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章南樂縣也是本府治下(一更)
作者:tx程誌      更新:2021-02-19 18:39      字數:3285
  第一六二章南樂縣也是本府治下

  相對而言,玉米的儲存已經是非常簡單的了,無論是土豆,還是紅薯,它們的儲存這才要命。

  原來的家丁兵訓練場,麵積不小,露天晾曬玉米肯定是足夠了,唯一的擔心,那就是下雨。

  不過,這個問題好解決。塑料布而已,購買一批就擋雨。

  盧象升在全旭的玉米堆中來回翻找著什麽,他從中挑選了十幾顆比較大的玉米棒子,也有十幾顆比較小的玉米棒子。

  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大的玉米棒子重達一斤多,小的玉米棒子隻有四兩多。

  盧象升有些不解的問道“東升,這些玉米為什麽會相差如此之多?”

  全旭苦笑道“可能是施肥的時候,化肥撒的不均勻,施了化肥的玉米,肯定會比沒施化肥的玉米多收個五六石!”

  “五……六石?”

  盧象升驚訝的道“這怎麽可能?”

  “這個化肥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肥料,施肥和不施肥,效果肯定差很遠!”

  全旭望著盧象升道“這麽說吧,哪怕是種麥子,既然是選用我的良種,一畝地收個三四百斤沒有問題,要想再多收,隻能施化肥,隻要施了化肥,一畝地少說也可以收百斤,甚至上千斤。莊稼能不能多收,最重要的還是化肥,我準備建造一座化肥廠,專門生產化肥!”

  盧象升恍然大悟道“你需要地來建造化肥廠吧?小意思,說吧,需要多少地,本府批給你!”

  全旭想了想道“有個五六千畝荒地就行,就像這附近的堿荒地,反正也種不了莊稼,用來建造化肥廠正合適,趁著天氣還不冷,工程就可以陸續上馬,隻要把一部分糧食賣掉,我的資金就可以支持化肥廠建設!”

  發展工業,全旭本來在計劃之內。要想改變大明,改朝換代其實就並不行,隻不過從朱家王朝,改成全家王朝。這隻不過是治標不治本,換湯不換藥。

  全旭準備是從上到下,改變大明的社會結構。

  在後世,中國利用了四十年的時候,完成了農業國家向工業國家的轉變,雖然說在某些尖端領域,仍舊落後。但是,中國工業製造能力已經是世界第一,遠遠超過了美國。

  中國為什麽能迅速完成國外一百年,甚至一百多年才完成的農業向工業的轉變?這要取決於四十年前的一項國策,那就是五小工業。

  用中國經濟部門的語言來說,叫作地方五小工業,也就是小煤礦、小鋼鐵廠、小機械廠、小化肥廠和小水泥廠。有了這五個小型的工業項目,基本上能夠滿足一個百萬人口的地區基本的生產需要。

  現如今隨著科技的發展,各地的五小工業因為環境問題,要麽發展良好,做大做強,要麽倒閉,設備封存或者處理。

  全旭就可以利用廢鐵的價格,買到這些五小工業的設備和生產技術。

  他向盧象升要五六千畝地的目的,其實也不是為了建造一座化肥廠,而是建造一座工業產業園區。

  現如今,全旭的小作坊慢慢成熟,也需要擴大產業規模,並且尋找傾銷市場,以工業養軍,以軍為工業保駕護航,他就可以像滾雪球一樣,快速擴張。

  牛逼已經吹出去了,當然,全旭也會認真的去做。

  畢竟,大力推廣新式種子,他才能從中獲利。

  在晾曬玉米棒子的同時,還有一件事需要趕緊去做,那就是玉米杆的青儲飼料。

  全旭有幸在新疆旅遊的時候,參觀過吉木薩爾的一個養牛場,他們區區三十多名工人,利用青儲飼料,養殖了三千多頭成年牛,以及兩千多頭小牛。

  那種發酵好的青儲飼料,直接用大型挖掘機,挖出來喂牛,效率絕對是剛剛滴。

  製作玉米秸稈青儲飼料的環節並不複雜,就是破碎、撒上發酵液,裝窖、壓實、封存這五個環節。

  全旭是非常容易從後世買來玉米秸稈粉碎機,從而製造玉米秸稈青儲飼料,不過,眼下,在盧象升以及大名府各縣官員的眼皮子底下,一切隻得按照笨法子來。

  全旭也體會到人多的好處,哪怕沒有機械,幹活的速度真叫快,經過三天的緊張收割,三萬餘畝玉米收割完畢,平均畝產兩千四百七十二斤。

  僅僅三萬畝玉米,就收獲了七千四一十六萬斤玉米,當然這隻是毛重,脫粒曬幹後,重量會減少百分之三十或者百分之三十五的樣子。

  盧象升確實是被震撼到了“要是早種這些玉米,再也不用餓死人了!”

  “是啊,誰能想到這玉米居然有如此高的產量!”

  全旭的心情非常好,下令殺了好幾頭大肥豬,做了把土豆削掉皮切塊扔到鍋裏和豬肉一起煮,讓大家美美的吃了一頓豬肉燉土豆。

  這頓飯大家都吃得非常滿意,真是太好吃了,而且還頂肚子,真恨不得把舌頭都給吞下去啊!

  盧象升倒沒有感覺,他早已在全旭這裏吃過這種菜。

  隨著玉米收獲完畢,全旭開始讓人收割土豆。

  土豆要比玉米更加複雜一些,不過采取同樣的方式,每天管飯,外加二十斤土豆。

  眾工人的工作熱情非常高,先用鐮刀割掉土豆秧,然後又犁子沿著趕來牛套上犁,在地壟離土豆苗頭遠一點的地方小心翼翼的犁過去,隻犁一次就露出了大大小小的土豆,這樣做的好處就是防止挖土豆的家夥掄著鋤頭亂挖一氣,把土豆給挖爛了。

  犁開泥土之後,負責挖土豆的便掄起鋤頭,加倍小心的挖下去,把土豆連根一起挖出來,後麵自然有人會把土豆撿起籮筐裏。

  剛開始的時候,幾乎每挖出一棵,都會引起一陣驚歎“我的天,好大,好多啊!沒挖幾棵就有一筐了!”

  慢慢的,就沒有人再叫了,都麻木了,前麵的掄著鋤頭猛挖,後麵的猛撿,一個個籮筐飛快的裝滿,然後挑到大道上裝上車,就有人喊著號子揮動鞭子,將這一筐筐土豆給運回去了。

  大家越挖越是吃驚,特別是官員們,這土豆他們吃過好多頓了,無論是黃金土豆餅,還是酸辣土豆絲,都非常美味可口。

  可關鍵是,他們實在沒有想到,這種土豆產量同樣高得嚇人。

  全旭的土豆是春種土豆,肥料用得很足,所以普遍畝產在四千斤以上,有甚到達到五千斤。

  全旭對於土豆的高產早有預料,有些高產的土豆畝產可以達到萬斤,當然,這也跟環境和地理有關。

  看到土豆的產量,眾官員和眾人已經變得麻木了。

  楊陸凱望著盧象升笑道“大人,這個全公子就是有本事,他幹啥都比別人強,種地一畝頂別人十幾畝!”

  楊陸凱作為盧象升的心腹,自然知道盧象升扶持全旭的真正用意。

  可關鍵是,全旭是一個懂得感恩的人,當初,在黃立極滿門被殺的案子裏,盧象升非常被動,眼看就要被問責。

  這可是全旭出麵,讓黃立極原來的門人,現在跟著全旭的陳應,翻出了黃立極私祭魏忠賢的證據,解決了盧象升最大的危機。

  盧象升為了解決糧稅問題,提拔全旭當糧長,結果,人家一年種地,比別人種一輩子還有本事。

  陸鳳鳴也朝著盧象升道“恭喜盧大人,慧眼識英才!”

  陸風鳴作為典吏,與盧象升這樣的流官不一樣,盧象升任期內就會調走或者高升,他則需要繼續在大名府。

  陸鳳鳴感覺,全旭這個人,一定要好好結交。

  盧象升隱隱有些得意“本府從來不懷疑我的眼光,東升確實是很能幹,對於能幹的年輕人,那就給他加加擔子!”

  陸鳳鳴還以為盧象升一直想讓全旭當巡檢,就道“可是這個巡檢……”

  盧象升道“巡檢讓全幹來做!”

  “全幹?”

  陸鳳鳴還真沒有聽過這個名字。

  盧象升緩緩道“全旭的門人!”

  起初,全旭提出讓全幹來擔任這個巡檢的時候,盧象升還有些不高興。

  巡檢雖然是一個九品官,可問題是,這個九品官與世襲的軍戶一樣,可以是世襲的,全旭居然還不想要。

  現在,盧象升反而理解了全旭,畢竟,他需要做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被巡檢司的俗務所牽扯住。

  “哦!”

  陸鳳鳴這才恍然大悟。

  隻要全旭掌握著全家莊鎮巡檢司,就與大名府士紳們有了一爭高下的實力。

  陸鳳鳴想了想道“全公子準備想養魚,我倒記得有一個地方適合養魚!”

  “哪裏?”

  陸鳳鳴道“此去向西南,莫約二十裏,是一座宋代的古窯,雖然這座宋窯已經廢棄,不過,由於多年取土,形成了低窪淺塘,就可以養魚,那裏麵積有五六千畝,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那裏不屬於大名縣治下,屬於南樂縣!”

  聽到這話,盧象升笑了起來“南樂縣也屬於大名府!”

  正所謂,朝廷有人好做官,全旭背靠著盧象升,在地方上也非常好發展。

  在他提出需要工業用地的時候,盧象升大手一揮,五六千畝就成了他的。

  當然,正規手續也是要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