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他們不拚命誰拚命(二更求訂閱)
作者:tx程誌      更新:2021-02-05 07:02      字數:3321
  第一一四章他們不拚命誰拚命

  全旭並沒有生牛金星的氣。

  事實上,他並不認同孫祖望的觀點。

  他不認為士紳才是大明的基石,相反,全旭認為,士紳是大明朝廷的掘墓人。

  如果不是士紳這些蛀蟲,趴在大明王朝身上吸血,朝廷的財政也不會快破產,如果不是他們上下齊手,百姓也不會苦不堪言。

  如果不是他們利用權力,貪汙腐敗,明軍也不至於對朝廷完全絕望。

  “其剿也,所斬獲皆饑民也,而真賊飽掠以去。其撫也,非不稱降;群聚無食,仍出劫掠,名降而實非降也。營卒乏餉三十餘月,即慈母不能保其赤子,彼官且奈兵民何哉!且邇來貪酷成風,民有三金納賦,不能得一金;至於捕一盜而破十數人之家、完一贖而傾人百金之產,奈何民不驅為盜乎!”

  看到了嗎,欠餉三十餘月!

  相當於陝西河南一帶的明朝士兵有兩年半沒有得到軍餉!明朝士兵軍餉本來就少,以此糊口還勉強度日,若是連這一點都沒有了,他們又有什麽理由去給大明王朝賣命呢?

  這也就是為什麽大明王朝的士兵們卻成了李自成、張獻忠的主力!

  說穿了,罪魁禍首就是大明王朝的士紳,就是大明王朝的文官們。

  就像大淩河之戰的時候,原本朝廷準備命登、萊二州巡撫孫元化支援祖大壽,然而,部隊抵達山東,還沒有出發時,因遇大雨雪,部隊給養不足。部隊行抵吳橋時,與山東人屢有摩擦,縣人皆閉門罷市。

  有一士兵偷了山東望族王象春家仆一雞,該丁被“穿箭遊營”。

  一隻士兵偷了一隻雞,所謂穿箭遊營,就是部隊裏僅次於斬首的處罰,先是打軍棍,二十到五十不等,然後用箭插在耳朵上,到各營遊行。

  偷一隻雞,在後世最多也是行政拘留,這樣的處罰,足可以看出明軍將軍是想息事寧人,然而,王象春之子不願意罷休,要求孫元化查明真象,嚴厲處置。

  遼東軍士兵怨聲四起,在李九成等蠱惑下,發動了吳橋兵變,結果,朝廷一直看不上的毛文龍舊部這些遼東兵,硬是在十數萬大軍的包圍下,東征西戰,打了一年多,結果他們走頭無路,投降了後金。

  造成這樣惡劣的後果,其實還是士紳。

  當一個國家不再尊重軍人的時候,憑什麽指望軍隊賣命?

  “學生拜見東家!”

  牛金星得知全旭叫來過來的時候,當然不會有什麽好話,從孫祖望的態度,牛金星感覺自己的麻煩大了。

  所以,麵見全旭的時候,他的心情有些忐忑。

  “坐坐!”

  全旭指著沙發道:“坐下吧,咱們隨便聊聊!我這裏有咖啡,還有茶,你想喝點什麽?”

  “咖啡?”

  牛金星一臉疑惑。

  全旭笑道:“就是西洋人的玩意!”

  “桃仙!”

  “奴婢在!”

  “泡一壺咖啡!”

  “是!”

  時間不長,桃仙端著一個玻璃水壺進來,水壺裏自然是泡著咖啡。當然是速溶咖啡,一公斤五六十塊的那種。

  桃仙將咖啡倒在杯子裏,就退到一旁。

  “請!”

  全旭端起咖啡,小抿了一口。

  作為三大飲料之一,咖啡可以醒神,不過缺點也明顯,容易發胖,不過卻有護肝的功效。

  牛金星端起咖啡,喝了起來,他的眼睛明顯一亮,咖啡的味道他不作評價,關鍵是裏麵有糖,帶著甜味。

  “牛先生!”

  “學生在!”

  “有一句話,我不求甚解,請牛先生為我解惑!”

  在孫祖望和牛金星這兩個人之間選擇,全旭其實更喜歡牛金星,不是因為他後來成了大順國的丞相,而是因為他擅長鑽營。

  全旭在家丁兵中間進行思想教育,他馬上學得似模似樣,在學生中間開展同樣的思想教育,但是,孫祖望就不屑去做。

  “東家請說!”

  “子曰: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這句話是什麽意思?”

  牛金星沉吟道:“這句話告訴我們說話要慢慢說,要三思而後說,不要口無遮攔,信口開河;辦事情一定要積極敏捷、果敢決斷、雷厲風行,不要拖泥帶水。不然言多必失,禍從口出,卻不知所以然,豈不誤了大事……”

  不等牛金星說完,全旭打斷道:“我的理解卻不是這樣,敏則是機敏,積極,訥,就是少,或慢,這句話,聖人是告訴我們,能動手的時候,就不要吵吵,幹就完了。”

  牛金星目瞪口呆:“這……”

  “難道不對?”

  全旭這樣解釋,其實沒有問題。

  “君子動口不動手!”

  “屁話!”

  全旭毫不客氣的反駁道:“春秋列國,諸侯爭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聖人何曾對諸子百家客氣?敢動手的時候,絕對會動手,隻有在打不過的情況下,那才會動手。就像你一個堂堂的舉人,被一個童生給告了!”

  牛金星是一個聰明人,他瞬即明白了,自己的拍馬屁舉動,落入了全旭的眼中。

  對於孫祖望這個臭窮酸,牛金星早就看不過眼了,一直忍到現在,他怕的不是孫祖望是大名人,也不是害怕他這個童生,關鍵是全旭。

  打狗也要看主人,孫祖望受聘全旭,成為西席先生,打了孫祖望,就等於拂了全旭的麵子。

  現在看著全旭的態度,他知道怎麽做了。

  “東家,學生知道怎麽做了!”

  “知道就好!”

  全旭端起咖啡杯,牛金星識趣的起身:“學生告退!”

  明代讀書人的戰鬥力,是相當厲害的,他們經常上演全武行,像盧象升這樣文武兼備的人也有很多,孫承宗也是上馬可管軍,下馬可撫民的文武全才,像於謙,還有心學大家王明陽。

  全旭不關心牛金星怎麽做,然而,他對學生們的思想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隻有這樣,培養的人才才能為他所用。

  時間過得飛快,在忙忙碌碌的度過了。

  進入崇禎二年四月,開始滴雨未下,而太陽卻仿佛像垂在頭頂的大火球,用酷熱煎烤著大地,將田裏最後一點水份榨幹,讓莊稼成片成片曬得快要枯死。

  朝廷的諸公們,此時很忙,隨著黃立極的案子捅到了中樞,為魏忠賢建生祠、設私祭的文武官員們,以及魏忠賢的餘黨,其實還沒有清算幹淨。

  在這個時候,禦史言官罵,京城的百姓也罵,都罵得不可開交,大家就這麽耗上了。按照原來的曆史進程,崇禎很快就招架不住了,開始清算魏忠賢的餘黨,不過,這件事情要到八月開始,現在提前了好幾個月。

  當道諸公都忙著用奏折活埋魏忠賢餘黨,自然就沒有人顧得上那些正坐在田埂看著枯死的禾苗麥苗失聲痛哭的農民,以及流離失所的流民了。

  這些人在他們眼裏不過是一群螻蟻,死得再多他們也不會心痛的。隻是他們做夢都沒有想到,正是這群憤怒而絕望的螻蟻很快就吞噬了大明帝國。

  大名府的災情也相當嚴重,一州十個縣都在叫苦連天,自從三月中旬下了一場小雨以後,連續二十多天滴雨未下。

  全旭的感觸非常深,田地裏的麥剛剛拔節,被曬得蔫了,至於紅薯、玉米和土豆,差不多都是如此。

  不過,全旭最大的優勢是,他在十五萬畝地裏打了一千多口機井,買了一百多台抽水機,以及兩百千米的水管。

  兩名家丁兵負責看守著一口機井和抽水機,二十四小時不停,抽水機則負責澆水。

  經過施化肥的麥子、玉米、土豆和紅薯,絲毫沒有受到旱災的影響,反而長勢喜人。

  最終,高百萬還是胳膊不有擰過大腿,他學著戲文裏的樣子,背著一捆藤條,袒露著上身,帶著十幾個村落的村民,拖家帶口,跪在全旭門前,祈求全旭原諒。

  全旭知道高百萬是屬於小農民的狡猾,算不是仇怨,隻不過為了教訓他一頓,他們這些人的工錢少了。

  糧食男子隻能三鬥,成年女子隻給兩鬥五升,不過滿足三餐。

  眾人也沒有異議,加入了全旭的城堡建設大軍之中,隨著旱災的影響,流民也越來越多,全旭一邊抗旱,一邊開始城堡建設。

  到了四月下旬的時候,城堡的東城牆終於主體框架建造起來了。

  與古代的城牆不一樣,全旭的城牆卻是中空的,城牆就是五層樓。

  這主要是設計理念不一樣,開玩笑,如果全旭讓十數萬軍隊包圍打,這也不符合他的風格,主動進攻才是他的風格。

  城牆,隻是一個幢高約十四米的大樓,外牆部分是采取普通的青城磚,然後用水泥、鋼筋澆築而成,外牆與澆築的水泥,厚約八十公分,這樣的大樓,哪怕用輕型榴彈炮都炸不毀。

  當然,代價也是非常高的,六萬餘噸水泥,以及兩萬多噸鋼筋,可是把全旭累得要吐血了。

  城牆的內部設計成二室一廳,一廚一衛結構,內深十三米,寬約七米,戶型占地九十一平方米,實際空間,約八十平方,住一家三口,非常舒適。

  這是全旭為家丁兵建造的住宅區,一旦真有外敵入侵,家丁兵的家就是外牆,他們不拚命才是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