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高山流水
作者:戚少      更新:2021-01-06 09:51      字數:2384
  仰望山巔之高挺,俯瞰黃河之洶湧,劉念頓時想起了一首曲子——《高山流水》。

  《高山流水》,為華夏十大古曲之一。

  引申典故,最早出於《列子·湯問》,又從典故中,延伸出七十多首曲妙典雅的曲子來。

  《高山流水》是華夏的古琴曲,隻有用琴才能奏出曲子的意境。

  傳聞,華夏先秦時期,有位叫伯牙的琴師,他在荒野感悟自然音律,於是奏出了《高山流水》一曲。

  之後,伯牙彈奏的此曲,被一個樵夫鍾子期聽到了,他經常在高山流水中出入,甚能體會此曲的意境高遠。

  於是循著琴聲,最終找到了伯牙,然後跟他說了曲中的意境,正是描繪了巍峨山巔芸芸眾生,河水波濤洶洶蜿蜒之意。

  自然之境,與人生相互融合,這是彈奏者的最高領悟。

  後來,鍾子期死後,伯牙斷了琴弦,再也不彈琴了,因為知音逝去,所以他彈奏的曲調,誰能更懂呢?

  劉念突然盤腿而坐,靜靜感悟周圍的景物,自然之道盡在其中。

  殘剛有些納悶,這家夥到底搞什麽鬼?竟然直接坐在地上,他倒要看看,能玩出什麽花樣來。

  在感受自然之道的同時,劉念參考《高山流水》的意境,體會周圍景物之妙,創出自己的《高山流水》,感悟出音之道。.

  霎時間,劉念從乾坤戒中,拿出一個琴來,這是他利用空餘時間,特意做出來的琴。

  琴是華夏人智慧的結晶,是對音之道感悟的作品,總共有七根琴弦。

  琴也叫七弦琴,七根琴弦,從外而內,為:宮、商、角、徵、羽、文、武。

  琴誕生於洪荒時期,據說是一位女子所創,那人不是別人,正是嫻熟音律的九幽素-女。

  她創出的古琴為五根弦,為:金、木、水、火、土之分,為感悟音之道而創。

  後來,傳至文王囚於羑(you)裏,思念其子伯邑考,加弦一根,是為文弦。

  武王伐紂,加弦一根,是為武弦,合稱文武七弦琴。

  直到後世,七弦琴才算是最完美的琴,彈出了曲調,意境深遠,感人至深。

  殘剛見到劉念拿出一個奇怪的東西,他當然知道這是什麽東西,他在九幽素-女那裏見過,並且還傳授部落內的女子彈琴,琴音十分動聽美妙。

  令殘剛不解的是,劉念的古琴跟九幽素-女的不同,卻多出了兩根琴弦,更讓他嫉妒的是,劉念竟然有傳說的空間儲物寶物——乾坤戒。

  這是凡人向往的寶物,能夠儲存好多東西,兵器都能放入其中,不用再拿在手中,可以省去不少麻煩。.

  嫉妒歸嫉妒,殘剛卻不敢搶,現在,劉念可是九黎部落的貴客,洛氏部落還跟九黎部落的聯盟,已經算是一家人了。

  如果搶奪他的寶物,就算可以躲過劉念的追殺,但是躲不過九天玄女的罪責。

  在殘剛眼裏,九天玄女就是強大的神靈,他隻不過是一個剛剛踏入,修煉界的小兵而已。

  殘剛不認為他會彈琴,因為在他眼裏,這種東西不,過是女人玩的東西,如果男人碰了這個東西,那還算是男人嗎?

  所以,當劉念拿出琴來時,殘剛就是一陣鄙視。

  就在殘剛鄙視的瞬間,劉念突然又拿出一物。

  隻見它雪白如牛奶脂玉,纖細如同食指,長約五寸,直徑約三分之一寸,這正是華夏最古老的骨笛。

  上麵有七個黑漆漆的小孔,正是骨笛孔,殘剛也認識,但是不會吹,這東西男人喜歡玩。

  “他要做什麽?”

  殘剛一陣疑惑,好奇的盯著劉念看,在心裏嘀咕著。

  隻見劉念右手撫琴,左手拿著骨笛,放在嘴唇邊開始吹奏起來。

  原來,他是想一個人,用古琴和骨笛來進行雙奏一曲。

  悠揚的琴聲錚錚而起,如高山之上,萬丈懸崖瀑布飛流而下,鏗鏘有聲,如雷貫耳,十裏之外,都能聽得清楚。

  清脆的骨笛悠悠響起,如驚濤拍岸,大珠小珠落玉盤,青翠欲滴,如百靈鳥般,大自然中,盡是綠意盎然。

  劉念充分的利用兩件樂器的音色,將新的《高山流水》,演奏曲意盡顯而出,音律抑揚頓挫,一揚一挫,配合極盡完美。

  流水無意,落花無情,波濤洶湧,高山聳立,知音難尋,世間難求。

  殘剛雖然不懂音律,可謂是對牛彈琴,但是,卻被劉念的音律打動,這已經不是普通的音律,而是音之道,超脫世間凡音,已經融於自然。

  一揚一挫,一陰一陽,都代表了道得極致。

  “哇,娘,您快聽啊,這聲音真好聽!”

  “此音隻有自然有,人間能有幾回聞?”

  “真是太好聽了……”

  九黎部落內,凡是聽到《高山流水》的聲音,紛紛讚不絕口,沉浸在音樂的天堂,而無法自拔。

  小兒嚶嚶語語,一邊歡笑奔跑,一邊嬉戲打鬧,那份天真無邪,配合著《高山流水》,盡顯世間的真容,如同嬰兒在歡樂成長。

  少年意氣風發,男孩們年少輕狂,女孩兒聞曲起舞,這是他們的時代,大江東去浪淘盡,數不盡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中年不卑不亢,他們不屈服,在逆境中反抗,為年輕人探尋著一條前進的道路,雖然荊棘坎坷,但是永不放棄。

  老年遲暮不朽,他們用一生的智慧,為更多的人解析自己的一生,困難與堅強,高山與流水,異曲同工之妙。

  巫女洞府,似乎也聞到劉念彈奏的《高山流水》,這是她一生探尋音之道的極境,卻沒有想到在人間聽到了。

  這是音之高,高如山巔,冷徹心扉,讓人抬頭仰視高高在上,那高處不勝寒的孤寂,找到一個知音紅顏。

  這是音之低,低如潮水,滔滔不絕,讓人低頭俯視芸芸眾生,在隨波逐流裏的茫然,找到一個真正自己。

  九幽素-女踏著金足玉蓮,循著《高山流水》的曲調,很快找到了聲源,讓她不禁顫抖,潸然淚下,泣不成聲。

  一個想見又不能見的人,一個想愛又不能愛的人,一個想恨又不能恨的人,一個知音又不是紅顏的人。

  歎世間,知音難尋,紅顏知己,有一足以。

  而她,卻遇到了完美的人,既是知音,又是紅顏。

  愛如江水,滔滔不絕,恨如高山,漫漫幽深,山高水長,路漫漫兮,如何抉擇?

  ps:這章來遲了,抱歉。戚少文學水平一般,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