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恒兒決定去邯鄲 路途遇人解饑渴
作者:魏藝      更新:2021-01-06 07:36      字數:2656
  王恒兒與古夏對話後,想了片刻,自己也不知在這黑洞中待了多少日子,總算渡過了險關,現在要去那裏?當然峨眉山不能再去了,他不願再連累她們了。他想到去雲夢山、華山或青牛山,但如出現象峨眉山一樣的情況,那就太糟糕了。

  他想來想去,還是去趙武館,那群武人既說他們是趙武館人,不妨先去趙武館打探一下,為以後的報仇打下基礎。

  趙武館在趙都——邯鄲城裏,必須先進邯鄲城。

  他吃力地從河邊站了起來,對著河邊的水麵照了照,簡直與他以前判如二人。

  他在黑洞裏剛出來,衣服、頭毛、臉皮等都髒兮兮的,活象個乞丐。

  他想用手將臉和身上洗一洗,他剛捧了一奉水,但又放下了。

  “不,這樣最好,這使任何人都認不出他來。那群武人可能還在尋找他裏,這樣最安全,也減少了很多麻煩。”

  就這樣,一身乞丐的打扮,行走在河邊上。

  他吃元能果後也不知過了多少日子,再經過這番的折騰,那元能果的能量早已消耗貽盡。一陣餓意襲來,他深深感到現在最需要的是解決肚子問題。

  他環視了一下周圍,一片荒涼,不見任何煙火。

  他強行自己走了一段路程後,看到遠遠的一處冒著炊煙,他終於看到了村寨。

  他向著冒著炊煙的方向走去。

  那是一家單門獨戶的人家,根本不是什麽村寨,他看起來好象有那麽一點熟悉,這就使他想起自己的家——興王村。

  他來到這家的門口已精疲力竭。

  他來到門前,道:“貴家是否有人?請給一點吃……”

  他的話沒說完,“卟”的一聲,就餓昏倒在地上。

  此時,屋裏傳來一陣聲音:“這方圓幾十裏都沒人家,那來的乞丐?”

  隨著這話聲的落定,屋裏一瘸一拐地走出一個老婆婆。

  出了屋的阿婆,一見昏倒在地下的王恒兒,嚇了一跳。

  “剛才還聽到他在說話,一下子怎麽成了這樣了。”

  她急忙用手指探了探王恒兒的鼻孔,看他還有沒有氣。

  “還好,還活著。”

  “他一定是餓昏過去了。”

  她跑進屋裏,端了一碗粟米粥過來,將他喂上。並邊喂邊自言自語道:“你這乞丐,跑到這荒蕪人煙的地方來討吃,豈不是找死!”

  隨著那碗粟米粥下肚,王恒兒慢慢地蘇醒過來。

  阿婆見他醒了,恒兒向她示意著他還要吃,她就沒再問什麽,又盛了一碗粟米粥過來。

  王恒兒二話沒說,就接了過來,他實在太餓了,就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你真是來的巧,剛一燒好,你就來了。”阿婆嘮叨著。

  王恒兒吃過後,清醒了許多,就道:“謝謝阿婆!”

  “你這個小乞丐,怎麽到這裏來討吃?”

  “不滿阿婆,我是被一群人抓了,不幸才落入此地的。”

  “噢,是這樣的,依你這麽說,你不是乞丐了?”

  王恒兒搖了搖頭。

  “這也是,這年頭兵荒馬亂的,說不定什麽時候就遭來殺身之禍。”

  “咳……”裏屋傳來一個一陣咳嗽,“老婆子,你是在跟誰說話呀?”

  “老頭子,你醒了,我是跟一個被人抓住,不幸落入此地的小哥說話,他餓了,我給了他二碗粟米粥吃。”

  不一會,見到一個處著拐棍的老頭慢慢地走了出來。

  “這些日子,我們自己都快斷食了,你還給他吃?”老頭說罷又是一陣咳嗽。

  “那我們不能見他餓死,也不救他嘛!”

  老頭子聽到老婆子說這樣的話,就沒再答她,他轉過身來對王恒兒道:“你說被人抓了,才落入此地,那些人抓你的人是兵麽?”

  “不是,是一群武人。”王恒兒不想將說出太多的細節。

  “哦,我們曾經看到一群兵抓了很多的人。如不是我們老了,我們也要被那些兵抓走的。”

  “兵?是什麽兵?”王恒兒問道。

  “肯定不是趙兵,是秦兵,不知從那裏抓了一些百姓向西走了。”老頭邊咳邊道。

  “老頭子,你說的不對,是趙兵,肯定不是秦兵,我們在趙地,那來的秦兵。”

  “我當年當過兵,見過秦兵的服飾,肯定是秦兵,不是趙兵,如不是秦兵,他們為何還向擄著一大群百姓向西走呢?”

  “老頭子,他們是向南走的,不是向西走。”

  “向西,不是向南。”

  “向南,不是向西。”

  ……

  王恒兒見他們喋喋不休地爭個不停,就勸道:“好了,好了,別在爭了,我想問一下,這些兵為何要抓百姓呢?”

  “這可能是要他們去當兵打仗。”阿公道

  “不對,不對!這裏麵有很多的婦女和少兒,她們怎麽去當兵打仗?”阿婆道。

  “不對,不對!婦女和少兒怎麽不能當兵,女的可當女兵,少兒可當童兵。”

  “不行,不行,這怎麽行呀?”

  “沒人當兵了,隻能讓他們去頂。”

  ……

  這對老夫妻好象一背子就這樣爭個不休。

  王恒兒問這,是想為尋找家人得到一些線索,沒想到麵對這對老夫妻,想問也問不出什麽所以然來。

  過了一陣子,他們見王恒兒不說任何話,就主動的停了下來。

  “小哥,你現在要上那去呢?”阿婆問道。

  “想去邯鄲。”

  “去邯鄲?”阿公驚奇地反問道。

  “嗡。”

  “那地方可不能去,一去就要被抓去當兵。我兒子就是去那裏,被抓當了趙兵,到現在都沒回來。”阿婆急道。

  “啊,有這麽嚴重嗎?去了就要被抓著當兵?”

  “我們不會騙人的,我們什麽都跟你說了,你不要說,我們沒告訴你噢。自長平之戰後,趙國兵源太少,一看到你這麽年青的男子,還不抓你去當兵,保衛國家。”阿公道。

  “如真是這樣,我也得去闖一闖。”

  “這性格,有點象我年青的時候。”老頭子道。

  “我說你不能去,就不能去,我兒子就是一去無回。”阿婆道。

  “阿公,阿婆,我有事要去邯鄲,你們是趙國人,你們知道去邯鄲怎麽走?”

  “啊,你真的要去呀?”

  “真的要去。”

  “那你去後,被抓當兵,就幫我們打聽一下,我兒子阿財在那裏那個軍營,如能見到他,就說我們已不在吳家屯住了,那裏已沒人了,我們現在搬到這……叫什麽的啦?”阿婆回過頭問阿公道。

  “這裏叫……叫石白灘。”

  “對對對,叫石白灘。”

  王恒兒看著這對既可笑又可憐的老夫妻,可能是由於多年來,一直想念兒子,而變成了這樣的。

  他們總是答非所問,王恒兒也不再問了,他就從乾坤袋裏抽出一個金片,遞了過去,道:“謝謝你們的救命飯。”

  阿婆接過金片,芒然道:“這是什麽?”

  阿公一看就道:“這是金子。”

  “金子?我從來沒見過金子。“她左看右看。

  “我們的二碗粟米粥,怎能值這金子,使不得!使不得!”阿公急忙道。

  “阿公,阿婆,小哥有事在身,要去邯鄲,在此別過。”王恒兒說罷,就轉身要走。

  那阿公阿婆異口同聲道:“向北走,向北走。幫找一下我家阿財!”

  “多謝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