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章 外匯與人才
作者:嶺南仨人      更新:2021-05-26 13:19      字數:2432
  2014年1月18日。

  九州,佐世保基地附近。

  冬天的雪花,輕飄飄地墜落在屋頂、街道、樹木上,染白了人間。

  小城市內,當地居民對於米軍的離開,情緒異常的複雜,既渴望這些垃圾人滾出這裏,也舍不得米軍士兵帶來的綠鈔。

  不過剛剛駐紮進來的新勢力,也在逐漸適應這裏,比起紀律散漫的米軍,國內在這方麵,管理得非常嚴格。

  就算是同意出去放風,也有嚴格的規定。

  剛剛返回東京都的長穀川,便匆匆忙忙來到了九州的佐世保附近,準備做一次采風。

  久村壽司店。

  一家普普通通的壽司店,老板是一個帶眼鏡的中年,看起來非常嚴肅,正一絲不苟的捏著壽司。

  長桌子一側,五名穿著便服的戰士在有說有笑地交談著,雖然雙方不懂日語,卻可以通過翻譯軟件,交流個八九不離十。

  壽司店老板的女兒,一邊擦桌子,一邊偷偷的看了一眼,對於這些人,她有些害怕和好奇。

  長穀川和助手也坐在不遠處,對女孩眼神中的情緒,他盡收眼底。

  這裏以前經常有米軍士兵過來,那些在駐地附近,可是真的無惡不作,壽司店老板的女兒,就曾經差點在放學路上,被那些抓上車。

  這件事一直是她揮之不去的陰影,要不是剛好有幾個本地人路過,絕對凶多吉少。

  老板手腳麻利地做好了幾份握壽司,送到幾人麵前,羅展拿起筷子吃了一個鰻魚壽司。

  羅展之前是駐遼省的某團的排長,這一次他們整個團都被抽調過來,駐紮在佐世保基地。

  今天難得輪休一天,他們結伴來到不遠的小城,看看傳說中的發達國家,究竟是如何發達。

  隻是一路走來,除了別致的低矮房子,修剪得別具一格的花草樹木,路上和國內區別不大,甚至髒亂差的地方,也不在少數。

  至少國內這幾年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升級了環境衛生。

  而東瀛由於經濟衰敗的原因,城市呈現出一種頹敗蒼涼,街道上的垃圾也越發不重視起來。

  小城市內,由於人口老齡化,大城市虹吸了年輕人,留在當地的人,絕大多數都是老弱病殘。

  “老板!一份豚骨拉麵。”一個少見的年輕人走進來,自顧自的坐在角落裏。

  老板的女兒笑著問候道:“光君,好久不見!”

  “嗨!瑾美打算去哪個大學?”高橋光笑著問道。

  田中瑾美有些遲疑:“早稻田吧!”

  聽到這句話,高橋光就知道對方肯定不是自己願意去的,畢竟倆人算是從小到大的鄰居:“瑾美,不是打算去東京大學嗎?”

  沒一會,老板叫了一聲,瑾美將櫃台上的拉麵端過來,然後無奈的說道:“這是父親和母親的決定,早稻田也不差,對了,光君,你什麽時候回東京?”

  回東京?高橋光搖了搖頭:“不了,我打算留在老家,去不去東京,不影響工作。”

  “額?你找到新工作了?”瑾美驚訝的問道。

  高橋喝了一口湯,感覺身體一下子暖和起來:“是的,我現在給華國一個站當漫畫協作,每個月有八千多華元。”

  “八千多華元?是多少日元?”瑾美有些不解,畢竟之前東瀛境內都用日元或者米元,華元在民間並不多見。

  吃了一口拉麵,高橋想了想:“現在的匯率好像是28左右,一華元兌換28日元。”

  “每個月22.4萬,那也不錯了。”

  “瑾美,其實不兌換也可以直接使用,華元去華資企業的商店購買東西,是非常優惠的。”高橋提醒道。

  事實上,一開始高橋也覺得這個收入普普通通,但很快他就發現了背後隱藏的一些潛規則。

  從匯率上看,八千多華元就等同於二十二萬日元。

  但此時東瀛境內的失業率非常高,特別是各個大城市,失業率高達20~30%左右。

  而另一邊,國際貿易環境的惡化,全球經濟危機中,發達地區受到非常嚴重的損失,特別是華元和米元硬脫鉤後,導致日元也遭到重創。

  此時東瀛物價飛漲,通貨膨脹達到了300~500%的左右。

  高失業率加上高通脹,以前二十萬日元可以生活得不錯,現在隻能勉強溫飽,這還是諾亞會高抬貴手,沒有在糧食上進行漲價,加上從南美洲補給了一部分。

  雖然匯率是1:28,但實際上,日元並不能直接兌換華元,很多公司的貿易也采用華元結算。

  這隻是一個名義上的參考匯率,黑市上,通常是1華元兌換80~90日元,就算是如此離譜的兌換比例,仍然有很多人趨之若鶩。

  特別是隨著東京協定簽署後,很多有遠見的東瀛人,都搶著將自己的財富轉換成為華元資產,以減少日元大規模貶值下,帶來的變相損失。

  而衝入九州四國琉球的華資企業,也暗中削弱當地日元的價值,通過價格差,讓民眾感覺使用日元非常吃虧。

  比如此時壽司店內的菜單上,同一種菜品,日元價格明顯虛高,而華元價格明顯明顯偏低。

  高橋吃一碗拉麵,也才7.2華元,但用日元支付,則需要付出1100日元,則還要得利於糧食價格相對便宜,不然可能要翻倍。

  在一旁的長穀川,也看出了這個問題,但是他卻心若止水,如果民眾可以獲得實惠,使用華元又如何。

  拿著八千多華元工資的高橋,如果采用華元在東瀛境內付款,是一個妥妥的中等收入人群。

  在這方麵,被瘋狂傾銷的東瀛,根本沒有任何還手之力。

  而諾亞會也鞭長莫及,他們現在都不被本土的經濟問題,搞得焦頭爛額,哪裏有精力和資金救東瀛。

  而且東瀛此時不缺少米元,隻是這些米元用不出去,諾亞會就算是拿錢過來,也隻會導致這裏出現更加嚴重的通貨膨脹。

  此時的東瀛,缺少的東西,是穩定的錨定貨幣,以及新的支柱產業、壓低失業率。

  由於九州的地理位置不錯,加上國內有意扶持,國內互聯網企業中,有不在少數的公司,在這邊設立了分公司。

  特別是幾大站、漫畫網站,利用東瀛之前長期輸出文化的經驗和人才,將大批優秀的小說,翻譯和漫畫化,投入國際市場中。

  在文化輸出這方麵,東瀛人確實比國內有經驗,也有大批的人才。

  高橋光的漫畫協作,就是給網站指定的小說,進行漫畫創作。

  該產業下的從業者,給九州島帶來了大量華元外匯,也逐漸將東瀛的相關人才,吸引到九州島這邊。

  另外就是對該地區的人才掠奪計劃,此時也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