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作者:苦海不回頭      更新:2021-01-01 23:45      字數:3423
  “姐夫,今天的收獲很大吧,後來那些破扇子也是寶貝麽?”

  “當然是,而且是了不得的寶貝。先吃飯,一會回房間我再給你們細講。”兩人本來對古玩興趣不大,何子輝好一些畢竟家學淵源,一般的古董還是認識的。賀司邦完全就是門外漢了,不過這一天下來,看著王睿不斷買進,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撿漏了,但是都對古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

  吃完飯,幾人到王睿的房間,正要整理白天的收獲,敲門聲響起。王睿去開門。

  “我準時來治療了。”

  “進來吧,有點亂,等我簡單整理下我們再開始治療。”

  “好的,怎麽有這麽多東西。”

  “今天去逛潘家園了,淘了點古董。”

  “你還懂古董?”

  二人說著話走到客廳。卻沒注意到,有個人發愣了。

  “婉容姐,你怎麽來了?”

  “子輝,你怎麽在這?”

  “你們認識?”

  有點亂套了,王睿反應了一下,愣了。

  “你是林婉容?”

  “你知道我?那你是誰?”

  王睿有點哭笑不得,這個世界也太小了,自己昨天晚上撿到的女孩居然是林婉容。

  “婉容姐,你們居然不認識?”

  “我是王睿,莫思彤的未婚夫,我們通過電話。”

  “什麽?你是王睿?”這次輪到林婉容吃驚了,自己在東海沒遇到王睿,到京城居然碰到了。王睿是鑒定高手,在自己的拍賣會上都撿過漏,還是中醫高手,救過自己爺爺,怎麽也沒想到這個懂中醫和古董的男人會是王睿。

  幾人雖然尷尬,但是這個局麵還得解決。

  “我和子輝來京城給他舅舅治病,這位是子輝舅舅的兒子賀司邦賀大哥。”

  “賀大哥,你好。”

  “林小姐,你好。”

  “我昨晚睡不著去樓下轉了轉,遇到了婉容,但是並沒有互通姓名,所以有了這樣的誤會。”

  這尷尬的互相介紹總算是過去了。

  “這都是你今天買的都有什麽?”

  “我們一個一個鑒賞吧。”

  “這是今天淘到的兩幅光緒時期的花鳥繡片。”

  “這兩幅繡片,精巧淡雅,市場價應該在三萬左右。多少錢買的。”對於林婉容這個拍賣行大老板來說,大部分古董的價格是爛熟於心的。

  子輝搶著說“花了三百。”

  “這一件就翻了一百倍,你這撿漏能力真不是一般的強。”

  “這是今天的第二個收獲,清代黃花梨大拜匣。”

  “姐夫,為什麽叫拜匣。”

  “拜匣是盛放請柬使用的。由於封建社會等級森嚴,不同階層之間的規矩很多。比如一個貴族欲邀請另一貴族前來赴宴,請柬的發送若經由仆役傳遞,就必須放在拜匣之中,以示鄭重。為防止重要文件丟失,有時還需上鎖。拜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產物。但由於拜匣的使用者一定是當時社會上顯貴者,拜匣的材質和裝飾都如實地反映了他們的審美趣味。拜匣作為工藝和藝術的載體,向我們傳達的是當時的經濟和文化信息。”

  “這個黃花梨大拜匣,木質紋理優美,做工精良,尤其這個銅質鴛鴦搭扣,精美細致。現在黃花梨稀缺,再加上此物本身的市場價值,價值應該在一百萬左右。多少錢收的。”

  何子輝又搶著說“這個應該算沒花錢,是花了三千買了裏麵的七封信,盒子是贈送的。”

  “沒花錢,這也行,七封信呢,在裏麵麽?”

  說著打開了盒子。一封一封拿出信仔細看,看著看著林婉容竟然激動起來,眼看著喘不上氣來,小臉憋得通紅。王睿趕忙取出針刺入她的頸部,同時把能量送到她的肺部,今天這些古董的能量,已經吸收了一些,才有能量給林婉容治療。

  輸入一些能量,林婉容就呼吸順暢了。王睿取下針。

  “婉容,你怎麽樣,你不能太激動。對你身體不好。”

  “我已經好了,謝謝你,剛才我太激動了,沒控製住。”

  “這些信有什麽特別的地方麽?我大致看了下,就是普通的來往信件,郵票也很普通。”

  “這些信你是從哪個攤主手裏買的,還記得麽?”

  “記得,就在地攤區,很好找。”

  “這些信價值不高,但是對於我來說,卻價值連城。這個寫信的人林莫峰,就是我的祖爺爺,是我爺爺的父親,這些信都是先祖的親筆。而且收信的這王正泰是我家的世交,當年兩家一個在東海一個在京城,在兵荒馬亂的戰爭年代斷了音訊,就再沒聯係上。”

  王睿又愣了,這叫什麽事,昨天遇到林婉容,今天收了林家祖爺爺的信,電視劇都不敢這麽演。

  “這些年,我們家一直在找王家,可是毫無音信。”

  “婉容姐,為什麽一定要找到王家人呢。”

  “我爺爺有個妹妹,是我的姑奶奶,當年和王家的小兒子定了娃娃親,兩人也見過麵,情投意和,後來戰爭爆發,京城和東海先後淪陷,兩家斷了音訊,再也沒聯係上,我姑奶奶終生未嫁,守在家裏的祖宅老洋房裏,等著他的愛人來找她,現在老人家八十了,身體虛弱,最希望的就是在她走之前能打聽到她愛人的消息。”

  “為了這個老人家,我們一起找吧,這些信就是線索,我們明天可以去問問那個攤主在哪裏收到的,這應該是王家的後人變賣的。”

  賀司邦終於有了說話的機會,

  “我也可以讓在戶籍科工作的朋友幫忙找找。”

  “好的,謝謝你們。”

  “王睿,我有個不情之請,這些信能賣給我麽?”

  “這些信,連同這個盒子都送你了。”

  “這不行,這個盒子我不能要,這是你的收獲,這些信就行。”

  “那這些信你收起來吧。”

  “好,謝謝。”兩人都沒再提錢。

  林婉容拿起電話打給爺爺,通知了她找到祖爺爺親筆信和王家人線索的消息,林老也十分激動,囑咐林婉容一定要找到王家人,問問王哲雲的消息。同時讓林婉容好好謝謝王睿。

  幾人繼續查看今天的收獲。清代檀木的圍棋盒價值三萬,明代銅佛像價值十五萬,明末銅雙龍戲珠筆架價值五萬。

  最後開始清理在那年輕人那裏的收獲。

  “這些扇子都破了,你怎麽還收回來了。雖然經過重裱,但是痕跡仍在,不值什麽錢了。”

  “你仔細看看落款。”

  “落款?小雲?這是尚小雲手繪的扇子?”

  “你再看看其他的。”

  “梅蘭芳?這是梅蘭芳大師的手繪的扇子?你是說這是那一批扇子?”

  “我覺得是,我們可以都打開看看。”

  “汪桂芬?葉盛蘭?還真是那一批扇子。這價值可無法估量了。”

  “姐夫,婉容姐,你們在說什麽?我怎麽聽不懂。”

  “這裏麵有個故事,梅蘭芳先生的琴師徐芝源有一次贈給老舍先生一把梅先生畫的扇子。徐先生說這把扇子有著非同一般的經曆,很有紀念意義。原來,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時,會在上台之前,親筆精心畫一張扇麵,裝上扇骨,帶到台上去表演,然後,當場撕掉。演一次,畫一次,撕一次。徐先生偷偷地等散了戲,把撕掉的扇子撿回來請裱畫師想辦法粘好。送給老舍的那把就是這麽撿回來的。老舍大為感動,他為徐先生的細心和體切入微而感動,他更為梅先生在藝術上的一絲不苟而讚歎不已。老舍多次向朋友們出示這把扇子,當然,還要動情地講述梅先生畫扇麵的故事。後來,老舍還不止一次地在講演裏引用了這個例子,他高度評價梅先生的認真,勤奮,以為是所從事藝術的人之楷模。從此之後,老舍先生多了一個特殊的愛好——專門收集名伶們畫的扇麵。他發現了一個規律大多數名伶都會畫畫,有的還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清末民初,京戲舞台上湧現出—大批傑出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他們的表演把京戲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們的名氣極大。然而,知道他們之中多數都能畫一手好畫的卻非常之少,他們遺留下來的作品也很難找到。這個矛盾使老舍很興奮,如果能收集一套名伶們的扇麵,豈不有絕大的文物價值。這完全是一個新的係列!

  四大名旦——梅、程、尚、荀四位先生都會畫,都活到了新中國的成立,而且都成了老舍的好朋友。可是,老舍並不向他們求畫,他自已去收集,費很大的勁去討換,這是樂趣!然後,出其不意地,向表演大師們本人出示這些作品,看著他們驚訝的樣子,老舍先生那份得意就甭提了。而且,就因為這個,他們之間的友誼,突然地又加深了好多。

  經過十幾年的辛勤收集,老舍居然收藏了一百多位名伶的扇子,其中有王瑤卿、汪桂芬、陳德霖、奚嘯伯、裘盛戎、葉盛蘭、錢金福、薑妙香、俞振飛,侯喜瑞,李桂春、金仲仁、 韓世昌、紅豆館主等位,足夠開一個名伶扇畫展。老舍晚年的—大愛好便是請他的文學朋友們來家中觀看這些扇子;作家朋友們也把這種參觀當成一種難得的藝術享受。

  十年動亂期間,老舍先生投湖自盡以後,這批扇子被全部抄走,不過,抄家者從字畫商人的角度出發完全低估了這批文物的特殊價值,他們隻在清單上籠統地寫了一句話‘扇一捆,163把。’這麽一來,老舍先生的名伶扇畫便失散了,再也沒有找回來,成為一大憾事。”

  。