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鴻門分王
作者:魏藝      更新:2021-03-15 07:26      字數:4514
  樊噲答道:"我死都不怕,再有一杯酒又有何妨?秦王有虎狼一樣的心腸,殺人惟恐不能殺盡,處罰唯恐不能用盡酷刑,所以天下人都反叛了他。楚懷王曾和諸將約定:"先打敗秦軍進入鹹陽的人封作關中王。"現在沛公先打敗秦軍進了鹹陽,一點兒東西都不敢動用,封閉了宮室,軍隊退回到霸上,等待大王到來。特意派遣將領把守函穀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進入和意外的變故。這樣勞苦功高,沒有得到封侯的賞賜,反而聽信小人的讒言,想殺有功的人,這是將已亡的秦朝的作為延續罷了。我私意認為大王不采取這種做法好。"

  項羽沒有答話,隻是又表現出一副婦態之相,道:"沒有……這事,坐……吧。"樊噲挨著張良坐下。坐了一會兒,劉邦以上廁所為由,趁機起身把樊噲叫了出來。隨後,張良也跟著出來了。

  劉邦出去後,項羽見劉邦小解,時間太長,怎麽沒回來,邊打咯邊就對都尉陳平道“沛公……太不夠……意思,小解,時間過長,你去……將他叫來,我的酒還……沒盡興呢?”

  “是,君王。”陳平應道,於是就去叫劉邦。

  而劉邦出來後,樊噲摧劉邦趕緊就離開鴻門,劉邦有此憂慮道:"現在出來就走,還沒有告辭,這該怎麽辦?"

  樊噲則道:"做大事不必顧及小節,講大禮不需躲避小責備。現在人家正好比是菜刀和砧板,我們則好比是魚和肉,還辭別什麽呢?"

  劉邦聽了樊噲之言,於是就決定離去。隨即見到張良到來,劉邦就對張良道“我將離去,子房「張良小名」留下為我向項羽道歉不辭而別吧。”

  張良點了點頭,便問道:"大王來時帶了什麽東西?"

  劉邦道:"我帶了一對玉璧,想獻給項羽。一雙玉鬥,想送給亞父。正要獻上之時,又碰項莊舞劍,後又有樊噲來到,沒來得及親自獻上,您替我把它們獻上去吧。"

  張良答道:"好。"

  這個時候,項羽的軍隊駐在鴻門,劉邦的軍隊駐在霸上,相距也就四十裏。劉邦就留下車輛和隨從人馬,獨自騎馬脫身而去。張良、樊噲、夏侯嬰、靳強、紀信等人徒步跟隨跑走到酈山腳下,準備取道芷陽小路走。

  劉邦見已遠離項羽了,就對張良說:"從這條路到我們軍營,不過二十裏罷了,估計我回到軍營裏時,您就進項羽宴會廳,向項羽和亞父範增解釋此事。"

  張良道“好的。”

  於是,劉邦與張良別離,劉邦從小路回到軍營裏。張良在回到鴻門途中,遇見陳平,陳平這才知劉邦已離去。

  當張良回到鴻門時,估計劉邦已回到自己的軍營,就進去向項羽道:"沛公不勝禁酒力,已是大醉,不能當麵向項王告辭。讓我奉上白璧一雙,敬獻給大王。玉鬥一雙,獻給大將軍。"

  項羽醉笑道:"本王酒意……正濃,沒想到……沛公卻已大醉,哈哈哈……,沛公在哪裏?本王要瞧瞧他醉到何種程度。"

  張良道:"聽說大王有意要責備他,現酒醉失態,如再見項王,恐怕對項王不敬,故隻得離開,現已經回到軍營了。"

  項羽道“掃……興!”

  張良不慌不忙地就將玉璧、玉鬥分別獻上。

  項羽帶著酒醉,就收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

  而亞父接過玉鬥,放在地上,拔出劍來敲碎了它,怒道:"唉!你這小子,不值得和你共謀大事!奪項王天下的人定是劉邦。我們都要將被他俘虜了!"

  項羽帶著醉意道“亞父……何必如此……沛公……應沒……此心”

  範增“哼!”了一聲,就憤然離開。

  劉邦回到軍中,立即找到曹無傷,怒道“在報信項王,從中挑撥本王與項王的關係,其目的何在?”

  曹無傷一臉的苦相,就知項王已將他出賣,隻得道“小的知罪,盼王網開一麵,放我一條生路。”

  劉邦道“放你生路,讓你在項王和本王間再次作梗嗎?這次如不是項王仁慈,本王險些性命難保,此等奸孽如何留得,來人將曹無傷推出斬了!”

  “大王僥命!大王僥命!大王僥命!……”曹無傷叫喊著。

  幾個兵卒就將立刻將曹無傷拖出斬殺。

  次日,項羽酒醉醒來,自覺昨天仿佛沒睡醒,鴻門之宴並沒喝什麽酒,不知為何更迷糊,誤了斬殺劉邦之大事。再細想,總覺昨天一天總覺自己有些異常,沒殺劉邦心下甚有後悔。於是他來到亞父範增處,認錯道“亞父,本王昨天酒醉,沒按計行事,我們現在向劉邦發起進攻,應能補救。”

  範增道“昨天一盤好棋就這樣給乍了,鴻門宴之事,已傳遍各諸侯軍,都已知曉劉邦為函穀關一事,前來賠罪,現在相攻,劉邦並沒過錯,豈不給劉邦口舌,又怎能服諸侯軍?還為諸侯所笑話。”

  “為今之計如何?”項羽問道。

  “為今之計隻能先進鹹陽,再看劉邦所說是否屬實,然後再作定奪。”範增道。

  “好,就將軍隊開拔鹹陽。”項羽道。

  劉邦軍讓過項羽,項羽軍浩浩蕩蕩開進鹹陽。

  項羽進城後,確是按劉邦所說,一點兒東西都沒動用,封閉了宮室。

  項羽見此對範增笑道“亞父,你看,劉邦所說確是,劉邦早知本王威嚴,那敢跟本王作對。”

  亞父範增道“事實既如此,但還是要限製劉邦。”

  項羽道“既秦朝被推翻了,我們要建立新的封建,將劉邦分封偏僻的巴蜀之地,使他遠離中原腹地”

  範增道“為斷劉邦複歸中原念頭,且並三秦分封前秦將章邯三人,以阻劉邦。”

  項羽道“好。”

  項羽就在鹹陽尊楚懷王為義帝,分封十入路諸侯為王,其中封劉邦為漢王,項羽自封為西楚霸王。

  劉邦名為漢王,實為巴蜀之地,遠離沛縣家鄉,劉邦兵大多是那裏的人,不能到回家鄉,都很有怨言。張良隻見此,對劉邦道“軍中有怨氣,要壓住,不能給項羽探知,建議入蜀時,自毀通蜀棧道,以示永不向東,讓項羽放心。”

  劉邦接受張良建議,入蜀後,自毀棧道。項羽知道後,就很放心東歸彭城,做他的西楚霸王去了。

  劉邦說完近三年多的蒼桑巨變,恒子聽後,不由想到自己去異界並沒多少時日,沒甚想到中原已有三年之多,且中原發生如此大的變化。恒子問道“你說的那個項羽,他何是楚將項燕之後?”

  “不錯,正是。”劉邦答道。

  恒子想起當年他為秦始皇時,在巡楚地之時,發現了他們的蹤跡,李斯激力要求將其除滅,當時他莫然,就放過了他們,沒想到他們後來發展竟有如此強大。

  “秦朝有此結果,早有定數,這也是它咎由自取的。”恒子道。

  劉邦道“秦律太苛,百姓苦不堪言,隻得起來造反。項羽坑殺秦降卒二十餘萬,與秦王的殘忍沒有二樣,現項羽分封十八路諸侯,又表麵上擁有天下,其實天下各王各有各的打算,如是時機一到,必將有反。項羽也想各個擊破,真真一統天下。”

  恒子聽到項羽坑殺二十多萬秦降卒時,不由心中一動,當年為父白起長平之戰代表秦國,曾坑殺二十多萬趙降卒,這確是報還一報,但苦的是那些無故的降卒。他不由的歎道“唉,秦朝一統天下,指望百姓能從戰亂解救,卻遭秦朝苛政,秦朝被滅,又遭遇項羽暴虐。如邦兄能奪得天下,你將如何?”

  劉邦道“我如能得天下,就去除苛政,休養生息,盡量使百姓能過上好日子。”

  恒子點了點頭道“邦兄能有這般仁心,天將助你!”

  劉邦聽到恒子言,立刻起身,拱起雙手向恒子拜道“如恒兄助我,不怕大事不成。”

  這時恒子用透視這眼,看了看劉邦,又發現劉邦卻是有赤帝之像,便道“邦兄,不別這樣。”恒子拉著劉邦之手坐下,便使了個眼神,意為與他單獨交談。

  劉邦馬上會意恒子之意,就對道樊噲道現說知盡管說話了,樊噲,你去吩咐一下準備一些酒菜,我要為恒兄他們接風洗塵。並帶蘭兒和趙玉二人出去讓人給梳洗一下。”

  樊噲答道“是。”樊噲便帶蘭兒和趙玉去。

  恒子見隻有劉邦與他二人在,就道“邦兄,你在鴻門之宴上,你當時沒看到項羽有什麽異舉嗎?”

  經恒子這一麽一說,倒是提醒了劉邦,劉邦想了一會,即答道“確是有些異常,自從我與項羽相識後,我就覺得項羽是一個粗暴殘酷之人。當時我去鴻門見項羽,也是不得已,冒著生死之險而去,沒想到,見到項羽之後,隻見項羽有些暈暈乎乎,且有婦人之仁,幾杯酒後,更是那樣。這確是我意料之外,如項羽拿出往日威風,就沒等樊噲闖入,我就一命嗚呼。”

  恒子道“邦兄能逃得此難,因有另外隱情。”

  劉邦心道,這公孫恒子真是高人,難道也當時隱身在場,那道閃入項羽頭上的那道赤光是他所發?既是這樣,與他不能隱瞞,不如坦白與他說明。道“我當時在酒宴開始之時,見到一道微赤光入項羽腦上,莫非是恒兄所……”

  “不不不!”恒子沒等劉邦說完就道,“我之所以說有天助邦兄,是說你有異相。”

  “哦,這我們倒還不知,不妨請恒兄言明。”劉邦急問道。

  恒子道“我與你初次見麵時,就透視過你,你有赤帝像。當初由於違法行為救妹緊急沒能與你細聊。”

  劉邦聽到此大驚,難道母親夢孕他時,醒來告之言的確是真。

  “不瞞恒兄,據我母親說,懷我之時,在田間大澤之邊盹睡,夢見一金甲神人從天而降,授她龍種。我大後,母親將此事告訴我後,不久病故。”

  “長大成人後,一次喝酒大醉,蒙被而臥,朋友尋來,將被一揭,隻見一條金龍熟睡,嚇得他倒退幾步,再細看,則是我劉邦,並無金龍,此後,他將此告我,我道是他看花眼所致。不久此友大病歸天。”

  “又有在我舉幫之前為泗水亭長,令我押解沛縣犯人去驪山修築,因我沿途許酒誤事,所有犯人逃人。我知已闖大禍,欲接妻兒一起逃離,行至大澤,忽聽前有大嘩聲,又見多人奔逃而至,我問何故,那班人說前大澤有大蛇邊傷人,不何前去。我憑三份醉意,奔至澤邊,果見一條數仗大白蛇,橫架澤中,儼如一橋梁。我就當即拔出佩劍,竄至大白蛇身旁,攔腰一劍,將它剁成兩斷。不料,酒氣上湧,走了一程,跌倒在地,竟然睡去。後被一村友喚醒,他卻告我,澤邊一條大白蛇不知被何人所殺,他方從那裏走過,見一老嫗抱蛇大哭,老嫗自稱是蛇之母,說蛇是白帝子,被赤帝子所殺。說罷就失其所在,我告訴他,蛇是我所殺,村友大驚,回村後不久,不知得了何病又死。”

  “為此多少年來,我一直不敢將其秘密告訴任何人,以防知其密者有什麽不測。恒兄既是高人,又能透視我之秘密,不妨坦白。”

  恒子聽後道“你既有赤帝之相,隻是靈根莫開,將來定有造化。邦兄,不知近來有何打算。”

  劉邦道“我們正在籌劃東出,現在項羽知道我自毀棧道,已絕東來,現已東歸彭城,三秦之地隻有舊秦將章邯等三人把守,如能先收三秦,站住腳跟,以謀與項羽抗衡,爭霸天下。現已棧道被毀,如何東出?已難我們。如重修棧道東出,也不知等到何年何月,至今沒拿出最佳方案。”

  恒子想了一下,道“我倒有個計策。”

  劉邦道“不妨請恒兄賜教。”

  恒子道“有沒有地圖?”

  “有。”劉邦立刻起身,拿出一張巴蜀地圖遞給恒子。

  恒子指著圖中一地道“據說有一暗道可直通陳倉。”

  劉邦也來到地圖前道“我們早也人傳說,隻是我派兵卒多次探查,一無所獲。”

  “我這次從異界前來,正要去三秦之地,不妨可順便查探。”恒子道。

  “如有恒兄相助,探道一事,定能成功。”劉邦道,“不過,恒兄想去三秦,別離兄弟,不知有何要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