往亞洲115艘,返回50艘,輸往309萬兩白銀。

  1620-1629年,開往亞洲,141艘,返回71艘,輸往399萬兩白銀。

  而原曆史上的數據每十年都會有所增長或衰減,隻有輸往東印度的白銀一直在增長,直至1690年,荷蘭向東印度輸往690萬兩白銀。

  …………………………

  “沒問題,我會等總督大人回來的”說到這裏,楊三生滿意的說道“在這期間,我會恢複劉香對你方的貿易協定,以此來表達我方的誠意。”

  等到雙方愉快的談妥後,離開密德堡號的楊三生充滿笑意的臉突然變得冰冷下來,喃喃低語道“這些荷蘭人的防範之心還真強,給他們運貨都隻能在海上完成。”

  原來,楊三生最後恢複貿易隻是為了能夠讓他的部下進入大員島,哪知道荷蘭人異常的謹慎,根本不給楊三生機會。

  這讓準備找機會偷襲大員島的楊三生的計劃落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