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無解的存在
作者:騎著青牛的豬      更新:2020-03-16 11:45      字數:2222
  最強角色扮演最新章節

  太平氣捌(80%),王曜景這一回殺了四百多人,卻隻得到了八道太平氣。療愈異能提升到高級之後,升級就變得緩慢太多了。

  不過,八道太平氣也算是聊勝於無了。他當即將其加到了療愈異能之中,原本的49%的進度條,立刻跳到了57%,

  舒爽的感覺傳遍了他的全身,讓他心神的壓力一掃而空。被無數的子彈射入身體,雖然不會死,但痛苦的感覺卻是避免不了的。這種劇烈的痛苦,會讓他的脾氣變得暴躁、偏激,到最後甚至性格都會扭曲。

  不過,伴隨著晉升時候的暖流出現,他原本所承受的心靈上的壓力就小了許多。

  幾分鍾之後,他睜開了眼睛,舒爽的感覺消退,他整個人也輕鬆了許多。

  客船上的眾人,正以一種複雜的眼神看著他。這些人對於剛剛發生的事情是一清二楚,正是這個看上去人畜無害的男子,在洋人的船上大開殺戒,而且還是以一種他們完全無法理解的方式。

  妖魔,絕對是妖魔。

  至於為什麽不是神仙?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之中,神仙都是很仁慈的,絕對不可能有如此重的殺心。

  “我們進入申城,安排一下,盡快幫我快些聯絡上成俊德。”王曜景開口對著餘洋說道,剛剛的一次戰鬥,讓他對於“初級堅韌”這個異能的執念更重了。

  如果有其他選擇,他也不希望硬抗敵人的子彈。就算要硬抗,那也得讓他的痛感降低一點啊,不然遲早人會瘋掉的。

  “我省的了。”餘洋點了點頭,經過今天的一戰,他對於王曜景的實力有了一個更加清晰的認知。這種級別的妖魔,根本就是無解的,就像是遠古神話中的蚩尤,根本就殺不死砍不爛。

  而這樣的人物,你在沒有找到他真正的弱點之前,你是很難對付的。隻要一次殺不死他,那付出的代價將會是巨大的。與其將其當作敵人,還不如拉攏成為朋友。

  更何況,這頭妖魔明顯是很討厭洋人,這跟義和團乃至梅花拳的宗旨不謀而合。從目前來看,雙方還是有合作的可能的。

  若是將這頭妖魔願意庇佑大清,那就更好了。梅花拳至少能在老佛爺麵前落個引薦的功勞,不僅滅門抄家的危機立刻解除,說不定還會得到朝廷的賞賜。

  王曜景不知道餘洋在想什麽,如果他知道的話,說不定會一刀將其給劈了。滿清的那些人什麽尿性他又不是不清楚,若真的要較真起來,滿清也算是夷狄一流,隻是被那些酸腐的文人捧了太多年的臭腳,反倒給捧成了聖皇明君。

  他們的船隻很快靠在了岸邊,因為港口出現了這等事情,所以顯得有些混亂,也無人太過於關注他們,眾人便很輕易的進入了申城之內。

  梅花拳原本在申城有好幾處產業,但因為義和團和清廷已經爆發了衝突,這些產業都被封了。但好在還有幾個隱蔽的據點,幾人便在其中一個據點處住了下來。

  ……

  位於申城的英帝國公使館,顯得有些沉默。所有的辦事人員都匆匆的走過,沒有人說話,和往日輕鬆的氛圍不同。

  因為所有人都知道,出事了,出大事了。

  他們的日不落艦隊在申城的港口遭遇襲擊,而襲擊的人隻有一個。剛聽聞這個消息的人,隻會覺得這是在瞎扯,。

  但是,英帝國駐華大使竇納樂知道,這件事是真的。因為他早在兩個月前,就從聯軍的口中得到了一個訊息,那就是之所以聯軍撤退,便是在紫禁城內遭遇了一個可怕的魔鬼,那個魔鬼一個人就殺了他們一千多人,血液流淌成河,屍體累計成山,腥臭味連綿出去十幾英裏,仿佛化作了人間地獄。

  這樣的描述絲毫都不誇張,甚至還有所保留。

  竇納樂因為沒有親眼所見,始終覺得聯軍是不是遇到了敵人的障眼法。但近日之後,他對於此事便深信不疑了。

  “如此強大的怪物,槍炮根本就殺不死他。”船上的士兵在被接上岸之後,對於這頭魔鬼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子彈打入其體內之後,還會自己彈出來,並且傷口在迅速愈合,跟個沒事人一樣。

  其次,這個魔鬼還有一種把人變成幹屍的能力,明明幾秒鍾前還是大活人,幾秒鍾之後,就變成了幹瘦的屍體。

  這些詭異的能力,已經超過了所有人的認知,他們也是第一次遇到這麽可怕的人。

  “或許真的如那些傳教士所言,這是因為上帝的聖光無法照耀到這片土地,所以才會誕生這麽可怕的魔鬼。”竇納樂心中沒來由的想到了一些傳教士中的傳言,莫非真的隻有上帝才能對付得了這頭魔鬼?

  “清國的李鴻章來了。”就在竇納樂煩躁之際,外麵有工作人員敲響了他的辦公室大門,開口說道。

  “讓他進來。”對於李鴻章這個人,對於竇納樂來說,他還是比較欣賞的。雖然在觀念上略顯陳舊和僵化,但能力卻比其他的清國官員要厲害的多。若非給李鴻章的平台太窄,說不定真的能夠成就東方脾斯麥的偉大聲明。

  過了好一會兒,李鴻章才來到了竇納樂的辦公室門口。他是穿著一身簡便的服飾,由好幾個人攙扶著,每走一步,似乎都要消耗他大量的精力。

  出生於1823年的他,如今已經七十八歲了,真正成了一個古稀之年的老者。這一次的談判,又讓他心力交瘁,所有人都明白,這根大清的定海神針,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

  但是,饒是如此,他依然在為大清進行著最後的奔波與努力。

  “竇納樂閣下,關於此事,我們……萬分抱歉。”李鴻章費勁的坐了下來,開口第一句,便是道歉。

  類似於這樣的道歉,他已經做過太多了。每次的道歉,都會為大清換來片刻的喘息以及……滔天的罵名。

  “我們需要一個解釋,不然我們可以理解為此事是清國對於我們英帝國的挑釁。”竇納樂看著李鴻章,半晌之後,才開口說道。

  竇納樂或許不是一個合格的外交家,但一定是一個合格的政客。他在任何場合,都必須保證英帝國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