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四章升米恩鬥米仇
作者:tx程誌      更新:2021-02-28 14:19      字數:3351
  第一八四章升米恩鬥米仇

  全旭的玄鷹衛雖然剛剛籌建,得益於崇禎皇帝的大方,大明曆時二百多年建立完備的金錦衣衛情報係統,被他大手一揮,開革了數千人。

  全幹也就是原來錦衣衛百戶官,原本在錦衣衛內部就有些關係,他拿著全錢的錢,很容易招募了一部分專業人士。

  如今錦衣衛保留的隻是一部分有後台、有關係的人,但是這樣的人,大部分都沒有真本事。

  錦衣衛在大多數人的印象中,隻是收集官員的情報,然後向皇帝稟告,陷害忠良,草菅人命,從上到下,幾乎都是十惡不赦的壞蛋。

  事實上,錦衣衛情報人員有兩套,既有監視文官百官的情報人員,這些人員主要放在北京和南京,地方上,幾乎沒有錦衣衛人員的行蹤。

  當然,影劇劇裏麵的錦衣衛形象,向來……

  但是,還有一套情報細作,主要不是針對國內,而是針對後金、蒙古、日本等周邊諸國的間諜人員。

  像錦衣衛的戰績,如擒奸細馬承林,係建奴李永芳兒女親家、傅應春、王懋芳等奸細,薊州緝獲奸細杜茂招、奸細王世傑以及萬曆朝鮮戰爭前,也錦衣衛的動作。

  不過,錦衣衛的**是真實的,往往真正的立功的人員,功勞幾乎被冒領,這樣沒有後台的苦哈哈一線情報人員,都成了裁撤的對象。

  全幹用錢收買、拉攏,搭建了一個玄鷹衛的基本情報框架,現如今,北京、大名府、包括南京、各邊鎮,共計建立了十七個分舵主。

  分舵,類似於錦衣衛的百戶,每個分舵下轄兩哨四隊,有將近一百人,主要是承擔情報收集工作。

  當然,隻是架構,還不夠完善。

  全旭可以利用玄鷹衛得到一些情報或者容易獲得的消息,可問題是傳遞太慢。

  就像北京發生的事情,傳到全旭手中至少需要三天甚至五天,這個速度,幾乎與各大家族的私人情報網落差不多,沒有時間上的優勢。

  對講機雖然方便,可問題是有效率距離太近,哪怕是最大功率的對講機,也隻有區區三十公裏,大功夫電台,比如說全旭那輛末日堡壘的大功率電台有五百多公裏的通訊範圍。

  可問題是,電台太過複雜,全旭自己也是門外漢,想使用電台,必須經過專門訓練,全旭一時半會還指望不上。

  突然,全旭腦袋中湧入一個念頭:“有線電話?”

  有線電話的工作原理並不複雜。

  關鍵是,一些大型企業內部都建立了集團電話係統,集團各子公司、各部門、各話機之間的通話可以免費使用,建立一套企業集團電話係統在後世,既是合理,也是合法的。

  花錢就可以辦到。

  基本上就是有主機、話機和內線電纜三部分組成,隨著科技的進步,自動話程度的提高,不需要專職話務員和維護人員,每部話機都可通過指示燈了解整個係統的工作情況。甚至可以在主機設置成計費情況,從而通過計算機自動計算,哪一位員工所打的電話費用最多或最少,打出的電話號碼及總費用。

  想到這裏,全旭頓時有了主意。

  不過,鋪設一個電話網絡的代價並不低,特別是通信電纜,要鋪設全國範圍內的有線電話,這個代價,全旭其實完不起。

  然而,能不能承擔得起,那也需要。

  隻有實現及時通信,才能有可能實現中央集權。

  三娘看著全旭的臉上不太好,還以為是全旭生他的氣,就小心翼翼的道:“相公,我

  ……”

  全旭笑道:“我沒事,對了,那些孩子怎麽樣?”

  “已經沒有大礙了,隻是皮外傷,上了藥!”

  “走,過去看看!”

  全旭來到飛魚二號的船艙裏。

  由於飛魚二號的船很細長,所以內部空間非常狹小,幸虧全旭一個瘦子,如果是胖子,走路就有些走不開。

  沿著狹長的過道,全旭與三娘來到位於二層的艙室內,這個船艙並非客房行駛,而是雜貨藏,艙裏還堆著成麻袋裝玉米、土豆和紅薯。

  一段也就十幾平方的艙室內,十一個少年躺在裏麵。

  全旭看著一名少年袒露著背部,爬在艙室麻袋上,讓另外一名少年給他塗抹著藥膏。

  “傷怎麽樣?”

  眾少年少女看著全旭進來,急忙朝著全旭磕頭:“謝全爺活命之恩!”

  黃二狗搖搖頭:“沒有大礙!”

  “好好養傷吧!”

  全旭望著眾少年、少女道:“你們有何打算?”

  他去北京,帶著一群拖油瓶反而是拖累。雖然三十餘名護衛也是少年人,他們年齡都不大,不過,卻被三娘在海島上進行了訓練。

  東江鎮還給三娘提供的訓練的最佳對象,他們不時的潛往後金,進行遊擊戰,抓獲的後金建奴俘虜,就讓眾少年練手。

  反正,東江鎮需要的隻是首級,拿去給兵部換軍功,就算活著送過去,朝廷也不會放過他們。

  眾少年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黃二狗掙紮著爬起來:“求全爺收留!”

  “求全爺收留!”

  全旭想了想道:“前麵到了磐石鎮(今曹縣境內)有我一處莊子,你們在那裏幹些力所能及的活吧!”

  “謝全爺!”

  全旭為了安置遼民移民,在登州抵達大名府的道路上,沿途設立了二十三個補給點,為遼東移民提供糧食和臨時住宿的地方。

  抵達磐石鎮渡口,全旭下船,留下幾個人看守飛魚二號,其他人則跟著全旭抵達補給的莊子。

  莊子的規模不大,占地十多畝,就是簡單的土坯圍牆,有馬廄和大通鋪的那種客房,同時接待兩三千人不成問題。

  等全旭抵達的時候,發現這居然掛著全記貨棧的匾額。

  “拜見全爺!”

  這裏的管事是一個山東本地人四十餘歲,身材高大,比較瘦。

  姓曹,叫曹會隆。

  “這裏怎麽變成貨棧了!”

  曹會隆的笑道:“袁大管事安排的,反正這裏閑著也是閑著,三十多號人,總不能吃閑飯,就接待沿途的商隊,賺點小錢!”

  “有腦子!”

  全旭雖然本意隻是為了接應遼東百姓,沒想到居然發展了一個連鎖的貨棧,這裏提供貨物臨時儲存、馬隊喂養、住宿以及飯菜服務。

  “全爺,這是賬本,您看看!”

  全旭隨便翻了翻,發現這個貨棧的經營不錯,每天都有兩銀子的進賬:“幹得不錯,三娘賞賜三塊銀幣!”

  “謝全爺賞!”

  曹會隆急忙引著全旭進入貨棧後麵的客房。

  全旭看到院裏居然有百餘人幹活,大部分都是婦女,有的洗衣服、有的則是在補衣服、鞋子。

  “這裏怎麽多了這麽多人?”

  “這些婦人都是附近村裏的,他們過來給沿途的商人洗洗衣服,或者縫縫補補,賺點小錢!”

  “不錯,挺好!”

  “曹掌櫃!”

  “來了!”

  遠遠的過來一個商隊,有十幾輛大車,會首的頭目似乎是熟客。

  “你先忙你的!”

  曹會隆上前打著招呼,熱情的招待眾人。

  讓全旭目瞪口呆的是,曹會隆引著頭目來到一座茅草屋。

  起初,全旭以為這是茅房,簡直就後世農村的茅房一樣,茅草屋頂,用席子圍了一圈,形成牆。

  接著,不多時,曹會隆出來,裏麵就傳來不可描述的聲音。

  全旭歎了口氣,你他娘還真是一個人才。

  全旭進入了最好的客房裏,房間還算幹淨,三娘將隨行的鋪蓋整理好,就問道:“相公,現在沐浴嗎?”

  “不,我有事出去一趟!”

  全旭已經決定采購集團電話,建一條屬於他自己的集團電話係統,這個需要提前預訂設備,不可能像糧食和服裝一樣,可以隨時拿到現貨。

  全旭剛剛回到後世,手機就像爆炸一聲,信息一股腦兒冒了出來。

  “全董,全大爺,你還真是神龍見首不見尾!”

  電話裏麵傳來洪海洋非常不爽的聲音。

  “有事說事,沒事滾蛋!”全旭沒好氣的道。

  “好好好,我說,我說,咱們公司第一部電影,拍攝許可證已經下來了,作為公司第一部全資投資的電影,你可不要告訴我,也開機典禮你都不參加!”

  “不是在阿爾巴尼亞拍攝嗎?”

  “對啊,你的護照呢,抓緊時間辦理簽證,咱們一起過去!”

  “好!”

  全旭內心裏非常激動。

  阿爾巴尼亞是一個槍支泛濫的國度,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是阿爾巴尼亞與我國關係的黃金時期,兩國的關係好到能穿一條褲子。在自己不富裕的情況下,國人節衣縮食,把大批物資源源不斷地送到阿爾巴尼亞,前後給阿爾巴尼亞的經濟、軍事援助將近90億人民幣。

  而那時阿爾巴尼亞人口不過200萬,相當於人均受惠4000元,這在當時的歐洲,已屬於中等水平國家的收入。需知同一時期,中國農民一年的收入還沒有100元。

  一鬥米養個恩人,一石米養個仇人。這句老話用在阿爾巴尼亞身上再合適不過,從70年代中期開始,兩國關係急轉直下,直至破裂。

  當然,阿爾巴尼亞也成就了世界之最,世界上人均擁有槍支最多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