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曆史的教訓
作者:戚少      更新:2021-01-06 10:07      字數:2362
  封神之戰中,申公豹屢屢跟薑子牙作對。

  可是,申公豹的道行高深,已經有千年的修為,豈是薑子牙不到半百的修為能夠比擬的,屢次向門派中的師兄們求救。

  對於一些小問題,門中的師兄們根本不會出手,都是派門下的弟子出手幫助薑子牙,隨著申公豹的狡詐性格提升,又挑起更多強大的截教幫手,逼迫薑子牙的師兄們出手。

  這樣正中了元始天尊的計謀,他門下的十二金仙,必須渡過這次劫難,才能徹底脫胎換骨,否則隻能進入封神榜中。

  這十二金仙,便是大名鼎鼎的廣成子、赤精紫、黃龍真人、懼留孫、太乙真人、靈寶大法師、文殊廣法天尊、普賢真人、慈航道人、玉鼎真人、道行天尊、清虛道德真君。

  申公豹與三妖中的九尾妖狐、九頭雉雞精、玉石琵琶精內外勾結,將大商王朝弄得烏煙瘴氣,本來氣數未盡的大商王朝,此刻早已分崩離析,惹得天怒人怨,人神共憤了。

  封神之戰一觸即發,截教中的人,勢必要有更多的人登上封神榜,成為闡教的坐騎了。

  隨著大戰的熾熱化,而截教中的人已經越陷越深,就連通天教主的幾大弟子,盡數死傷在十二金仙手中。

  其中,有八大金仙最為強大,為多寶道人、金靈聖母、無當聖母、龜靈聖母、趙公明、雲霄、瓊霄、碧霄。

  截教弟子中,每個人的實力都在闡教弟子之上,可惜在元始天尊和大的天尊看來,他們的根器不行。

  一個修行之人,能否得道成仙,或是被殺死封神,看得並不是修為高低,而是看得出身。

  在通天教主擺萬仙陣的時候,截教的門徒足有上萬人,浩浩蕩蕩,如同雲煙,氣勢著實了得,更看得出截教的實力強大。

  可惜,這些人在元始天尊看來,通天教主收徒不分品類,一概亂收,不看根器,豈能修道成仙?

  就連道德天尊也是如此。

  而通天教主不是這樣認為,他認為天道寬廣,修道乃是看得本心,如果沒有修道的恒心,就算再有根器,終究要隕落在修道途中。

  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來,通天教主的心慈麵善,胸懷廣大,能深得鴻鈞老祖的喜愛,這也不是什麽稀奇的事情了。

  而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兩人,就顯得老謀深算了,處心積慮的套路通天教主,最終讓他的門徒盡數隕落在萬仙陣中。

  這也看得出來,想要修煉成仙,有一個好的出身背景,要遠遠比修煉資質要強的多。

  在萬仙大陣之前,通天教主擺下誅仙大陣,最終被四大聖人破去,截教損失慘重。

  後來,通天教主著實不服,又煉製一件至寶六魂幡,並交給他的弟子長耳定光仙執掌,親自與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鬥法。

  隻要他一聲令下,讓長耳定光仙使用六魂幡,必定能將截教和道教斬殺殆盡。

  可是,通天教主在跟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鬥法的時候,長耳定光仙反水,拿著六魂幡投入闡教的門下。

  在長耳定光仙看來,截教的實力已經大不如前,連師尊的誅仙大陣都打不過對方,就憑借一個新煉製的六魂幡,就能將對方打敗嗎?這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這可害慘了通天教主,萬仙大陣的陣眼便是六魂幡,失去了陣眼的存在,萬仙大陣便不攻自破,截教的門徒盡數被闡教的屠戮。

  最後,元始天尊讚歎,截教之中,唯有一人能夠得道成仙,此人便是長耳定光仙。

  長耳定光仙反叛截教,厚顏無恥的加入闡教中,算是有元始天尊這個大靠山,就算通天教主也是無奈。

  要不是有鴻鈞老祖出手相助,恐怕通天教主也要隕落在萬仙陣中,這也讓截教的人留下十分之一的人。

  自那一戰之後,通天教主終於想明白了,這一切都是元始天尊和道德天尊設計好的坑,就是讓他往裏麵跳,而那個罪魁禍首就是申公豹了。

  事情已經發生,他也無力改變,從此閉關不出,截教的實力也大不如前,師兄弟三人的關係,也是勢同水火不相容。

  直至造神計劃啟動,三師兄弟才會見麵,並且再立賭約,想要報當年被坑的仇恨。

  封神榜在元始天尊的手中,截教的弟子隕落登上封神榜,被天庭封為正宗的神位,而截教隕落的弟子,隻能被封為坐騎,地位明顯低了一頭。

  可是這又有什麽辦法呢?

  成王敗寇,既然結局無法改變,自己造的孽,就應該承受這樣的果。

  封神之戰結束,截教往日的囂張氣焰被徹底壓了下去,也不服以往的高傲。

  闡教的大多數弟子,都渡過了相應的劫難,終於脫胎換骨,悟道成仙。

  而天庭也得到了擴充,招兵買馬,沒有任何損失。

  同樣,大周王朝在薑子牙的輔佐下,終於滅了強大於大周幾倍的王朝,並且在他的光環下,一直強盛下去。

  直到八百年後的周幽王繼位,此人昏庸無道,受到美色迷惑,沉淪於香懷中無法自拔,再加上天災人禍憑憑發生。

  這讓大周王朝延續八百年的光環,終於在此刻暗淡無光,即將進入自取滅亡的時代。

  周幽王自知大周氣數已盡,終歸要敗在自己手中,因為皇室記載,神像薑子牙能夠保佑大周八百載,而到他繼位的時候,正好是八百年有餘,這不就說明大周將要亡矣!

  掙紮也是亡國,逍遙也是亡國,何不風流瀟灑,做一個名留千史的國君呢?

  他做事荒唐,為了博得美人褒姒紅顏一笑,竟然多次以烽火戲諸侯,最終強敵來犯,當烽火台再次熊熊燃起的時候,諸侯們也不再出手相助。

  至此,大周滅,周幽亡。

  而後,便是進入了春秋戰國時期,七國爭霸的序幕。

  秦國君主善於用人,實行法度,強兵強民,土地買賣,實行郡縣製度等等手段,讓秦國的實力,一躍成為七國中最強大的國家。

  等秦國滅了六國之後,徹底統一天下,南打百越,北築萬裏長城,禦敵匈奴,這等壯大的氣勢,唯秦始皇才有這樣的雄心。

  奈何,國家再強,築成萬裏長城,也抵擋不住內部的人心勾鬥,到了秦二世便亡國了。

  往後的朝代中,唐、宋、元、明、清各個王朝,都有在原來的萬裏長城處,又加固和加長,防止外敵進入中原領土。

  還是如此,永遠都不明白,外敵雖強,終歸是抵不住內鬥。

  外亂始於天,內亂始於心,心不止,則亡矣!

  劉念眺望著長城,胸中無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