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何謂“道”
作者:戚少      更新:2021-01-06 09:51      字數:2939
  古人常說,相見不如懷念,難舍難分最思念,都是有理的p話。.

  還是懷念不如相見,即便是轉瞬即逝,那也相見過,再者懷念依舊,情到深處,愛之深。

  雖然劉念依依不舍,但是佳人早已化為青光,永遠的消失在天地間,她也算沒有遺憾了。

  此時,劉念隻恨自己太弱小,無法替母親報仇雪恨,洛河的身世之謎算是解開了,但是洛河的前世,又是誰呢?

  洛河的轉世又是誰呢?

  這些撲朔迷離的故事,就像一幅畫卷,慢慢的在眼前展開,隻要將畫卷全部打開,所有的撲朔迷離,將會真相大白。

  而這幅畫卷的展開,十分的困難,需要強大的力量去展開,一切的緣由,似乎又回到了力量的起點。

  不管在哪裏,在什麽世界,都要有強大的力量,否則,無法守護自己想要的東西。

  這時,劉念突然想到愛人的話。

  想要變得強大,就必須修煉才行,而自己已經是個凡人,想要再次修煉成神,恐怕要吃很多的苦,或者,是尋常人的千萬倍。

  但是,他從來都不怕吃苦,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苦吃的越多,後麵的甜將會呈幾何倍的增長,相反,甜吃的越多,後麵隻會更痛苦。

  既然,起因是《太上忘情錄》惹的禍,那麽,了結這份果,還要從《太上忘情錄》開始。

  劉念不再多想,趕緊向洛河房間跑去。

  當年,他把《太上忘情錄》藏在隱秘的地方,結果還是被宓妃發現了,現在,憑借著零散的記憶,還是希望能找到它。.

  再次踏入洛河的房間,裏麵收拾的非常趕緊,簡直就是一塵不染,一天三次,都有人來打掃。

  所以,以前的擺設也沒人敢動過,劉念憑借零散的記憶,很快找到了《太上忘情錄》的藏匿地點。

  還是那個小木盒,依然沒有變化。

  劉念小心翼翼的打開小木盒,裏麵有一張皮卷,靜靜的躺在小木盒裏麵。

  拿出皮卷後,劉念想要觀看裏麵的內容,發現皮卷上麵的文字,一個字都看不懂,簡直就跟天書一樣。

  歪七扭八的符號,再看一會兒,恐怕就會眼冒金星了。

  劉念不敢再多看一眼,憑借腦海中零碎的記憶,然後試著去想起《太上忘情錄》的內容,發現跟道家的《太上忘情錄》一模一樣。

  這時,劉念才驚醒,狠狠地一拍腦門,原來這份修煉功法,竟然是太上老君創出來的道教秘典。

  隻是,《太上忘情錄》的修煉難度,與其他的秘典功法相比,根本就是天壤之別。

  《太上忘情錄》,講究的是天賦與天資,隻有理解《太上忘情錄》的人,才能真正感悟其中的奧妙。

  而無法感悟的人,要是生搬硬套的話,肯定跟洛河的下場一樣,隻會生死道消,害人害己。

  根據現代人,對《太上忘情錄》的評價,它亦正亦邪,乃是道家功法的巔峰之作。

  因為《太上忘情錄》修煉要求太難,所以根本就不需要私藏。

  為了能讓道教繁榮昌盛,天上老君將完善後的《太上忘情錄》,複印出數不盡的副本,讓更多的人參悟,希望能夠感悟太上忘情之道。

  劉念自然也讀過這本書,《太上忘情錄》的內容並不是很多,但是裏麵的道理太多了,恐怕就是一生,也很難頓悟出自己想要的道。

  當年,太上老君為了弘揚道教,化身為凡人老子,廣收門徒,講授傳道,最後才有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局麵。

  一切,都是老子的影響,道家,才是人類的源頭。

  後來,老子傳道有功,教化更多的凡人,最終能踏入大道,天道授予他功德金光,直接騎著青牛,踏入函穀關離去。

  道家涵蓋最廣的便是《道德經》,其中通俗易懂的比較多,隻要不是平庸之輩,就能從《道德經》中悟道。

  悟道分高低,高者少,低者多。

  而《太上忘情錄》,為太上老君的得意之作,但修煉太難,隻能等待有緣人。

  所以,道家中,最強的便是太上一脈,尤其是劍道,更是無比霸道。

  《太上忘情錄》,專注講得是劍道,即便如此,大道諸多,想要感悟,不分各道。

  現在,道家典藏,又有幾個凡人能看懂?又能有幾個人能悟道?

  就是那些身為道家子弟,口中常說的無量天尊,恐怕也是假道而已,早就物是人非,不是老子所說的那些道了,早就變味了。

  當年,洛河修煉《太上忘情錄》誤入歧途,原因有很多,第一是入道未深,第二是入世未深……

  每個原因,都有可能誤入歧途。

  即便是修煉過一次的劉念,麵對最難的道教修煉秘典,依然要小心謹慎,否則,還會重蹈覆轍,身死道消的可怕後路。

  劉念盤腿坐在床上,閉上眼睛,穩定心神,呼吸平穩,這是道家修煉的簡單口訣,即便他沒有修煉過,但是也看過電視上演的,小說裏麵寫的方法。

  雖然有些無稽之談,但是也有幾分道理,不可不試。

  《太上忘情錄》是《道德經》的延伸。

  兩者不在一個層次,但基本相同,劉念不敢托大,隻能從《道德經》的基礎打起,然後才敢頓悟《太上忘情錄》。

  《道德經》的第一篇,就是對道得闡述,這是修煉者對道得認識,想要修煉,並且踏入大道,首先要知道,什麽是“道”?

  “道”,是踏入修煉的大門,是通往強大力量的路,是開啟宇宙的鑰匙,是闡述力量的奧妙所在。

  試問,想要修煉的人,連“道”都不理解,怎麽能在“問道”修煉中走的更遠呢?

  “道”雖然虛無縹緲,但卻真實存在,它在任何地方都會出現,沒人能看得見它。

  隻有“悟道”的人,才能窺其形,探其奧妙。

  所以,道可意會,卻不可言傳。

  引述《道德經》第十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意思精神與形體合一,能不分離嗎?

  答案是不能,雖然道家主修元神,最終還要跟身體合一,達到那永恒的道。

  不管是修煉精神,還是形體,都是道得一種,無需太過區分罷了!

  引述《道德經》第四十二篇:“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這一句,劉念深有感悟。

  根據《道德經》上所說,道產生統一體,統一體產生對立的兩個方麵,對立的兩個方麵產生第三者,第三者產生萬事萬物。

  萬物內部,都包含著陰陽兩個對立的方麵,它們在交衝中得到和諧。

  引述《道德經》第四十三篇:“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駕禦天下最堅硬的東西。無形的力量,能進入沒有空隙的東西裏麵。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水,十分柔弱,平靜時,給人一種輕柔。

  它滋潤萬物,乃是生命的源泉。

  當水變化成另一種形態,比如堅冰,它可以摧毀一切。

  水,時而強大,狂暴時,波濤洶湧。

  不同形態的水,將有不同的力量,不同的力量,將會帶來不同的傷害。

  所以,水是道得一種,看似柔弱的水,卻有可怕的一麵。

  正印證了《道德經》所有的那句,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陰陽相生相克,劉念對道的理解,已經有了深刻的感悟。

  所以,修煉《太上忘情錄》,也算是有了心得感悟,與洛河所修煉的道,完全相反,但道相同。

  ps:戚少為了感悟“道”,竟然將《道德經》看完了,總共有八十一篇,蘊含天地之道,九九歸一之數,老子真乃氣人也!有興趣的兄弟們可以看看,或許在你人生迷茫的時候,也能悟出不一樣的道。上至治國安邦,下至為人處世,都有無盡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