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青城解散鬼穀擴 朝堂安排再東巡
作者:魏藝      更新:2021-03-12 07:17      字數:2396
  王芳兒回宮後,就將鬼穀觀之行的情況,告訴了恒子。

  一切按計劃行事。

  青城山的新道觀將要落成之際,天子要親來青城山參加新道觀落成典禮的消息不脛而走,新道觀雖在青城山上,但還是從四麵八方湧來了很多的人來慶祝、或者是為了看熱鬧。

  這新道觀的落成典禮就在新道觀前麵平台廣場上進行。

  恒子就坐在典禮台中央的龍椅上,典禮台下人山人海,熱鬧非凡,就在典禮台下的中間處,站著許多青城山弟子,劉大海就帶著幾個核心弟子,裝扮成青城派弟子,混入了其中。

  恒子落坐不久,突然從青城山弟子中飛出一飛刀,直向秦始皇(恒子)處,恒子心知肚明,巧妙地閃避過飛刀,那飛刀隻落在那恒子龍椅的旁邊。

  “救駕!救駕!”這時台上有人大聲急呼道。

  護衛立刻將恒子圍在中間,首先讓恒子安全地脫離了現場。而台下的青城山弟子驚慌失措,急忙查找放出飛刀的人,觀禮的群眾亂成一片。由於劉大海他們事先做了充分的考慮和準備,包括所放出的飛刀也是青城山專用的,他們就趁著混亂之時,迅速變換了服飾,且混入百姓之中。

  就在這時,蒙良將軍帶領秦兵迅速封鎖了現場。

  蒙良將軍來到恒子身邊拱手歉意道:“臣救駕來遲,讓皇帝受驚了!”

  “本來朕高高興興地來參加這新觀落成典禮,沒想到出了這事!”恒子道,“蒙將軍,那飛刀,朕看得一清而楚,是從青城山弟子中飛出,那飛標是不是青城山的飛刀?”

  “臣已派人查過,那飛刀確是青城山的飛刀。”蒙良道,“臣已帶兵封鎖了現場,如何處置,請皇帝示意。”

  “既這飛刀是由青城山弟子所為,那與普通百姓無關,就將百姓全部放了,留下青城山弟子即可。”

  “是。”

  蒙良回到現場,就將觀看群眾進行了疏散,就留下了青城山弟子,並將他們帶到恒子處,聽候處置。

  “皇帝,那青城山弟子全都帶來了,請皇帝發怒。”蒙良道。

  “請皇帝饒命!我們沒放飛刀!……”青城山弟子來到恒子處,全部跪下齊道。

  恒子瞧了瞧那青城山弟子,沒見到有鬼穀觀弟子,他就放心地道:“青城山的弟子絕大多數應是好的,蒙將軍,你就先將他們全部退下,帶青牛子來見朕!”

  “是。”蒙良道。

  許時,蒙朧就將青牛子帶上。他見了恒子二隻腿真打抖,一時嚇的什麽話也說不出。

  “青牛子,你知朕在來青城山,就預謀害朕,真是罪不可恕!”恒子怒道。

  這時青牛子跪倒在地:“皇帝繞命,這事我一點也不知情。”那頭如搗蒜。

  “你還說不知情,當初在朝堂宣賞賜時,臣就看出了你對皇帝的賞賜很是不滿,這是因為皇帝隻賞了青城山重修建觀宇,而對你個人沒得到任何賞賜,你一直懷恨在心,因此,你才有如此行動。”站在一旁的趙高討好地插嘴道。

  恒子一聽,趙高正好幫他解釋了抓殺青牛子最好的理由,就道:“中常侍說得對,蒙良你還站著幹什麽?還不將他拿下!”

  “是。遵命。”

  “皇帝,冤枉啊!冤枉……”青牛子邊說邊向後飛跑。

  “想逃跑!”蒙良從背後操起一把弓來,對著青牛子放出一箭,這箭穿心,青牛子立刻跌倒在地。蒙良衝上前去,再補上一刀,完全結束了他的生命。

  站在一旁的李斯,恒秦始皇再殺青城山弟子,就上前跪奏道:“預刺皇帝的主謀已被鎮罰,盼皇帝能寬大為懷,給青城山弟子一條生路。”

  “皇帝,李丞相此言差也,此青城山弟子都有殺皇嫌疑,要全部糾殺!”趙高違恐天下不亂道。

  “我大秦剛平定天下,不應大開殺戒,懇請皇帝三思。”李斯又道。

  ……

  “好了,你們不別再爭,朕認為李承相所言在理,這青城山弟子可不殺,但這青城山派就不能再留了,就讓它解散了吧。從此以後,我大秦隻有鬼穀觀而沒青城山派。”恒子突然製止他們的爭辯道。

  “皇帝英明,臣等遵命。”李斯、趙高、蒙良等大臣齊道。

  “這青城觀是朝庭賞賜建成,既不再有青城山派,但這青城觀也不能空著。上次一品嬪妃在鬼穀觀設天壇,祭鬼神,保我大秦天下太平,這鬼穀觀擔負我大秦祭天地鬼神的重任,因此,鬼穀觀應該擴大。傳朕旨,這青城觀就轉賜給鬼穀觀,讓它作為鬼穀觀的分觀,讓鬼穀觀接管青城山的所有弟子。”

  “是,我們隨後去鬼穀觀傳達聖旨。”趙高道。

  “哼,真是掃興,回宮!”恒子見一切目的已達到,就裝著一副很生氣的樣子道。

  除了趙高帶了幾個人去鬼穀山傳達聖旨外,其餘的人都跟著秦始皇打道回鹹陽了。

  解散青城山派的消息傳來,他們中除了少部分追隨青牛子的,選擇自殺外,絕大部分都加入了鬼穀觀,成為了鬼穀觀的新弟子,這樣鬼穀觀就更加壯大了。

  ……

  恒子和芳兒在玉書房裏。

  “芳妹,你幫我打聽的蘭兒和趙玉,是否有線索了?”

  “我派下去的人,已在楚地發現了劉幫的綜影,但趙玉卻沒得到任何消息。”

  “那蘭兒她還在得幫麽?”

  “在。”

  “她現在怎樣?”

  “據說她的傷勢已全愈,武功也得到了恢複,隻是他的容貌已被那大深坑的大火毀了,待在劉幫不想見任何人。”

  “那鱷象也跟隨著她嗎?”

  “是的,它還在她身邊。”

  “隻我就放心了,不過,如能與她見上一麵,那就好了。”

  “你如巡幸楚地,我伴你隨行,看是否能找到她,或許能讓她與你見上一麵。。”

  “好的,我這就去安排。”

  ……

  早上朝堂,恒子道:“李丞相,我秦朝發布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等法令,已有些日子了,不知天下各地現在實施的怎麽了?”

  “稟皇帝,自文字、貨幣、度量衡等統一法令頒布以來,東方各地絕大部分得到了很好的實施。但仍有些地方沒按我大秦統一之法實行,各行其事,尤其是在楚、齊地。”

  “有法不能實施,這等於是一張空紙。”恒子道,“李丞相、中常侍,四次東遊,都沒找到不死之藥。你們去準備一下,我們近日想再次東巡,路經楚、齊二地,看是否能求到長生不老藥,順便看一看統一法令實施情況。”恒子是想利用這借口,出去尋訪蘭兒和趙玉。

  “臣等遵命!”李斯和趙高等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