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謎一般的開局
作者:四號判官      更新:2021-02-11 08:00      字數:5536
  探路者號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繞著太陽係飛了一圈,又從另一端返回。這個結果,讓聯合空間站內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世界觀碎了一地。

  每個得知這個消息的科學家都仿佛遭到了成噸的傷害,輕者大腦短暫當機,心底臥槽!納尼?什麽鬼…這類的詞狂湧,嚴重的已經開始質疑起自己過去一生所學的那些理論知識是否正確。

  和地表人類二十一世紀的科學家們一樣,在沒有出現探路者號探測器這檔子事之前。卓爾金王國和熒惑聯邦的科學家們普遍的都認為,隻要航天飛行器初速度達到第三宇宙速度,其上配備的動力引擎具有長久的續航能力,那麽這艘航天飛行器理論上就能脫離恒星係的引力束縛,飛往恒星係之外的廣袤星際空間。

  然而,如今探路者號探測器卻用殘酷的事實讓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不得不重新審視,兩大文明過往的科學家們所建立起來的傳統恒星係天體理論模型是否真的是符合現實,還是兩大文明科學家在過往研究中,隻是根據有限的數據公式推論,而得出的一廂情願的理想化錯誤模型。

  被探路者號探測器繞了恒星係一圈,從另一端返回的事情震驚到的不僅是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還有全程追蹤觀看著的墨辰。

  從地球二十一世紀的人類地表文明而來的墨辰,對於恒星係的天體模型認知,和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們基本一致。

  當他看到探路者號探測器從另一端返回的結果之後,都快驚掉了下巴。

  幻熙號飛船駕駛室空間裏,透過全息投影屏幕,瞅著已經返回到了地球軌道太空附近,正在被兩大文明的科學家回收進飛船的探路者號探測器,墨辰滿臉不解的問道:

  “幻熙,你確定不是哪個環節搞錯了?這顆探測器被加速完了,最後是從恒星係另一端返回,而不是飛出恒星係?”

  聞言,幻熙嬉笑一聲,回答:“沒有錯的哦,這種探測器是不可能飛的出去恒星係的。”

  聽到幻熙給出的肯定語氣答複,墨辰迷惑的問:

  “為什麽會飛不出去?這顆探測器的發射速度遠大於第三宇宙速度,已經擺脫了恒星的引力約束。采用的也是小型核聚變動力引擎,擁有強勁的動力和續航能力,怎麽可能還飛不出去?”

  見墨辰一臉迷惑的模樣,幻熙嬉笑的回道:

  “傳承者你的想法是錯誤的,想要讓探測器離開恒星係,並不是簡單的讓探測器達到第三宇宙速度,擁有充沛的能源動力就能成功的。

  因為恒星係屬於三維世界,而恒星係之外,屬於四維矩陣世界。要想從三維恒星係世界,進入四維矩陣世界,難度已經不僅僅是光克服簡單的物質世界領域的技術難題,還要涉及到更高的維度技術。”

  聽到這裏,墨辰心裏一動,關於三維恒星係和四維矩陣這兩個詞,他曾在某次向004谘詢疑問的時候,從004那裏聽說過。

  隻是當時因為他的生命玄度還太低,004隻稍稍提了一句關於四維矩陣的事情,便沒了下文。在之後,隨著他完成試煉任務逐漸增多,又相繼接觸到了靈場靈體等概念,在吸收這些知識過程中,他也斷斷續續的看到過四維矩陣這個詞。

  但時至今日,他對於四維矩陣具體的定義依舊模糊不清。倒是所謂的三維恒星係,他單純從字麵意思上,大概能猜測到是指的太陽係這種的恒星係世界。不過對於四維矩陣,他卻連猜測都很難猜測出什麽。

  心裏的思緒流轉而過,墨辰眸子裏略過一抹精光。他清晰記得,自己當初在004那裏想要了解四維矩陣的資料,是需要花費積分兌換才能行。

  此時,自己擁有來自騰呐文明的幻熙和星火在身邊,他為什麽不趁此機會,從幻熙那裏套一套關於四維矩陣的資料呢?

  想到就做,在幻熙回答完之後,墨辰臉上疑惑不減反增,問道:“三維恒星係世界和四維矩陣世界?這又是什麽?”

  見墨辰反問,幻熙隻以為墨辰是在疑惑這兩個詞的意思,於是幻熙進一步的回答:

  “傳承者既然對恒星係三維世界和四維矩陣世界這麽好奇,同時,傳承者又對這顆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的現象迷惑不解,那麽幻熙就給傳承者你係統解釋一下這方麵的相關問題吧。

  首先,傳承者你需要對恒星係三維世界模型有基本的理解。

  恒星係三維世界,是由一顆恒星為主體,和圍繞這顆恒星的眾多行星及大小不一的太空漂移物質為填充,共同組成的三維正立方體空間世界。

  在這個三維恒星世界裏,恒星係的所有行星和其它天體,都要受該恒星係中心恒星的引力影響,而圍繞恒星做旋轉運動。

  同時,該恒星三維世界內,所有行星上生命所需的能量源頭,又都要從中心恒星中獲取。

  由此可見,對於一個三維恒星係世界而言,中心恒星的引力場和能量場,在這個恒星世界內,是非常重要的。

  沒有恒星引力的約束,原本圍繞恒星運轉的行星等天體,就會四散逃逸,最終不知道跑到哪裏去。

  沒有恒星的能量供給,三維恒星世界內的行星,就會因為缺乏生命體誕生和發展成長所必須的養分能量基礎,而成為一顆顆的死星,而不是逐漸演化成豐富多彩的複雜生命世界。

  在恒星係的邊緣,是一顆恒星引力場最弱和最紊亂的地方。同時也是該恒星係,能量供給最匱乏,基本上沒有能量供給的地方。

  不過,在恒星係邊緣,如果隻是恒星引力場和能量供給變弱,那對於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和外星係探測飛船來講,也還可以利用自身所攜帶儲備的能源,來實現跨恒星係飛行。

  但是,從卓爾金王國和熒惑聯邦,兩大文明共同製造發射的外星係聯合深空探測器,最終環繞太陽係一圈又從另一端返回的現象來看,我們發現事實卻並非想象中的那麽簡單。

  在傳統所認知的恒星引力和能量之外,還有更加重要的未知因素,在製約阻礙著人造探測器和飛船進行跨恒星係星際旅行。

  這個重要的未知因素,在恒星係的更深層麵——恒星的能量頻段所顯化的創造可能性。

  正如傳承者你所知道的,每個恒星係的恒星都是該恒星三維世界中的能量界核心能量動力爐,這個能量動力爐,通過自身能量頻段所顯化的創造可能性,來影響著圍繞在它周圍的各個行星世界中的生命誕生類型和發展模式。

  這裏我所說的能量頻段,是一種專屬於恒星的另類獨特性標誌。

  這種獨特的能量頻段,在宇宙中的不同恒星之間,就像是人與人之間代表自身物質載體個性的基因DNA一樣,是一種獨屬於恒星自己的身份證明。

  這種恒星自帶的能量頻段,會在恒星所輻射的引力場和能量場區域,構建顯化創造出一個專屬於該恒星的規則屏障。

  如果一個三維恒星係世界內的生命,想脫離該恒星係世界,就需要想辦法突破這層規則屏障。

  而這種規則屏障,在一個三維恒星係的物質世界,所具體表現出來的特征,就是位於恒星係邊緣的等離子高密度規則能量引力紊亂區。

  這個等離子高密度規則能量引力紊亂區,會圍繞恒星係構成一個三維正立方體的無形規則屏障。

  如果發展科技的文明,想要憑借科技造物,比如人造探測器或飛船,穿越這個無形屏障。就需要麵對這層等離子高密度規則能量引力紊亂屏障。如果科技造物在技術材料上不過關,則會很容易被這層屏障中的高密度等離子和紊亂的空間亂流給摧毀碾壓成碎片。

  另外,即使科技造物在結構強度上過關了,想要穿過這層恒星係屏障,也需要懂得四維矩陣坐標尋找鎖定躍遷技術。

  這種在四維矩陣中尋找鎖定其它恒星係坐標的技術,一般方法是采用鎖定另一顆恒星係恒星的專屬能量頻段。

  當鎖定了另一顆恒星的能量頻段之後,再選擇距離自己恒星合適的位置,進行空間躍遷,才可以躍遷到對方的恒星附近。

  不過一般已經全麵認識到恒星係客觀模型的文明,也不會去突破恒星係規則屏障,而是直接鎖定另一顆恒星的能量頻段,運用空間躍遷技術,直接躍遷到想去的恒星係世界即可。

  在更先進的星際文明認知裏,若想通過在恒星係邊緣,突破規則屏障的方法,到達其它恒星係,其飛船不僅需要具備可以硬抗高密度等離子碾壓和空間亂流的技術,最後還是得要掌握另一顆恒星的四維坐標。

  並且,在脫離恒星空間亂流屏障後,飛船內的生命,會因為突然失去了原恒星係規則的約束,而進入一段時間不等的無規則狀態適應過程。

  這個從無規則混亂到歸於平衡再適應的過程,發生在生命體的物質載體到靈場載體等的多個層麵。

  也因為如此,在這個過程中,生命體會從物質載體到靈場載體等層麵,出現狀況不一的負麵狀態。

  例如物質載體層麵的頭痛惡心嘔吐、大小便失禁、全身萎靡無力,和靈場載體層麵的幻聽、幻視、耳鳴、視線模糊等。

  個別體質較差的生命體,甚至會在這期間,出現直接暴斃的現象。

  這些負麵症狀,如果隻是發生在安全的環境裏,那麽解決的辦法會有很多。

  然而這是在飛船從一個三維恒星係的規則屏障突破之後,進入四維矩陣世界,在未知宇宙裏航行過程中出現。此時的環境本就充滿了各種未知的危險和不確定性,如果這個時候,飛船內的生命體再陷入各種負麵狀態,那無疑會增加飛船內的生命體們在四維矩陣未知宇宙環境裏遭遇危險的概率。

  事實上,在第一次突破恒星係規則屏障的文明探索飛船中,因對恒星係外的環境沒有理性客觀的認知,而最終死亡的生命,占了絕大多數。

  極少會有在沒有任何準備下,突破了恒星係規則屏障後,還能活下來的生命。

  一般的結果,都是這些生命連同他們的飛船一起,因找不到四維矩陣中,其它三維恒星係的恒星坐標,而永遠的迷失在了兩個恒星係之間的無規則區域。”

  “按照你的意思,看來是必須要先找到四維矩陣的坐標,才能順利進入其它恒星係了?那什麽是四維矩陣?什麽又是四維坐標呢?”

  思考著幻熙這段長篇解釋裏的內容,墨辰琢磨了會兒問。

  聞言,幻熙嬉笑著回答:

  “四維矩陣包含許多三維世界,也就是正立方體的恒星係世界。以傳承者你為例,傳承者從該恒星係向上下左右觀看,除了已知的行星和星際漂移物之外,你並不能找到其它的恒星係世界。

  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其它的三維恒星係世界,在四維矩陣中,並不是和你所在的世界在一個能量頻段上。

  不同的世界,不同的規則,不同的發展方向。事實上,一個恒星係的生命在自己恒星係內抬頭所看到的星係、星團等天體,都是其它三維恒星係在四維矩陣投影中的一個麵向。

  這種星空觀測現象,就和二維的平麵生命看三維的立體生命,卻隻能看到三維立體生命的一個麵一樣。

  更進一步的描述,以傳承者所熟知的藍星上被稱之為螞蟻的生物為例,它們隻能通過觸感來辨認物體。對於它們來講,不同的人,隻是不同的一種大地震動感。

  換句話來說,螞蟻隻能看到一個人的體重所反應的地麵震動感,對於一個人的外貌、膚色、性格等等,均是不能了解到的。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是因為螞蟻由於自身觀測手段的限製,隻能觀測到震動感這一種片麵的現象,而不是整個人方方麵麵的全貌。

  同理,對於恒星係三維世界的生命而言,當他們抬頭仰望星空時,所看到的也隻是其它三維世界在四維矩陣投影的一個麵。

  就像一個人站在一棟高大的立方體房屋麵前,抬頭隻能看到這個立方體房屋的一個麵——也許這個人,正好看到這棟立方體房屋正門的那一麵,但他卻看不到這個立方體房屋其它幾個麵上有後門,有窗戶,有圖案的樣子。

  這個時候,我們不能隻能說恰好看到了房子的正門,所以這個立方體房屋其它幾個麵的全貌就都是正門的樣子。

  當然,以兩大文明如今的技術,可以通過高空俯視看到房子其它幾個麵的全貌,所以不會發生把正門當做整個房屋全貌的笑話。

  可是,對於其它恒星係三維世界的有效觀測技術,兩大文明目前是不具備的,所以這種把恰好看到的正門當成其它恒星係三維世界全貌的笑話,卻正在發生著。

  不過,這也是沒有觸摸到三維恒星係客觀模型,和四維矩陣知識的大多數低等文明常犯的錯誤和現象。

  對於四維矩陣,還可以這樣比喻:

  傳承者可以把四維矩陣想象成一團光,就像火光那樣。這團光通過無形的線,連接著許多個水晶,每個水晶可以看做一個創造世界的意誌,也就是一顆恒星。

  每一個創世意誌,都可以分化出許多個世界。也即是每一顆恒星,孕育出許多個可以誕生生命的行星世界。

  而每個世界所需要的能量和信息則由四維矩陣通過那些無形的線來提供。

  當然,客觀存在的四維矩陣,並不是現實中的光,這隻是一個抽象的比喻。

  四維矩陣不在上麵或下麵,前麵或後麵;它在每一個三維恒星係世界內,所存在生命體們的意識之外,在生命體們的靈性之中。

  誠然,四維矩陣是種非常抽象複雜的概念。目前階段,傳承者你隻需要知道,有四維矩陣這種東西客觀存在即可。

  想要理解四維坐標,傳承者你需要先明白,何為三維坐標。

  想要離開一顆星球,去往星球之外的太空,需要一個三維坐標。這個三維坐標,我們標記為X、Y、Z,一艘飛船在行星和三維恒星係的太空環境中移動,需要找準XYZ三個坐標的立體位置,才能準確的到達目的地。

  同理,要想離開三維恒星係,去往四維矩陣世界。則需要在XYZ三個坐標之外,再加個坐標,這個坐標即是前麵所說的恒星專屬能量頻段。

  找到四維坐標後,到了另一個三維恒星係世界,則又需要切換成三維坐標,用以在另一個三維恒星係世界航行。”

  聽完幻熙關於三維恒星係和四維矩陣的所有解釋,墨辰卻沒有直接說話,而是一臉沉思的梳理著幻熙這些話裏的內容,進行知識的轉化吸收。

  良久,墨辰眸子裏的沉思之色才漸漸褪去,臉上露出明悟的神色,自語:

  “所謂三維恒星係,其實就像是一個四方型西瓜。每個三維恒星係的邊緣一圈,呈現四方形狀的規則屏障,則相當於四方型西瓜的綠色瓜皮。

  四方型西瓜內的瓜瓤和瓜子,則相當於恒星係世界內誕生的行星或生命。

  這些瓜瓤和瓜子,想要從四方型西瓜裏麵出來,就得想辦法突破它們所在四方型西瓜的最外層瓜皮。

  四維矩陣,則相當於盛放西瓜的框子。因為框子的存在,多個西瓜才能聚在一塊。而不是散落一地,滾的哪都是。”

  幻熙:“……”

  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