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兩隻黃雀
作者:四號判官      更新:2021-02-11 08:01      字數:4451
  月球要塞從地球的外太空軌道,變軌進入到地球大氣層之後,引發了地球的一係列驚變。

  昆侖山堡壘根據地的一座大山之巔,被多種反偵測力場屏蔽,而隱身著的墨辰悄然出現。

  他抬頭望了望頭頂仿佛近在咫尺,觸手可及的月球要塞,墨辰的臉上不禁露出了思索回憶的神色。

  在月球要塞改變軌道,進入到地球大氣層之後,因一直懸掛於亞洲極低空域的位置,所以久而久之,生活在地球表麵的各地區人類先民們,就對這個不速之客有了各自的一些記錄。

  這其中就包括華夏的瑤族地區,在這個地區,因為距離月球要塞所在的空域有些距離,所以可以大概的看到月球要塞進入到大氣層的那一部分樣貌。

  對於月球要塞的出現和記錄,這一地區的瑤族人,代代相傳著一個傳說:

  “在遠古的時代,天上隻有太陽和星星,卻看不見月亮,那時的夜空漆黑如墨,每當夜晚降臨,大地上就被黑暗的恐懼籠罩,人類和其他動物一樣都躲進自己的巢穴。

  直到有一天晚上,天空中突然出現了一個熱烘烘、七棱八角的大山一樣的東西,它不圓不方,像一塊巨大的石頭,放射著毒熱的光芒。”

  對於這個記錄,後世的學者們,一直以來都是把其當做美麗的傳說故事對待。然而,墨辰通過對照此時月球要塞離地球地表如此近的位置,近到地球表麵上的人用肉眼就可清晰地看到月球要塞上各種各樣的環形山、山脈、山穀、平原等地形地貌景象。

  在這樣近的距離上,地表人類觀看月球要塞上的山脈必然是向外突出的,就像球表麵長出的倒刺一樣,這和所謂的七棱八角描述正好相符。

  另外,在這樣近的距離下,因為人類視覺限製的原因,是幾乎不可能發現月球要塞是個球體的。

  因為月球要塞在修複後的直徑將近3500公裏,這麽大的直徑球體,突破大氣層,在地表人類的視野裏露出那麽大一部分出來。以人類的視角範圍,是很難看出月球要塞是圓的。

  這就和一個人站在地平線上,是很難感覺到地球是個圓形的球體的道理類似。

  所以,傳說中瑤族這個故事中,有關於月球要塞“不圓不方”的描述同樣也是十分準確的。

  “這麽看來,甲骨文中的‘天’字,同樣也隱約指的是月球要塞了?”

  甲骨文中“天”字象形為月亮下的人,從這可以看出,遠古人類意識中的天就是指的月球,這說明那時的月地距離很近。

  回憶起甲骨文中,天這個字最初的造型,墨辰望著頭頂仿佛就是天穹的月球要塞球形輪廓曲麵,表情微妙。

  不久後,墨辰根據月球和天,這兩個關鍵詞,回想到了不少在後世依舊傳承的相關文化。

  例如,祭天、敬天、拜天公、納西祭天人等在華夏各地廣為流傳的拜天文化。

  “此時的月球懸浮在地球的亞洲上空,遮蔽了足有三分之二的天空範圍,在地月之間如此近的距離環境下,也難怪後世的華夏會產生獨有的拜天文化…”

  思索回憶著有關於“天”的信息,墨辰自語。

  回憶完了有關於天的信息之後,墨辰又挖掘起腦海中的那些有關於月球的神話記載。

  根據苗族的神話《穀佛補天》中所提到的,在遠古時代,主宰天地的是宏效,他們移動天地相去一度遠,天從此昏昏沉沉,地從此不明不暗。

  按照墨辰現在看到的地月位置,這則神話中描述的八成就是“天”離大地很近時的景象。

  由於月球要塞遮擋了亞洲將近三分之二的天空,使得隻有部分陽光能夠照到地麵上,這才使得地麵上“不明不暗”,能見度很低。

  又因為被稱為“天”的月球要塞距離地球太近,同時它也太大了,所以此時地表上的人類不論向哪個方向眺望,都會覺得天和大地相接。

  同時,這樣一來,你不論從哪座高山,哪顆大樹的側麵望去,都會有同樣的感覺:

  山尖或樹梢,上頂著“天”,下接著地。

  甚至人們由此天真的想象,如果登上了山,爬上了樹,不就可以直達“天”上了嗎?

  在人們這種感覺裏,這些山和樹就像可以攀爬到天上的天梯一樣。

  另外,這種天地相接的景象,又使人感覺到,這些山和樹仿佛在支撐著“天”和地,一但把這些山撞斷了,樹砍倒了,“天”就要飛走了。

  “看來古人的神話記載,雖然受限於世界觀的限製,在描述方麵會存在偏頗,但這並不妨礙這些神話記載中的故事,很多都是有理可依,有跡可循的…”

  收回看向頭頂月球要塞的目光,墨辰又把視線轉向周圍,看著遠處山與森林的盡頭,好似已經直接接觸到月球要塞表麵的景象,他的臉上表情奇妙的感歎。

  感歎過後,墨辰的腦海裏又閃過了國外有關於月球的一些傳說和記載。

  印第安人的部落傳說:

  在遠古的時候,天上沒有月亮,人類一到晚上都很害怕。有一位酋長決定犧牲自己,給大家帶來光明。於是,他站在高高的山頂上,向空中飛去,越飛越高,最後變成了月亮。

  亞裏山大裏亞大圖書館的第一任館長在他留下的文獻中這樣寫到:“古時,地球的天空中看不到月亮。”

  古希臘的數學家、天文學家阿納克薩哥拉斯,也根據當時的一些資料說過類似的話:“月亮在天空中出現是很晚以後的事情了,在人類的早期天空中沒有月亮。”

  天文學家貝拉米,從純天文學的角度出發,通過大量的計算推論,認為:“月球來到現在的軌道,大約是在5萬到3萬年之間。”

  …

  圍繞著天的文化和月球的問題,思索回憶良久,墨辰眉頭微皺,暗道:

  “既然後世有許多神話和傳說,以及猜測和科學論證都指出月球出現和起源的可疑之處,可為什麽到21世紀,各國人類還是用月球自古就有之的普遍觀念看待月球呢?

  …難道說,是各國上層決策者們,擔心把時刻圍繞著地球旋轉的月球是艘擁有致命攻擊力的高級文明飛船的真相告訴了各國民眾後,會引起不可測的恐慌混亂?擔心各國人類無法接受外星敵人,就一直懸浮於地表人類頭頂上的這個事實?

  可是,這樣一味的隱瞞又有何用呢?這和遭遇危險因為恐懼,而把頭埋在沙子裏,而自以為是的躲過了危機,獲取了可憐的安全感的鴕鳥又有什麽區別呢?

  這種愚蠢的做法,最終欺騙來,欺騙去,騙的還是整體地表人類文明。或許在二十多萬年後的亞特蘭蒂斯文明記載中,地表人類文明的最終毀滅,和這種一味的欺騙也有著一定的關係…”

  皺著眉頭思慮良久,墨辰暗歎了口氣,隨後喚出遊戲麵板,查看現在的時間:

  “距離元年7000年前,坎爾姆文明16.4玄度。”

  意念一動,把遊戲麵板關閉,墨辰暗道:“現在的時間是距離地表人類21世紀的7000年前,阿爾拉灰人改變了月球要塞的軌道,把月球要塞降臨到了亞洲上空…”

  墨辰在對改變了軌道,緊貼在地球上空的月球要塞進行觀察和思考的時候,利用月球綁定地球為要挾,讓太陽係各方文明勢力,都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的阿爾拉灰人正在製訂一個對於他們而言,非常重要的計劃。

  這個計劃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對阿爾拉灰人基因的優化修改,一部分是製造小型的堡壘要塞。

  按照阿爾拉灰人的計劃,他們是想借助當前來之不易的自由時期,在地球表麵進行DNA合成實驗,意圖修改自己DNA中的巨大缺陷,打破普通阿爾拉灰人平均壽命隻有三十多年的基因限製。

  至於製造小型的堡壘要塞,目的則是為了借助當前的機會,抓緊在太陽係中收集資源,壯大自身的軍事力量。

  關於製造小型堡壘要塞的技術,阿爾拉灰人的科學家則早就有掌握。是在曾經的深空狙擊浮島技術基礎上,升級轉化而來的一種把行星生態和飛船功能,相結合的複雜技術。

  在月球要塞的引擎動力係統沒有修複之前,阿爾拉灰人一直被火星甘爾夏文明的艦隊壓製在月球要塞內部的生態世界,靠著月球要塞本身的資源發展,這無疑有著很大局限。

  如今,阿爾拉灰人把月球要塞的引擎動力係統修複,並通過綁架地球,來為他們爭取到了難得的機會,令太陽係內的其他文明勢力都不敢對他們輕舉妄動。

  如此一來,阿爾拉灰人便迎來了難得的發展時期。在這一時期,他們終於可以派遣碟狀飛船從月球要塞中出去,前往太陽係各空域收集他們所需的資源,而不再像曾經那樣,碟狀飛船剛出月球要塞就會受到甘爾夏文明的艦隊攻擊。

  阿爾拉灰人一族十分珍惜這段特殊時期的時間,在阿爾拉一族科學家們的努力下,月球要塞改變軌道,和地球貼近的幾百年之後,阿爾拉灰人們便成功製造出來了九艘結構類似於月球要塞,但在體積上,卻要比月球要塞小很多的小型堡壘要塞。

  不過,由於這九艘小型堡壘要塞,是由阿爾拉灰人製造,並沒有獵戶帝國天龍人的那種雄厚的技術積累,所以這九艘小型堡壘要塞整體的科技含量,要遠比月球要塞低的多。

  在防禦度上,九艘小型堡壘要塞更是不能和月球要塞相比,但也要比阿爾拉灰人一般的碟狀戰艦的防禦更強。

  在外形方麵,九艘小型堡壘要塞都是有著光滑金屬表層的球狀。

  在月球要塞降臨在亞洲上空,阿爾拉灰人忙著製造小型堡壘要塞和優化自身基因的同時,地球地表上的人類也在發生著一些事件。

  其中,華夏文明先後發生了著名的阪泉之戰和逐鹿之戰,這兩個戰爭的背後,都是由拂姆西拉派係的自然人操控引導,目的則是為了加快華夏文明的南北部落統合,讓華夏文明從神農氏時代,進入到黃帝時代。

  華夏文明進入到黃帝時代之後,華夏文明也終於徹底成熟,成為了拂姆西拉派係手中的一張王牌。

  而當阿爾拉灰人的科學家們,成功製造出了九艘小型堡壘要塞的時候,華夏文明已經步入到了堯帝的統治時期。

  九艘小型堡壘要塞製造成功之後,阿爾拉灰人自然是需要對其進行大量的飛行測試。

  在負責小型堡壘要塞研發製造的阿爾拉灰人的科學家們,向阿爾拉灰人的最高指揮官阿卡拉奇,提出飛行測試的申請之後,阿卡拉奇給予的回複是,為了防止九艘小型堡壘要塞在飛行測試過程中,被太陽係內的其他文明勢力的飛船攻擊,隻允許九艘小型堡壘要塞的飛行測試,在地球大氣層之內進行。

  得到阿卡拉奇的命令後,阿爾拉灰人的科學家們駕駛著九艘小型堡壘要塞從月球要塞飛出,在地球的大氣層之內,進行飛行測試。

  然而,由於阿爾拉灰人的這些小型堡壘要塞的體表都是由金屬製造而成,且表層十分光滑,這就使得這些小型堡壘要塞反射太陽光非常嚴重。

  另外,這九艘小型堡壘要塞雖然稱之為小型,但這個小型隻是和月球要塞相比而言。

  要知道月球要塞的直徑將近3500公裏,而地球的直徑也不過是12756公裏。這九艘小型堡壘要塞的直徑,每艘則是標準的100公裏直徑。

  九艘小型堡壘要塞的直徑加起來,也有900公裏。

  由於這些小型堡壘要塞體積龐大,當這九艘球狀的小型堡壘要塞從月球要塞飛出,在地球大氣層內進行飛行的時候,每艘小型堡壘要塞的光滑金屬表麵反射的太陽光異常強烈。

  其強烈程度,讓地表上的人類白天抬頭看去,甚至有種天上又生出了九個太陽的錯覺。

  同時,九艘小型堡壘要塞金屬表麵,大麵積的反射太陽光,也使得地球一些區域的地麵,受到了炙熱的高溫烘烤。

  而這其中,受到九艘小型堡壘要塞這種高溫灼燒影響最大的,又屬亞洲區域的華夏文明。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月球要塞就懸停在亞洲上空。作為九艘小型堡壘要塞的母艦,月球要塞的附近自然也成為了九艘小型堡壘要塞活動最為頻繁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