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劍指六國
作者:四號判官      更新:2021-01-08 00:55      字數:2295
  一夜之間,秦相國呂不韋被捕入獄,皇太後趙姬被軟禁,假閹人嫪毐三族連誅的消息,震驚鹹陽貴族和普通平民。

  數日後,這個消息傳遍秦國內外,秦國上下震動,六國朝野駭然。

  不久,呂不韋與皇太後趙姬的苟且之事被昭告於天下。

  一時間,原本以為秦王年少暴躁,不滿其作為,想要為呂不韋等人求情的秦國政客大臣們全體禁聲。

  而之前慕名呂不韋在秦國擁有威信,來自各國投靠在他門下的客卿們,也很快四散離去。

  不過這些人,並沒有就此離開秦國,而是被早先就有布局的墨辰,以荀子的名義,盡數招攬到了荀子的門下。

  “如今國內的阻礙已被清除,依老師您的意思,本王可否則日即對六國發起覆滅戰爭?”

  除去了呂不韋這個最大的障礙之後,嬴政在秦國再也沒了顧及,此時的他意氣風發。

  這天他邊與墨辰在秦王宮的花園裏漫步賞花,邊看向墨辰詢問。

  “大王剛剛除去呂不韋,當今秦國上下正處於權貴重新洗牌的階段。

  因國內的各貴族派係還未再次穩定,所以我認為,此時還不是對其餘六國發兵的恰當時機。”

  聞言,墨辰思慮了數秒後回答。

  “那依老師您的意思,什麽時候才算是我大秦發兵的恰當時機呢?”

  聽完墨辰的說法,嬴政點了點頭,虛心的請教。

  “秋收之後,到時正是兵強馬壯,糧草輜重充盈的時候,正適合挑起戰爭。”

  對於這個問題,墨辰早就有了計劃,所以他在嬴政問出後,當即便做了回答。

  “秋收之後麽…那看起來至少也是八月中旬了。”

  聽完墨辰的建議,嬴政思索著自語。

  “不過大王在那之前,還有一些事情需要去準備。”

  見嬴政在思考,墨辰又說道。

  “哦?老師指的是什麽事?”

  聞言,嬴政從思緒中回過神來,好奇的問。

  “當今天下,除秦外之六國,齊楚燕韓趙魏。

  其中,六國裏麵,趙國綜合國力最強,既有平原君趙勝和善於守城的名將廉頗,亦有善於攻城的猛將李牧、樂乘、龐援等人。

  加之趙國在胡服騎射方麵,善於精研,民風彪悍尚武,故其當為秦滅六國之最大勁敵。

  在之後是楚國,論綜合國力,楚國較於趙國次之。其國內的春申君黃歇雖素有賢才美稱,但僅憑其一人不足為懼。

  在將帥方麵,楚國也就隻有項燕有些才能,其它亦無需多慮。

  與楚國綜合國力相仿的是齊國,齊國作為周朝時期,薑太公的諸侯國,算是一個曆史比較悠久的國家了。

  隻是齊國傳承至今,早已經失去了當年薑太公的威風。

  目前的齊國內部,沒有出名的治國能相,亦沒有驍勇善戰的出色將領。

  且當今齊國的國君齊王建,任用後勝為相。後勝其人生性貪婪,這點大王您應該比我清楚。

  在攻打其餘五國的時候,大王完全可以用重金賄賂後勝,令其迷惑齊王,不讓齊國插手秦誅滅其它五國的戰爭。

  除了以上三國,剩下的魏燕韓三國,衰敗之象已經非常明顯。

  其中韓國因和我大秦與魏國接壤,已經在與兩國的連年征戰中,被侵蝕的所剩無幾。

  且韓國在名人將相方麵,除了曾出過一個申不害之外,再無值得稱道的人物,實在不值一提。

  再者,今韓王之子韓非已經隨他的老師入了秦,以如今天下的形勢,想必韓王也是做好了投秦的打算。

  若以此來看,秦誅滅六國之時,韓國或許還會主動舉國來降也說不定。

  魏國,除了信陵君魏無忌需要提防之外,亦沒有值得一提的人物。

  最後剩下的燕國,在戰略位置上遠離秦國,除此之外,國力於六國裏偏中下,麵對大秦,不堪一擊。

  我想讓大王準備的,正是為秋收後的殲滅六國戰爭做提前的打算。

  其中,核心的是對趙國謀臣名將的離間、刺殺、汙蔑等計策。

  同樣的道理,對於其它幾個國家的關鍵人物,也應進行同樣的計劃籌備。

  爭取在秋收之前,能通過這些暗中手段,誅殺幾個比較有影響力的人物。

  這樣到了大軍正麵交鋒時,可以為我大秦免去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加快戰爭的進程。”

  稍加停頓,把近段時間整理的情報資料在腦海裏過了一遍後,墨辰條理清晰的向嬴政申明了自己的主張建議。

  “通過買通、刺殺六國的重臣,來達到間接削弱六國的目的,老師的提議大善。”

  聽完墨辰對於六國的各自分析後,嬴政很快認識到了其中的關鍵,眼前發亮的讚歎。

  “離間、買通、刺殺這些手段,說到底也隻是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卑劣計策。

  大王要想能夠誅滅六國,快速統一華夏各族,還需要在秦軍上下功夫。”

  見嬴政很是讚同自己的建議,墨辰再次說道。

  “秦軍?我秦軍在眾諸侯國中,是公認的虎狼之師,戰力卓絕,這難道還有什麽不妥嗎?”

  聽到墨辰提及秦國軍隊,嬴政不禁皺起了眉頭。

  “秦國軍隊的驍勇善戰,虎狼威名,我自然曉得。

  其實,我指的並不是秦國士兵的素質問題,而是指秦國士兵的武器裝備。

  如果秦軍能在武器裝備上有所突破,在麵對其餘六國的軍隊時,擁有更加明顯的優勢,到時打起仗來。在武器占優的情況下會如虎添翼,無往不利。”

  看到嬴政皺起了眉頭,墨辰麵上露出淡淡笑容,及時掰正了嬴政的思路。

  “武器裝備?”

  墨辰提出的這個陌生名詞,讓嬴政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待他細細品味思考之後,才明白過來墨辰指的是什麽。

  “秦軍現有的裝備,弩、戟、劍、兵車、騎兵等,這些在我看來,還並不能在和六國的軍隊對戰中,達到絕對的優勢程度。

  如果秦軍在武器裝備上足夠領先,其餘六國在與秦軍交戰時,應該是被碾壓和單方麵屠殺才對,而非有勝有敗這種類似半斤八兩的戰爭結果。”

  見嬴政明白了自己說的意思,墨辰繼續闡述他的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