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3章 最傑出生物兵器
作者:四號判官      更新:2021-02-11 08:01      字數:4399
  把距離地表人類文明21世紀3000年前~4000年前這段時間,發生在華夏大地的王朝更替事件回憶了一遍之後。

  墨辰又回憶了一下,在這段時期,他所看到的一些曆史名人。

  在這一千年裏,讓墨辰注意到的華夏人物,主要有商朝的末代國君商紂王,以及周朝的開國太師薑子牙。

  而墨辰之所以特別關注這兩個人物,原因也很簡單,主要是受後世的《封神榜》影響,才會對這兩人的生平比較好奇。

  其中,通過對商紂王的觀察,墨辰發現,與後世《封神榜》中描述的沉迷女色,殘暴昏庸的紂王形象相比,曆史上真實的商紂王卻是一位能文能武,銳意改革的優秀帝王。

  例如,商紂王在位期間,並不敬畏所謂的神。這是因為其通過對古籍的研究,明白如今的神,大多都隻是半神,曾經的那些由獵戶帝國天龍人扮演的真神已經全部隕落。

  對於這些半神,商紂王並不覺得有什麽好敬畏的。而商紂王這種反對神權的行為,也影響到了當時的商國民眾,一定意義上算是一種改革舊俗的典範。

  其次,商紂王在位期間,並不像其他帝王那樣,優先重用貴族階層的人員,而是重用那些從中底層選拔出來,身份低微的平民。

  商紂王的這一不重用貴族的行為,恰恰是其有意打破奴隸主貴族世襲製的嚐試。

  總結來看,商紂王在位期間做出的改革,有如下幾點:

  ①變更用人製度,重用中底層的平民官員,提拔了一批非世官大族的人員,這其中有飛廉、惡來、費中、左疆等人;

  ②加強對外族的控製,具體措施有將西伯昌等三人任命為三公、羈壓囚禁於朝廷,以及舉行軍事演習等舉措;

  ③推行法律改革,通過法律懲罰的方式使內、外各族人口脫離族組織而納入自己的直接掌控之中,從而擴大自己直接控製的人口數量、削弱貴族勢力,同時以嚴刑峻法鎮壓貴族反抗;

  ④嚴格推行周祭製度,固定和縮小致祭神靈的範圍,以此疏遠舊貴族。

  雖然商紂王在位期間,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嚐試。但由於傳統舊貴族勢力根深蒂固,以及當時大環境的影響,商紂王提拔的人員對商王朝典章不熟,加之這些人員出身較低,缺乏管理經驗,過度的對商紂王的命令進行服從,使得商朝原本穩定的管理體係失衡。

  另外,商紂王排擠舊有世官大族的做法,也導致了商王朝內部離心離德,很多舊貴族勢力對商紂王不再擁護,有了反叛的心思。

  在商王朝內部分崩離析,人心不齊的背景下,商紂王在征伐徐州之夷的時候,雖獲得了最終的勝利,但卻也損失慘重。

  最終因為俘虜太多,消化不了,商紂王統治的商王朝,被周武王乘虛進攻。

  而麵對周武王的大舉進攻,商紂王在兵員空虛的情況下,無奈隻能冒險使用在征伐徐州之夷的時候,俘虜的大批奴隸,去和周武王的大軍交戰。

  最終的結果就是,在牧野之戰中,商朝的大批奴隸俘虜臨陣倒戈,造成了商朝亡國,商紂王自焚的悲劇。

  見證了商紂王一生的同時,墨辰也見證了和商紂王同時代的薑子牙的一生。

  對於這個被後世尊之為全智全能、千古武聖的薑太公——薑子牙,墨辰也是非常好奇。

  借助監控裝置,墨辰以旁觀者的身份,見證了這位在後世擁有眾多尊崇名號的賢者的一生。

  薑太公半生卑微,卻始終不落青雲之誌,刻苦好學,曾接觸大量神話時代的秘聞古籍以及一些養生習武強身之法。

  垂暮之年,終遇明主,輔佐姬昌,修德振武,建設西周。

  武王伐紂,薑太公為軍師,牧野之戰,滅商興周,論功分封,為齊國君主。

  除了這些在後世被華夏一族耳熟能詳的事跡之外,墨辰還見證了薑太公死後,其體內所蘊養的靈場能量,重新構建成了可以支撐其意識和記憶完整的靈體,使得薑太公能夠以靈體的形態在地表人類的低靈界存活。

  而在這一時期,地表人類的低靈界已經誕生了一千年左右,以華夏一族為中心的地表人類東方低靈界秩序,也已經初見雛形。

  在這種背景下,薑太公的到來,很快便被華夏一族的那些低靈界的高層統治階級靈體知曉,然後慕名邀請其加入到東方靈界的秩序建設之中。

  把距離地表人類文明21世紀3000年前~4000年前,這段時期發生在華夏大地上的事件和著名人物的生平回憶梳理了一遍之後,墨辰的目光重新放在了當前這個,距離地表人類文明21世紀3000年前的時間節點。

  通過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裏的監控裝置,墨辰看著地球地表上原本發展的參差不齊的各地表文明,如今都跌落到了農業冷兵器時代的蕭條景象,他輕歎了口氣,搖了搖頭,說道:

  “經過這一千年的地表回歸計劃,地表人類各族文化斷代嚴重,無一幸免的都被亞特蘭蒂斯文明打回了農耕冷兵器時代。

  如果不是華夏一族走的是六維能量層麵的修行發展路線,在三維物質層麵的工業科技上掌握發展的並不多,恐怕也會難逃被亞特蘭蒂斯文明用熱核彈攻擊而最終滅絕的命運…”

  在亞特蘭蒂斯文明終止了地表回歸計劃之後,分布在地表各地,文化和科技知識,嚴重斷代了的地表人類各族,又重新慢慢發展了起來。

  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裏的墨辰,則繼續雷打不動的做著對太陽係各文明勢力進行同步監控的老本行。

  在華夏進入西周王朝統治時期之後,華夏一族繼續發展,很快又過了數百年的時間。

  這時,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君王登上了華夏的曆史舞台,這位君王即是西周的第五位君王——周穆王。

  作為監控旁觀者,墨辰目睹了周穆王的一生。這其中,包括周穆王西行到達昆侖之丘,發現殘破的拂姆西拉派係所留的宮殿建築群,並進行祭拜瞻仰的事件。

  也目睹了一個來自於西方的小國家向周穆王進貢了機關人的事情,這個機關人,采用的是獵戶帝國天龍人統治地表人類的神話時代殘留下來的生物與機械科技結合的技術,所製造出來的一種仿真機器人。

  由於這個仿真機器人,言行動作非常像人,以至於周穆王都懷疑機器人是由真人假扮的。在這種懷疑下,周穆王於是便命令對這個仿真機器人進行零件拆分,直到最後掏出生物心髒方才罷休。

  同步監控,看到這一幕的畫麵時,墨辰忍不住笑了,隻見他頗為感慨的說道:

  “看來地表回歸計劃對地表人類的打擊真是太大了,短短千年不到,地表人類在文化斷代的情況下,就已經把曾經的知識漸漸遺忘了。

  看來,一旦失去工業的基礎,所謂的科技理論,也會慢慢的從實用科學,淪為讓人感覺不靠譜的哲學、玄學…”

  周穆王之後,又過了幾百年,西周滅亡,華夏文明進入東周時期。

  而東周的建立,也是春秋時代的開端。

  在春秋時代,周天子勢力減弱,群雄爭霸,其中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相繼稱霸,史稱——春秋五霸。

  同時,先前因為受到亞特蘭蒂斯文明對地表人類執行地表回歸計劃,用熱核彈摧毀地表人類發達工業城市的影響,而暫避亞特蘭蒂斯文明的鋒芒,重新躲到各自秘密基地內的半神們。

  在看到地表人類又重新在地表上發展起來的景象之後,半神們再一次動起了統治地表人類的想法。

  在這個背景下,秘密基地藏匿在華夏一族境內的一些半神,秘密接觸到了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並和越王勾踐進行了一些秘密的合作。

  在雙方合作期間,酷愛寶劍的越王勾踐,曾讓與他合作的半神,鑄造了一些流傳後世的神劍。

  這個事件,在《拾遺記》中有如下記載:“越王勾踐,使工人以白馬白牛祀昆吾之神,采金鑄之以成八劍之精,一名掩日,二名斷水,三名轉魄,四名懸翦,五名驚鯢,六名滅魄,七名卻邪,八名真剛。”

  而這些受越王勾踐所托,由半神們利用發達的技術,鑄造而成的神劍,有一些甚至一直保留到了地表人類文明的21世紀。

  這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在1965年,從華夏鄂楚荊州郢郡縣,望山楚墓群1號墓出土,後被收藏於鄂楚博物館的越王勾踐劍。

  越王勾踐劍長55.7厘米,柄長8.4厘米,劍寬4.6厘米。

  劍格正麵鑲有藍色玻璃,背麵鑲有綠鬆石。

  劍首外翻卷成圓箍形,內鑄有間隔隻有0.2毫米的11道同心圓,劍身上布滿了規則的黑色菱形暗格花紋。

  在越王勾踐劍的正麵近格處,則刻有,“越王鳩淺自作用劍”的鳥篆銘文。

  根據後世地表人類用X射線對越王勾踐劍掃描後的分析研究,越王勾踐劍是一把經過人為比例精準調配,鑄造而成的合金劍。

  越王勾踐劍的銅含量為80.3%,錫含量為18.8%,鉛鐵含量各為0.4%,在這種合理配比之下,使得越王勾踐劍不僅具有了極高的韌性,不易折斷,還使其特別的堅硬鋒利。

  而要想達到越王勾踐劍這種各部分不同的金屬配比,這就要求這把劍在鑄造過程中,必須分兩次澆鑄才能讓寶劍複合為一體。

  這種澆鑄技術在後世的地表人類時代,直到近現代的公元1800年之後才被地表人類掌握,並命名為——複合合金工藝。

  越王勾踐劍除了運用了複合合金工藝之外,劍的表麵還有一層厚度達10至15微米的含鉻氧化物保護層,其含鉻量達到0.78%至2.32%,這個保護層讓越王勾踐劍擁有了防腐抗鏽的能力,使它即使是被埋在地下2000餘年仍然不會生鏽,表麵清理之後,整個劍體依舊光亮如新。

  而這種鍍鉻技術,在後世的地表人類文明時代,直到公元1937年才被德國人發明,並在1950年由美國人申請了專利,正式命名為——鉻鹽氧化處理技術。

  在這一時期,在華夏境內重新活動的一些半神,不僅創造出了越王勾踐的記憶金屬劍,還與秦始皇等地表人類中的一些君王進行了聯係,意圖通過對秦始皇等君王進行技術上的合作與支持,在地表人類文明中建立傀儡政權。

  半神們和秦始皇的接觸,在後世留下了宛渠之民、淪波舟等的傳說。

  在《拾遺記》中的相關記載如下:

  “始皇好神仙之事,有宛渠之民,乘螺舟而至。

  舟形似螺,沉行海底,而水不浸入,一名‘淪波舟’。其國人長十丈,編鳥獸之毛以蔽形。

  始皇與之語,及天地初開之時,了如親睹。

  曰:‘臣少時躡虛卻行,日遊萬裏。及其老朽也,坐見天地之外事。臣國在鹹池日沒之所九萬裏,以萬歲為一日。俗多陰霧,遇其晴日,則天豁然雲裂,耿若江漢。則有玄龍黑鳳,翻翔而下。

  及夜,燃石以繼日光。此石出燃山,其土石皆自光澈,扣之則碎,狀如粟,一粒輝映一堂。昔炎帝始變生食,用此火也。

  國人今獻此石,或有投其石於溪澗中,則沸沫流於數十裏,名其水為焦淵。

  臣國去軒轅之丘十萬裏,少典之子采首山之銅,鑄為大鼎。臣先望其國有金火氣動,奔而往視之,三鼎已成。

  又見冀州有異氣,應有聖人生,果有慶都生堯。又見赤雲入於酆鎬,走而往視,果有丹雀瑞昌之符。’

  始皇曰:‘此神人也。’

  彌信仙術焉。”

  和半神們的接觸,讓秦國掌握了和越王勾踐劍一樣的青銅器鑄造技術,即複合合金工藝和鉻鹽氧化處理技術。

  憑借著由這項技術,鑄造而成的青銅兵器,以及擁有雄厚積累的大秦帝國,秦始皇成功統一了六國,實現了華夏大一統。

  而在統一六國之後,也因為曾經和半神們的接觸,使得秦始皇對於長生修仙之事念念不忘,最終秦始皇更是派遣徐福,率領三千童男女,出海尋找不死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