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齊聖國書。
作者:眸光微紅      更新:2021-03-11 17:37      字數:2916
  皇宮大殿內,秦羽端坐在王位之上,頭戴王冠,太阿劍佩戴腰間,低下左側跪著無數的王公大臣,右側則是秦氏宗族之人,這些人,都是一些不曾參與皇宮動亂之人,但凡投靠帝族,意圖巔峰秦王正統之人。

  秦羽皆沒有手下留情,遭受到了血洗,自古王位多血骨,王權之爭,自是殘酷。

  商鞅不再擔任監國大王,仍是秦國廟堂之上的大良造之職,統領軍政大權。

  薑道自然也是留在了秦國,眼神中閃爍著一些激動的神光,多少年來,這片大陸,爭鬥不斷,幾次千年大劫起,都是反叛者獨自麵對著三大帝族,從未想過掌握一國。

  如今若是秦國站在他們這邊,無疑是多了很多的勝算。

  數千年來,帝族羽翼逐漸豐滿,歸附他們的強者不計其數,這也導致了薑道這邊的人,越來越少,頂尖的強者,又會遭受上界的清算,所以人才凋零。

  因此薑道為了讓秦羽掌管秦國,也是出了大力,秦國八大世家,如今隻剩五大世家,三位陸地仙神級別的老祖,被他一掌拍死在了半空之中。

  世家遭受清洗的事情,還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在秦國也是引起了一陣軒然大波,不過秦人在了解到他們投靠了外族,想要顛覆秦國之時,各個也是咬牙切齒。

  新秦王登基,也是宣告天下,當得知乃是先王之子,曾經的太子成為秦王後。

  秦人也是各個欣喜不已,畢竟在他們心中先王駕崩,太子即位天經地義,商鞅監國,在他們看來,雖然也很好,可終究他是一個外人。

  爍陽大營一批將領,也是遭受到了誅連,撤換了一大批,秦羽的手段也是再次讓不少觀望的大臣膽戰心驚,對於那些投靠外族者,秦羽沒有任何的心慈手軟,反而用鐵血震動了這個朝野。

  秦人好戰成性,但對於這個國家的忠誠度還是很高的,除了少部分人有外心,其他還是一直都尊崇秦王號令的,尤其是這些年,秦國不斷的強大,訓練的新軍,更是打敗了魏軍,收複了河西之地。

  多數的秦人對於商君還是充滿尊敬之意的,並沒有那麽的敵視。

  大殿之內,落針可聞,此時距離皇宮之變,已過去三日,秦羽已經算是坐穩秦王之位了。

  如今他的身邊,擁有商君這位半聖之人,又有薑道這位真正的高級聖人,即便是帝族的聖人都被他打跑了,如今至少明麵上,不會再有反對的聲音。

  秦羽又是先王子嗣,擁有太子玉璽,秦國國力對其又是認可的,所以秦氏宗族也並無人有反抗之音,畢竟秦羽被驅逐鹹陽城,也不過兩年之久,所以秦氏宗族的一些族老並沒有忘記這位太子殿下的容顏,所以如今他們也是願意立秦羽為王。

  鹹陽大營秦疾、藍天大營魏章、驪山大營司馬錯三人站在商鞅身後,麾下大軍也是接管了這個皇宮,駐紮在鹹陽城外,守護這個國都。

  “秦王萬年,稟告秦王,大齊王朝齊聖命一位王侯前來遞上國書,邀請您前往邯鄲城,共商對吳楚之策”。

  就在此時,一位宮人走了進來,對著秦羽跪拜了下去,隨後說道。

  秦羽隨後一揮,國書就到了自己的手中,隻見其上聖力湧動,若非身在秦國皇宮大殿,這裏國力匯聚之地,他亦不能翻看聖人所寫書信。

  秦王身上凝聚人皇道果,全國國力所在,可以說身處秦國皇宮大殿之中,他就是一位半聖,不遜色於任何一位陸地仙神級別的強者,這也是人皇帝位的誘惑。

  七國之中,不少大王都沒有很強大的修為,所以他們很少會離開皇宮,畢竟離開了皇宮,國力就會離開他們的身上。

  “大王,吳國如今已是最強的國家,匯聚魏、韓、燕三國國力,楚國又與其簽訂了盟約,一起加入了帝族,那麽聖人必然不是隻有一位,可以說現在的吳國,已經有了氣吞天下的大勢,大齊哪怕融合了強國趙國,仍然感到壓力很大,所以齊聖才會聯合我們一起對方吳楚,臣以為聯盟可行”。

  商鞅身為大良造,第一時間表達自己的意願,不少大臣也是點點頭,秦王擊殺帝族多人,想必帝族也不會善罷甘休,所以站在齊聖這邊,也是唯一的選擇。

  “不可,大王,齊聖這是分明在利用我們,如今兩軍交戰,互有勝負,我們秦國倒不如作壁上觀,看他們兩敗俱傷,豈不更好,將來我秦朝也可以趁勢東出,完成先祖宏願,一統天下”。

  秦氏宗族一位族老說道。

  皇族血脈之人,他們隻負責守護祖祠,族人多數在秦軍之中效力,拜為將領,在朝中任職的不多,不過他們都擁有上朝的權利,參與國事,這是王權特許。

  “不錯,我們秦國偏居一隅,他們願意鬥,就讓他們去鬥啊,和我們秦人有什麽關係,吳楚雖為猛虎,齊趙也不是什麽好東西”。

  一位秦氏族人說道,並不同意秦國出兵參戰。

  薑道隻是靜靜的看著,他雖為聖人,可是終究不是秦人,對於他們的國事,也不好插手,何況他是新任秦羽的,相信他會有自己的判斷。

  千年大劫之時,他們與帝族必有一戰,這是無法避免的。

  “還請大王裁決”。

  商鞅等一些將領自然是請戰,秦軍已有一段時日,沒有對外戰鬥了,秦軍想要加官進爵,就得在戰場上立功才行,所以秦軍好戰,他們願意有戰爭。

  秦氏宗族則反對出戰,覺得這是下策,保存實力才是關鍵,雙方爭執不休,沒有一個結果,因此隻能交給秦羽來判斷。

  畢竟他是秦王,一言即可定此事成否,不少人也是目光看向高坐在王位之上的少年,雖然他還很年幼,卻沒有人敢小覷他,從他當日血洗皇宮大殿,屠殺帝族之人後,就沒有人在心中將這位新任的秦王,當成一個孩子。

  因為這是一件十分愚蠢的事情,所以他們也想看看,秦羽身為秦王,到底合不合格。

  秦氏宗族中也有不少人,有這個看法。

  “本王之意,自是出戰,敢問宗族之人,你們說吳楚若是擊敗齊趙大軍,可會放過我秦國,他們不會,一旦讓他們吞並了齊趙,那麽我們秦國將要獨自麵對六國大軍,一打六,諸位,我秦國可有勝算?”。

  “如今,齊趙皆為七國之中數一數二的大國,國力強盛,即便麵對著吳國一時落入了下風,也未必不能一戰,所以這個時候,我秦國參戰,要少很多的壓力啊,秦人也將少付出一些性命”。

  “而且如今戰場在趙國,可不是在我們秦國,這難道不是一件好事,將來若是吳楚大軍來到我秦國境內,那時候遭殃的可是我秦人百姓,這次我秦國不隻要出兵,還是拿出全力,要占據主導地位”。

  秦王秦羽說道,一連串的話語,驚得廟堂之人都是一愣一愣的,心中暗暗咋舌,他們誰也沒有想到秦王小小年紀,竟然已有如此見地。

  秦氏宗族之人皆是佩服不已,商鞅卻有些皺眉,他是讚同出戰,可是沒必要出全力吧,隻是象征性的派出一些軍隊即可。

  “大王,我們要出全力嗎?”。

  商鞅忍不住問道,如今齊趙聯軍也不過六百萬百萬大軍,其中趙軍四百萬,齊軍兩百萬,趙軍是出了全力,而齊軍卻隻拿出了一半的國力,七國之中,基本各國的兵力都在四百萬左右。

  據密探回報,楚國有三百萬楚軍參戰,吳國更是源源不斷的投入兵力,吳軍達到了六百萬之中,這是吳韓燕三國的兵力,雙方戰爭異常殘酷。

  “不錯,我秦軍要麽不出,要出就要一戰攝天下,諸位要記得,秦軍要不惜餘力,全力殺敵”。

  秦羽說道,可是不少人完全搞不懂他的意圖,參戰就好了,還要全力殺敵,這不是在損耗秦國的國力嗎?。

  “諸位,這可是我們東出的大好機會,還是齊趙求我們去的,若是我們打下吳國的城池,還會還給趙國不成?那都是我們秦國的領地”。

  秦羽說道,不少人都是眼前一亮,大喊。

  “秦王英明,我等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