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6章 星雲
作者:四號判官      更新:2021-02-11 08:02      字數:2481
  聞言,張淩微微搖了搖頭,解釋道:

  “沒有人控製凹凸點,凹凸點也不會運動,隻會緩慢變化和消失出現。

  凹凸點是圓球的表皮,地球是圓球的中心,地球自轉的同時,圓球表皮也是在緩慢旋轉。

  用地表人類的占星學和星相學,可以根據突然出現和消失的凹凸星點,以及星點的位置變化,進行占卜和測算命運。

  而在地表人類的天文學界,也早已經觀測到了天上的星星可以突然消失和出現的現象。

  不過,麵對宇宙星空中的恒星可以突然出現和消失的現象,地表人類天文學家們按照傳統的認知,已經完全不能理解這種現象的原因,於是沒什麽意外的,這種現象也被進行了保密,成為了地表人類時代,眾多非向大眾公開的機密之一。”

  聽完張淩的解釋,墨辰沉默了幾秒鍾之後,又回憶思索了一下地表人類時代天文學方麵的一些事情,配合著張淩的這個話題,繼續問道:

  “師尊您能否詳細解釋一下星雲,因為據我所知,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們,也曾拍攝到過不少在可見光頻段,肉眼就能看到的星雲。

  這些在可見光頻段就可觀測到的星雲原圖和渲染後的效果圖好像基本上沒什麽區別,不會讓人產生重大誤解。

  另外,地表人類對星雲的拍攝,好像早在地表人類掌握電腦圖像處理技術之前,就有了。”

  聽完墨辰的這番話,張淩回答:

  “PS過後的圖片是看不出星雲原貌的,簡單說吧,除去河外星係,地表人類時代肉眼能看到的那些所謂星雲,本質其實是世界創造時代的殘留。

  真正的星雲沒有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們談論的那麽遠和那麽大,其實就在太陽係內,距離恒星係規則屏障壁不遠的木星和土星這兩個氣態行星,就可以看成是凝結的星雲。

  在地表人類時代,原始的星雲圖片幾乎在互聯網上絕跡,基本上都被人為封鎖。

  利用光學望遠鏡,用肉眼看到的星雲也不過是黑白的薄霧。

  地表人類時代原始的PC1鏡片星雲照片,基本上都是這種低分辨率的圖片——如同紙麵水幹後的汙跡。

  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們,利用三種原子染色法,又在這種黑白照片的基礎上製作成可以在地表人類互聯網上麵公開的絢麗多彩的所謂星雲照片,這其實是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們理解的錯誤。

  在PC1鏡片上的黑白照片,顯示的橫杠和亮點是恒星係的凹凸點,橫杠也不是地表人類時代天文學家們定義的河外星係。

  而除去河外星係,地表人類時代的哈勃望遠鏡拍到的幾乎所有星雲的原始相貌都是這個樣子,與合成染色後的照片天差地別。

  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們根據自己的理解去染色合成星雲,但實際上,他們其實根本就不了解自己拍到的究竟是什麽。”

  隨著張淩的解說,一張類似紙麵水幹後的汙跡照片,出現在了虛空之中。

  看著這張照片思索了一會兒,墨辰因為找不到新話茬,隻能硬著頭皮糾纏的說道:

  “徒兒愚笨,有些不太明白師尊話裏的星雲具體是指的什麽,師尊能否給星雲做個定義?

  還有就是,師尊能否詳細說明一下,什麽樣的處理會造成誤解,又是什麽樣的誤解是重大的而且不能接受的?

  比如色彩渲染後讓人以為天空很美麗算不算重大誤解,增加對比度以使形態更清晰算不算誤解?”

  聞言,張淩微微一笑,說道:“可以,不過要解釋星雲,其中會涉及到些許的其它知識,希望你能理解。

  在最開始,世界彌漫玄無創新的精神,最基本的玄無精神創新的基礎原子顆粒,一部分根據玄無規劃者本能的選擇,組成太陽係的中心恒星太陽。

  另一部分形成了星球,還有一部分沒有被利用,則漂浮在了恒星係的邊緣,形成了星雲。

  地表人類用肉眼看到的星雲,本質是地表人類所在恒星係世界,空間凹壁旁邊漂浮的玄無精神創新後,剩下的邊角料。

  對原始照片進行的色彩渲染和增加對比度會增加人類對真實宇宙星空的誤解,你已經看到了這張星雲原始的照片,並不僅僅是增加對比度和三種原子色彩渲染的問題。

  首先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不知道他們拍到了什麽,之後他們將這些東西按照他們個人的理解,定義成了地表人類建立起來的宇宙模型中的星雲。

  再之後這些天文學家們選擇照片中的一些地方,合成美麗多彩的照片,這在當時的地表人類天文學圈子裏麵,已經形成了天文家們的潮流和潛規則。

  那時的地表人類的天文學家們,為了名譽和研究經費,會努力的將他們拍攝到的東西合成為美麗多彩的星雲照片。

  並且大多還會給予這些照片,配套的所謂科學解釋,以增加大眾對這些照片的認可程度。

  然而,事實上,其實連這些天文學家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具體是拍到了什麽東西。

  那些天文學家們,通常會從原始的照片裏麵,選擇其中千分之一的麵積,然後發揮想象,將截圖的原始照片合成為一塊美麗的星雲圖片…

  凹凸點雖然會消失和出現,但被地表人類恰好捕捉到的幾率較低,這就導致地表人類看到的突然出現和消失的星星現象,從而產生了地表人類時代的占星與星相學。

  因為凹凸點焦距在了地球,大多數情況下會讓地表人類在夜晚看到美麗的星空,不過,在太陽係九大行星每顆行星上看到的星空都是不同的,這是因為每顆行星的凹凸點焦距位置不同,觀測到的星空視角也就不會相同。

  事實上,在太陽係九大行星引力場的半徑之外,就很難再看到星空,看到的隻有黑黑的一片宇宙背景。

  因為在行星引力場半徑之外的區域,已經沒有了焦距,很難再觀測到反射的凹凸點。

  三維恒星係壁上的凹凸點很少移動,而三維恒星係壁本身雖然會移動,但移動的速度很慢很慢,僅憑人類的肉眼,根本觀測不出什麽區別。

  在地表人類時代,地表人類的天文學家們,拍攝到的星雲,還有一種就是由於凹凸點的密集呈現,使得大小不同的超量凹凸點在一個位置焦距到了地球上麵,讓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們拍攝到了一種類似於河外星係的星雲。

  把地表人類時代的天文學家拍攝到,並理解成星雲的種類做個總結,可以發現,其中一部分是星際漂浮物,一部分是凹凸點密集折射,一部分凹凸點是光學引力扭曲。

  通常凹凸點看上去是一個點,因為凹凸點扭曲的引力將陽光集中並反射。

  但一個複雜引力扭曲凹凸點看起來卻不是點狀,而是類似於地表人類時代天文學家錯誤理解的星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