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作者:苦海不回頭      更新:2021-01-19 23:41      字數:2223
  “小睿,我想問一下,你每塊留下一點料子,是有什麽需要麽,你要是還想雕刻什麽物件,我也可以幫你。”

  “洪爺爺是這樣,我女朋友有個妹妹,從小喜歡雕刻,我答應過她,要找一些極品的料子給她練手。所以留下一點。”

  “你還真大方,這麽好的料子,給小孩子練手,浪費了。”

  “小雨很有天賦的,她以後想做珠寶設計師。洪爺爺,您看,這是她雕刻的小狗。”

  洪老戴上花鏡,拿起手機上的照片認真觀察。

  “這孩子多大,學習雕刻幾年了。”

  “十七了,小時候是自己琢磨,係統學習有三年了。”

  “不錯,雖然經驗不足嗎,但是很有創意,很有靈性,而且很會利用材料。這是雕刻師的基本條件。這樣吧,等有機會你把她帶來,我指導她一段時間,我老了,這些年雖然也教了不少徒弟,可是都是天賦靈性不足,無法繼承我的衣缽,希望這孩子能給我帶來驚喜吧。”

  王睿十分驚喜,要是小雨能得到洪老的指導,或者傳承洪老的衣缽,那可真是太好了。

  “洪爺爺,小雨要是知道這個消息肯定得高興的跳起來。但是洪爺爺,小雨是女孩,能傳承您的衣缽麽?而且小雨全名是莫思雨,是莫爺爺的孫女,她這家庭可以麽?”

  “小睿,你怎麽比我還封建,這都什麽年代了,男女平等,我隻是想把我這一生所學傳下去,不計較性別的,也不計較門戶。而且我和莫老弟也算是舊交,他的後輩,就是我的後輩,這樣更好。”

  “好的,洪爺爺,等小雨放假我就帶她過來。洪爺爺,我在京城的事情已經差不多辦完了,打算後天回去,您看時間上來得及麽?要不我下次來京城,再過來取這些首飾吧。”

  “不必,你不要擔心我的身體,而且也不是我一個人雕刻,我會把我的徒子徒孫們叫來,讓他們做粗胚,我來雕刻,然後讓他們拋光,這樣很快的,後天可以,後天上午你過來取吧。”

  “好的,謝謝洪爺爺。”

  “你要是想謝我,就多給我找幾塊這樣的料子吧,讓我出手吧,趁我還拿的動刀做幾個精品,傳於後世,也好讓我安心去見我師父。”

  “洪爺爺,那我有好料子,找您雕刻,您可不能拒絕。”

  “你放心,隻要是好料子,我絕對來者不拒。”

  王睿幾人告辭離開,洪老也沒挽留,時間緊張,王睿幾人走後,洪老馬上打電話召集徒弟們過來幫忙。

  王睿幾人回到酒店已經天黑了,邱老板在王睿的挽留下跟了過來。幾人就在酒店餐廳找了個包間吃了晚飯。席間王睿和邱老板相談甚歡,今天邱老板幫了大忙,而且邱老板為人義氣,很讓王睿欣賞。

  飯後,邱老板告辭離開,王睿幾人回到房間。王老從臥室走出來。

  “小睿,你們回來了,事情辦完了麽?”

  “王爺爺,看來您恢複的不錯,我今晚再給您治療一下。”

  “好的,小睿,謝謝你了。我這兩天記憶也恢複了不少,我們認識麽?我真是不記得了。”

  “王爺爺,我們並不認識,我是受您的一位故人所托,照顧您。”

  “我的故人?是哪一位?”

  “王爺爺,你知道婉容姓什麽?”

  “姓什麽?”

  “王爺爺,我姓林,叫林婉容,我來自東海,我爺爺是林思存。”

  “什麽?你是思存大哥的孫女?那,那,那她?”

  “王爺爺,您不要著急,我姑奶奶還在。”

  “在就好,在就好啊。她身體怎麽樣。”

  “身體不太好,一直惦念著您,所以這些年我們一直在找您的下落。這次來京城終於從幾封信找到了線索。”

  “幾封信?什麽信。”

  “是這樣,王爺爺,這些年我們多次來京城尋找您都沒什麽線索。睿哥去潘家園收古董,收到了幾封我祖爺爺林莫峰寫給您父親王正泰的信,我見到那幾封信,確定就是我要找的王家,然後通過賣那幾封信的小販,找到了賣出這幾封信的人,您的侄子,是他帶著我們找到您的。”

  “什麽?王賀這個畜生把祖宗的遺物都賣了,這是我珍藏了一輩子的東西啊。這怎麽能賣了呢。唉。”

  “王爺爺,就別說他了,要不是這幾封信我們也找不到您,這些年您吃苦了。”

  “我那不肖侄子,讓你們見笑了。”

  “王爺爺,我們後天就回東海,去看我姑奶奶。”

  “她現在已經是兒孫滿堂了吧,我過去方便麽?”

  “王爺爺,我姑奶奶一輩子沒嫁人,在當初你們見麵的那個老洋房裏等了您一輩子。”

  “唉,何苦啊,這是何苦啊。錯了,錯了。”

  “王爺爺,我們聽您侄子說,您也是終生未娶,您和我姑奶奶都是癡情的人,可惜陰差陽錯,要怪隻能怪那場戰亂了。”

  “其實,我本來是想去找她的,可是我家沒落了,我聽說林家還是東海的名門望族,覺得沒有臉麵,就沒有去,沒想到,竟然錯了,誤了一生啊。”

  “王爺爺,你們能見到,也算了了心願。”

  “唉,錯了,錯了。”王老歎息著回了臥室,可以看出,王老有些傷感,一輩子就這麽過了,相愛的人卻不能相守。

  王睿和婉容相顧無言。也都有些傷感。王睿不禁想起元好問的那一首摸魚兒·雁丘詞

  乙醜歲赴試並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

  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

  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

  荒煙依舊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

  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

  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

  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