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第 9 章
作者:不問三九      更新:2020-03-16 11:27      字數:4284
  燎原最新章節

  不是慈善家的陶曉東,隔天就拎著箱子走了。店一扔什麽工作都不管,收拾了幾套衣服,拿了一套紋身機,帶了幾罐顏色和消耗品,店裏的事都扔給了大黃。

  先去意大利的一個老朋友店裏駐了十天店,沒日沒夜趕了十天工。店主是個世界級大師,在圈內很有威望,那是陶曉東的忘年交,陶曉東年輕的時候在那邊留過一年多。他剛開始做公司的時候對方幾次派人過來給他駐店撐場麵,這個情分陶曉東始終記得。現在陶曉東名聲有了,也是世界級大師了,可每年都會有幾天時間去意大利駐店幾天,看看老朋友,同時交流吸收。

  他跟醫院的人碰上麵是在拉薩去往某市的公路口。

  醫院方中途和陶曉東聯係,陶曉東得知他們是同一條路,於是讓人把他扔在了曲水。他在曲水等了一個小時多點,醫院的車隊到了。

  幾輛大巴和設備車組成的車隊,最前麵是兩輛商務。其中一輛準確地停在陶曉東麵前,司機下來幫他拿箱子,同時商務車門滑開,陶曉東一看就先笑了,招呼了聲:“湯醫生。”

  湯索言淺笑著點頭,朝他道:“曉東。”

  路邊臨時停靠,不是久停的地方,陶曉東鑽上車,跟湯索言同排坐在中間。車上算上他一共五個人,湯索言為他介紹了下。

  司機是本地誌願者,副駕上坐的是麻醉醫師許主任,後排那位是眼科另一位主任醫師劉醫生。分別問好寒暄過,前麵的許主任回頭說:“本來應該讓陶總在另外那輛車上,有專門接待你的同事,還打算沿途帶你看看藏區風光,給你講講。”

  陶曉東擺了擺手,說:“快算了,不用接待我。”

  許主任笑著說:“湯主任也說算了,讓你坐我們車,說這樣你能自在點。”

  陶曉東衝湯索言笑了下:“嗯,我跟湯醫生認識很久了。”

  湯索言也笑了下,問他:“小南還好?”

  “挺好,上次檢查你出差了,陳大夫給看的,一直挺穩定的。”陶曉東說。

  “嗯,小南情況一直不錯,過年那幾天他跟我說新年快樂,我跟他聊了幾句,他還是跟小時候差不多,很乖。”湯索言給陶曉東拿了瓶水,遞過去。

  陶曉東接過,笑了笑:“他喜歡你。”

  這是三院的一次醫援項目,也算是三院的一個傳統。

  每年都會進行這樣的醫援,針對藏區川區等醫療落後貧困地區,各分科都出來做過援助,長短期項目都有。從幾年前開始國家號召各省市級醫院對落後地區進行組團式醫援,長期有駐藏醫生團隊,三院也有。

  這次是在組團式醫援之外的一次針對眼科的援藏項目,湯索言是帶隊醫生,陶曉東是設備投資方。

  這些地區缺的不僅僅是醫生,也缺設備。陶曉東不是第一次投資這樣的醫援項目了,他幾乎每年都投。

  春季是眼病的高發時期,高原地區本身也更容易發生眼疾。有些閉塞山區的人可能一生沒去醫院看過病,這次當地醫院提前做了宣傳出去,據說現在醫院周圍就已經排了很長的隊,都是眼睛有問題的患者。其實還是宣傳不到位,近些年西藏的醫療水平整體已經提升了不少,但依然有很多散戶和牧民寧可去求神拜佛也不願意進醫院做檢查。

  這次三院和當地政府一起做的義診項目,不管是檢查還是手術都費用全免,很多患者是從其他市過來的,為了讓專家看眼睛。

  隨行的有攝影團隊,從始至終都在跟,是醫學院的學生自發組織的拍攝,想要拍一組紀錄片。有宣傳性,希望社會更多醫院或其他組織,能夠參與到貧困地區的醫療援助項目上來。

  他們坐的車上也有個手持攝影機,固定在一個角落處,陶曉東剛開始還沒注意到。

  陶曉東其實比醫院的人早到了很多天,他先去了趟林芝,那裏有他幾年前答應過的一個朋友,說下次來要在他的後背紋上經文。陶曉東和同伴的車曾經在無人區發生故障,最後被這位騎著摩托放羊的年輕人遇見,然後接回了他的帳篷。

  年輕人叫桑布,陶曉東這次特意過去找的他,一位遊牧民,同時也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

  桑布說他還是去年夏天洗的澡,冬天太冷了,河也都結冰了。常年高原風吹得外露著的皮膚都幹燥皸裂,然而脫了衣服皮膚倒沒有像手和臉那樣滄桑。他六歲的兒子笑嘻嘻地用布巾卷成條刷他的背,刷掉那層油脂,露出皮膚最原始最幹淨的那層表皮,去承受和接納把經文刻在背上的疼痛。

  陶曉東來過西藏幾次,前幾次都沒什麽高原反應,這次剛來的幾天反應卻挺嚴重的,他一邊忍著胸悶頭疼一邊為人臨摹經文在後背上。對方勉強說著極其不標準的漢話,靦腆地笑著說:“你的手千萬不要抖。”

  陶曉東對他笑了下,說不會。

  “我不知道你什麽時候來,我怕你找不到我,所以我時常會騎遠一點到處轉一轉。”這人說的話陶曉東要想半天才能順明白他說的是什麽意思。

  陶曉東問他:“怎麽不打我電話?”

  他說:“紙條早就丟了,找不見了。”

  帳子裏,他們的生活物品亂糟糟地堆放著,外麵晾著幾件冬天穿的棉衣。簡易柵欄圈起一個大圈,裏麵是他們的帳篷,和一百多隻羊。犛牛相對自由地散在外麵,草吃得差不多了就換下一個地方。

  陶曉東把他給的經文完完整整的刻在他的背上,這個過程對方一直是笑著的,笑得羞澀,卻也透著股得償所願的暢快。他的兒子也笑,覺得這個嗡嗡的機器聲音很新奇,在皮膚上畫畫也很有趣,他甚至想在自己的手上也畫幾筆。

  小孩子不會說漢話,他的父親用藏語嗬斥了他兩句,估計是不準他亂碰客人的東西。

  陶曉東笑了笑,問:“不教他說漢語嗎?”

  “教的,教不會。‘aoe’還念不準。”這位父親說。

  “他媽媽呢?”陶曉東問。

  他說了個地名,這個陶曉東聽得倒是清楚,對方繼續說,“她的眼睛不好,看東西眼前有黑影,那邊醫院來了很多醫生,從遠地方來的,不要錢給手術看眼睛,我叫她也去。”

  說起這個這位靦腆的藏族男人像是開心很多,半扭著頭朝陶曉東說:“說是很厲害的醫生,看不到了也能治好。這些年經常有醫生從很遠的地方來給大家看病,他們很好。”

  陶曉東有點意外,隨後笑了下,說:“對,他們是真的好。”

  陶曉東從不否認這一點,當他身處其間的時候就更是認同。

  三院來的醫護人員默契又熟練,他們不是第一次出來了。當地的醫院沒遇到過這麽多患者聚集的陣仗,顯得有些手忙腳亂。反倒是這些外來的醫療人員和誌願者迅速組織起來,一切有序進行。

  他們太專業了,讓混亂的場麵很快就有了秩序。人手不夠時陶曉東也就是個普通的誌願者,事多起來也顧不上身份,有些誌願者不認識陶曉東是誰,使喚起來毫不客氣。陶曉東還挺好用的,做事又快又穩,畢竟見多識廣,比小年輕更有經驗。

  到了晚上,陶曉東搬著兩箱東西被一位認識他的醫生看到,趕緊說:“您怎麽還幹上活了?陶總您快歇著。”

  陶曉東側了下身讓了一下,說:“你快忙你的吧,陶什麽總。”

  對方於是趕緊又走了,患者就像無止盡一樣,看不完。

  頭三天隻是坐診,做檢查。到了後麵都看完就該手術了,白內障青光眼手術一大把,高原常見眼疾,其實並不是多難治的眼病,可很多人就是因為這些問題一直過著失明的生活。

  湯索言一直在看診,看了幾百個患者。

  學生的攝影團隊分成好幾組拍攝,有一位拿著手持攝影機的一直跟著陶曉東。陶曉東後來說:“我有什麽好拍的,多拍拍別人吧。”

  “不我這次的任務就是跟著您,您也很值得拍。”學生說。

  他想拍就拍吧,陶曉東也不再跟他多說,有時候活幹不過來了就讓他放下攝影機先幹點活。

  到了第三天下午,終於把患者都看完,這些醫生們也能早點休息了。其實團隊裏有人高原反應很嚴重,但一直在克服,所以工作暫時一結束有些人連飯都不吃了直接回去休息。

  其他人在餐廳吃飯,當地政府提前準備了很久,但這些人一到了這邊就直接進入了工作狀態,到這時候才有時間坐下來好好吃頓飯。因為大家都太累了所以也沒走遠,就在他們住的那家酒店。

  陶曉東和醫院的幾位實習醫生坐在一桌,他右邊挨著湯索言。

  當地政府的幾位領導和院方幾位主任坐在一桌,剛才湯索言來得晚,過來的時候陶曉東坐在實習生這桌朝他揚了下手,用眼神示意他過來坐,湯索言竟然立刻就懂了,過來他旁邊坐下。

  那邊領導熱情地叫他們過去坐,陶曉東說:“坐哪都一樣,那邊滿了我倆坐這兒就行,別客氣別客氣。”

  兩人過去說了幾句話,然後回了這邊踏實地吃飯。

  白天的時候醫生們像是進入了戰鬥狀態,每一位神經都繃得很緊。這會兒休息了終於放鬆了緊繃著的神經,一個個都呈現著一種疲憊慵懶的狀態。

  湯索言雖然看起來沒有多慵懶,但累是真累。

  好在坐在都是自己醫院小大夫的一桌,不用說話應酬,肩膀也不用端得那麽板正。看診連著說了三天話,真有點說不動,客套話應酬話在這個時間都太累人了。

  如果不是陶曉東先於領導們喊湯索言過來坐,湯索言這會兒應該挨著市領導邊應酬邊偶爾地吃上兩口東西。他是眼科的領隊醫生,這就是他的活兒。

  陶曉東問他:“累了吧湯醫生?”

  湯索言倒是不委婉,點頭說:“累,每次出來都這樣。”

  陶曉東說:“你們太辛苦。”

  “辛苦的在後麵,這幾天好歹還能坐著。”湯索言對他笑了下,像是一個小小的自嘲,“明天開始你就看見超人了。”

  陶曉東給他倒了杯茶:“要開始手術了對吧?”

  湯索言“嗯”了聲:“看診比手術輕鬆一些。”

  他倆坐得近,餐廳裏又吵,他們這樣小聲地聊天也就兩人之間能聽得清楚。陶曉東吃飯快,湯索言太累了吃得不多,吃完之後兩人就這樣坐著說話。

  說來也挺有意思,在這之前他們真沒那麽熟,就是通過田毅認識了,一起吃過一頓飯。再之後除了每次陶淮南做檢查之外幾乎沒有過接觸,湯索言跟陶淮南的聯係都比他們多。

  可他們此刻就像一對認識了很久的朋友。

  晚上這個時間有點冷,湯索言身上隻穿了件襯衫,外套都不知道落在哪了,他搓了搓手說:“挺冷。”

  陶曉東說:“晚上涼了。”

  陶曉東手機上來了幾條消息,他低頭看了兩眼,說:“是田毅,問我在哪兒。”

  湯索言說了聲“師弟”,他跟田毅也沒那麽太熟。問陶曉東:“你們認識挺久了吧?”

  陶曉東點頭說:“初中我倆一班的,我倒第一他倒第二。”

  湯索言有些意外,挑了挑眉毛。

  陶曉東一笑:“神奇嗎?你們醫大的畢業生初中竟然倒第二。”

  湯索言也笑了,說:“確實挺神奇。”

  “我倆那時候就在班尾巴上吊著,還天天打架,校領導看見我倆都不煩別人。我以為這是我天定的好兄弟啊,誰知道上高中了人突然就崛起超神了,我還是倒第一,這小子他媽奔著前十就去了。”

  湯索言被他的話給逗笑了,低低地笑了兩聲。

  手機又有消息進來,陶曉東看了眼說:“我說你也在,田毅說回去一起吃個飯聚聚。他是你迷弟,一直崇拜你。”

  湯索言也沒說什麽虛來虛去謙虛的話,隻是點頭說:“行,回去再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